LearnOpenGL05——变换

转自
https://learnopengl-cn.github.io/01%20Getting%20started/07%20Transformations/

向量

向量最基本的定义就是一个方向。或者更正式的说,向量有一个方向(Direction)和大小(Magnitude,也叫做强度或长度)。你可以把向量想像成一个藏宝图上的指示:“向左走10步,向北走3步,然后向右走5步”;“左”就是方向,“10步”就是向量的长度。那么这个藏宝图的指示一共有3个向量。向量可以在任意维度(Dimension)上,但是我们通常只使用2至4维。如果一个向量有2个维度,它表示一个平面的方向(想象一下2D的图像),当它有3个维度的时候它可以表达一个3D世界的方向。

由于向量是一个方向,所以有些时候会很难形象地将它们用位置(Position)表示出来。为了让其更为直观,我们通常设定这个方向的原点为(0, 0, 0),然后指向一个方向,对应一个点,使其变为位置向量(Position Vector)(你也可以把起点设置为其他的点,然后说:这个向量从这个点起始指向另一个点)。比如说位置向量(3, 5)在图像中的起点会是(0, 0),并会指向(3, 5)。我们可以使用向量在2D或3D空间中表示方向与位置.

单位向量

有一个特殊类型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Unit Vector)。单位向量有一个特别的性质——它的长度是1。我们可以用任意向量的每个分量除以向量的长度得到它的单位向量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一个向量的标准化(Normalizing)。单位向量头上有一个^样子的记号。通常单位向量会变得很有用,特别是在我们只关心方向不关心长度的时候(如果改变向量的长度,它的方向并不会改变)。

向量相乘

两个向量相乘是一种很奇怪的情况。普通的乘法在向量上是没有定义的,因为它在视觉上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在相乘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特定情况可以选择:一个是点乘(Dot Product),记作v¯⋅k¯,另一个是叉乘(Cross Product),记作v¯×k¯。

点乘

向量a点乘向量b的结果是a的长度b的长度夹角的余弦值,可以看出向量点乘的结果是一个数。在直角坐标系下,就是xx+yy满足交换律分配率和结合律。
点乘可以快速得到两个向量的夹角,做光照模型时计算夹角很有用。
要计算两个单位向量间的夹角,我们可以使用反余弦函数cos−1 ,可得结果是143.1度。现在我们很快就计算出了这两个向量的夹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叉乘

叉乘之后的结果是一个向量,一定垂直于a和b组成的平面。叉乘不满足交换律,如果要交换位置,要加上负号。

  1. 可以用于建立一个三维空间的直角坐标系
  2. 可以判断左和右以及内与外。判断某一个是否在三角形内就可以用向量叉乘。三角形ABC和点P,用ABAP,BCBP,CA*CP,如果结果的正负号相同,那就在三角形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矩阵

矩阵相乘

  1. 只有当左侧矩阵的列数与右侧矩阵的行数相等,两个矩阵才能相乘。
  2. 矩阵相乘不遵守交换律(Commutative),也就是说A⋅B≠B⋅A。

结果矩阵的维度是(n, m),n等于左侧矩阵的行数,m等于右侧矩阵的列数。
比如求第一行第一列的那个数字,就用第一个矩阵的第一行的向量去点乘第二个矩阵的第一列的向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矩阵与向量相乘

目前为止,通过这些教程我们已经相当了解向量了。我们用向量来表示位置,表示颜色,甚至是纹理坐标。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一下向量,它其实就是一个N×1矩阵,N表示向量分量的个数(也叫N维(N-dimensional)向量)。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明白。向量和矩阵一样都是一个数字序列,但它只有1列。那么,这个新的定义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如果我们有一个M×N矩阵,我们可以用这个矩阵乘以我们的N×1向量,因为这个矩阵的列数等于向量的行数,所以它们就能相乘。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关心矩阵能否乘以一个向量?好吧,正巧,很多有趣的2D/3D变换都可以放在一个矩阵中,用这个矩阵乘以我们的向量将变换(Transform)这个向量。如果你仍然有些困惑,我们来看一些例子,你很快就能明白了。

单位矩阵

在OpenGL中,由于某些原因我们通常使用4×4的变换矩阵,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的向量都是4分量的。我们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变换矩阵就是单位矩阵(Identity Matrix)。单位矩阵是一个除了对角线以外都是0的N×N矩阵。在下式中可以看到,这种变换矩阵使一个向量完全不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向量看起来完全没变。从乘法法则来看就很容易理解来:第一个结果元素是矩阵的第一行的每个元素乘以向量的每个对应元素。因为每行的元素除了第一个都是0,可得:1⋅1+0⋅2+0⋅3+0⋅4=1,向量的其他3个元素同理。

缩放

如果我们把缩放变量表示为(S1,S2,S3)我们可以为任意向量(x,y,z)定义一个缩放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第四个缩放向量仍然是1,因为在3D空间中缩放w分量是无意义的。w分量另有其他用途,在后面我们会看到。

位移

和缩放矩阵一样,在4×4矩阵上有几个特别的位置用来执行特定的操作,对于位移来说它们是第四列最上面的3个值。如果我们把位移向量表示为(Tx,Ty,Tz),我们就能把位移矩阵定义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是能工作的,因为所有的位移值都要乘以向量的w行,所以位移值会加到向量的原始值上(想想矩阵乘法法则)。而如果你用3x3矩阵我们的位移值就没地方放也没地方乘了,所以是不行的。

齐次坐标(Homogeneous Coordinates)

向量的w分量也叫齐次坐标。想要从齐次向量得到3D向量,我们可以把x、y和z坐标分别除以w坐标。我们通常不会注意这个问题,因为w分量通常是1.0。使用齐次坐标有几点好处:它允许我们在3D向量上进行位移(如果没有w分量我们是不能位移向量的),而且下一章我们会用w值创建3D视觉效果。

如果一个向量的齐次坐标是0,这个坐标就是方向向量(Direction Vector),因为w坐标是0,这个向量就不能位移(译注: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不能位移一个方向)。

齐次坐标就是用N+1维来代表N维坐标。我们把齐次坐标转化为笛卡尔坐标的方法是前面n-1个坐标分量分别除以最后一个分量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意义:
1.齐次坐标可以表示无穷远处的点。
2.,把各种变换都统一了起来,即 把缩放,旋转,平移等变换都统一起来,都表示成一连串的矩阵相乘的形式。保证了形式上的线性一致性。
本来平移是需要用加法的,引入齐次坐标后就可以用乘法了

旋转

死记硬背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利用旋转矩阵我们可以把任意位置向量沿一个单位旋转轴进行旋转。也可以将多个矩阵复合,比如先沿着x轴旋转再沿着y轴旋转。但是这会很快导致一个问题——万向节死锁(这里需要再研究研究重新写一篇博客)。避免万向节死锁的真正解决方案是使用四元数(Quaternion),它不仅更安全,而且计算会更有效率。

矩阵的组合

使用矩阵进行变换的真正力量在于,根据矩阵之间的乘法,我们可以把多个变换组合到一个矩阵中。让我们看看我们是否能生成一个变换矩阵,让它组合多个变换。假设我们有一个顶点(x, y, z),我们希望将其缩放2倍,然后位移(1, 2, 3)个单位。我们需要一个位移和缩放矩阵来完成这些变换。结果的变换矩阵看起来像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当矩阵相乘时我们先写位移再写缩放变换的矩阵乘法是不遵守交换律的,这意味着它们的顺序很重要。当矩阵相乘时,在最右边的矩阵是第一个与向量相乘的,所以你应该从右向左读这个乘法。建议您在组合矩阵时,先进行缩放操作,然后是旋转,最后才是位移,否则它们会(消极地)互相影响。比如,如果你先位移再缩放,位移的向量也会同样被缩放(译注:比如向某方向移动2米,2米也许会被缩放成1米)!

实践

现在我们已经解释了变换背后的所有理论,是时候将这些知识利用起来了。OpenGL没有自带任何的矩阵和向量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定义自己的数学类和函数。在教程中我们更希望抽象所有的数学细节,使用已经做好了的数学库。幸运的是,有个易于使用,专门为OpenGL量身定做的数学库,那就是GLM。

GLM

GLM是OpenGL Mathematics的缩写,它是一个只有头文件的库,也就是说我们只需包含对应的头文件就行了,不用链接和编译。GLM可以在它们的网站上下载。把头文件的根目录复制到你的includes文件夹,然后你就可以使用这个库了。

我们需要的GLM的大多数功能都可以从下面这3个头文件中找到:

#include <glm/glm.hpp>
#include <glm/gtc/matrix_transform.hpp>
#include <glm/gtc/type_ptr.hpp>

我们来看看是否可以利用我们刚学的变换知识把一个向量(1, 0, 0)位移(1, 1, 0)个单位(注意,我们把它定义为一个glm::vec4类型的值,齐次坐标设定为1.0):

glm::vec4 vec(1.0f, 0.0f, 0.0f, 1.0f);
// 译注:下面就是矩阵初始化的一个例子,如果使用的是0.9.9及以上版本
// 下面这行代码就需要改为:
// glm::mat4 trans = glm::mat4(1.0f)
// 之后将不再进行提示
glm::mat4 trans;
trans = glm::translate(trans, glm::vec3(1.0f, 1.0f, 0.0f));
vec = trans * vec;
std::cout << vec.x << vec.y << vec.z << std::endl;

我们先用GLM内建的向量类定义一个叫做vec的向量。接下来定义一个mat4类型的trans,默认是一个4×4单位矩阵。下一步是创建一个变换矩阵,我们是把单位矩阵和一个位移向量传递给glm::translate函数来完成这个工作的(然后用给定的矩阵乘以位移矩阵就能获得最后需要的矩阵)。 之后我们把向量乘以位移矩阵并且输出最后的结果。如果你仍记得位移矩阵是如何工作的话,得到的向量应该是(1 + 1, 0 + 1, 0 + 0),也就是(2, 1, 0)。这个代码片段将会输出210,所以这个位移矩阵是正确的。

把矩阵传递给着色器

我们在前面简单提到过GLSL里也有一个mat4类型。所以我们将修改顶点着色器让其接收一个mat4的uniform变量,然后再用矩阵uniform乘以位置向量:

#version 330 core
layout (location = 0) in vec3 aPos;
layout (location = 1) in vec2 aTexCoord;

out vec2 TexCoord;

uniform mat4 transform;

void main()
{
    gl_Position = transform * vec4(aPos, 1.0f);
    TexCoord = vec2(aTexCoord.x, 1.0 - aTexCoord.y);
}

在把位置向量传给gl_Position之前,我们先添加一个uniform,并且将其与变换矩阵相乘。我们的箱子现在应该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大小并(向左)旋转了90度。当然,我们仍需要把变换矩阵传递给着色器:

unsigned int transformLoc = glGetUniformLocation(ourShader.ID, "transform");
glUniformMatrix4fv(transformLoc, 1, GL_FALSE, glm::value_ptr(trans));

我们首先查询uniform变量的地址,然后用有Matrix4fv后缀的glUniform函数把矩阵数据发送给着色器。第一个参数你现在应该很熟悉了,它是uniform的位置值。第二个参数告诉OpenGL我们将要发送多少个矩阵,这里是1。第三个参数询问我们我们是否希望对我们的矩阵进行置换(Transpose),也就是说交换我们矩阵的行和列。OpenGL开发者通常使用一种内部矩阵布局,叫做列主序(Column-major Ordering)布局。GLM的默认布局就是列主序,所以并不需要置换矩阵,我们填GL_FALSE。最后一个参数是真正的矩阵数据,但是GLM并不是把它们的矩阵储存为OpenGL所希望接受的那种,因此我们要先用GLM的自带的函数value_ptr来变换这些数据。

我们创建了一个变换矩阵,在顶点着色器中声明了一个uniform,并把矩阵发送给了着色器,着色器会变换我们的顶点坐标。最后的结果应该看起来像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