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L概念
可编程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
PLC
。它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
继电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设备。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
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因为
PLC
一直处于发展之中,所以尚未对其下最后的定义。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于
1982
年
11
月、
1985
年
1
月、
1987
年
2
月相继颁布了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的第一、第二、
第三稿。在第三稿中对可编程控制器作了如下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
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
和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命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
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外围设备,都按易于工业系
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设计原则设计。”
二、PLC组成
2.1、PLC硬件组成
PLC
的硬件由
CPU
单元、存储器单元、 输入输出接口模块、电源、通信接口及扩展接口等组成。
2.2、PLC软件组成
PLC
控制系统除需要硬件外,还需软件的支持,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
PLC
的控
制系统。
PLC
的软件通常由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两部分组成。
三、PLC编程语言
利用
PLC
厂家的编程语言来编写用户程序是
PLC
在工业现场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用户程序的设计主要面向的是企业电气技术人员,因此对于用户程序的编写语言来说,应
采用面对控制过程和控制问题的“自然语言”,
1994
年
5
月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公布了
IEC61131-3
《
PLC
编程语言标准》,该标准具体阐述、说明了
PLC
的句法、语义和
5
种编
程语言,具体情况如下:
① 梯形图(
ladder diagram
,
LD
);
② 指令表(
instruction list
,
IL
);
③ 顺序功能图(
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
,
SFC
);
④ 功能块图(
function block diagram
,
FBD
);
⑤ 结构文本(
structured text
,
ST
)。
在该标准中,梯形图(
LD
)和功能块图(
FBD
)为图形语言;指令表(
IL
)和结构文本(
ST
)
为文字语言;顺序功能图(
SFC
)是一种结构块控制程序流程图。
四、PLC特点、应用领域
4.1、PLC特点
(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硬件元件和连接导线较多,因此极易发生触点接触不良、导线虚
接等故障。PLC 采用软件编程取代了大量硬件元件,因此降低了故障的发生率,可靠性大大
提高。
复杂的工业环境需要 PLC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为此 PLC 在硬件和软件上都采取了
相应的措施,在硬件方面采取的措施有隔离、滤波、屏蔽等;在软件方面采取的措施有自诊
断、设置看门狗时钟等。
(2)通用性强、适应面广
PLC 产品硬件配套齐全,除整体式 PLC 外,大多数采用模块式结构,用户可根据生产
工艺要求选择需要的模块进行组合,既适应单机的控制,也适应工厂自动化控制。
(3)功能强、性价比高
现代的PLC不仅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而且还具有数据处理和传送、
算术运算、远程 I/O、通信等功能。
随着新型器件的不断涌现,PLC 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价格也在不断地下降,因此
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是必然的趋势。
(4)编程简单、易于掌握
梯形图是PLC使用最多的编程语言,它是在继电器控制系统电路图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因此两者在原理上十分相似,加之梯形图非常直观形象,对于熟悉继电器电路图的电气技术
人员来说,花上几天的时间就可以熟悉梯形图语言,并能用于用户程序的编写。
(5)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
PLC 的梯形图程序一般用顺序控制设计法来设计,这种编程方法很有规律可循、易于掌
握。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来说,设计梯形图程序花费的时间要比设计相同功能的继电器控制
系统电路图花费的时间少得多。
对于安装来说,PLC 采用软件编程来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大量硬件元件,使控制柜
的安装和布线工作量大大降低。PLC 的用户程序可在实验室调试,输入信号用小开关模拟,
输出信号的状态可通过 PLC 上的发光二极管(LED)观察,如果发现输出有误,可通过发
光二极管(LED)和编程软件提供的信息及时改正,大大地降低了现场调试的时间。
(6)维修方便、工作量小
PLC 的故障率很低,加之又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和显示功能。一旦 PLC 本身或外部输入
或输出设备发生故障,可以根据 PLC 的发光二极管(LED)或编程软件提供的信息有针对
性地查明故障,并且能迅速排除;也可采用更换模块的方法,既不耽误生产又可以省出维修
的时间,这种方法实际中用得很多。
(7)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PLC 是集成化很高的产品,是强、弱电的综合体,其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能 耗
小,加之抗干扰能力强,是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4.2、 PLC 的主要功能及应用领域
由于微处理器芯片及有关元件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加之 PLC 功能大大增强,性价比不
断提高,使得 PLC 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主要表现如下。
(1)数字量逻辑控制
数字量逻辑控制是 PLC 通过对与、或、非等指令的设置,来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
统实现组合逻辑控制和顺序逻辑控制。数字量逻辑控制既可用于单机控制,又可用于自动化
生产线控制。目前,其应用领域已深入到各个行业,甚至深入到了家庭中。
(2)过程控制
PLC 可以接受温度、压力、流量、液压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通过模拟量 I/O 模块实现
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模数转换(A/D)和数模转换(D/A),并对被
控模拟量实行闭环 PID(比例 - 积分 - 微分)控制;过程控制被广泛地用于冶金、化工、机械、
建材、电力等多个领域。
(3)运动控制
PLC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和灵活的应用指令,可实现圆周运动控制和直线运动控制,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机床和电梯等场合。
(4)数据处理
现代的PLC具有数字运算(包括矩形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浮点运算等)、数据传送、
转换、排列、查表和位操作等功能,可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目前在造纸、冶金、食品、
无人控制等行业有应用。
(5)通信联网
PLC的通信是指:PLC与PLC之间、PLC与上位机之间以及PLC与智能模块之间的通信。
一般来说,PLC 与计算机之间可通过 RS-485 或 RS-422 接口连接。PLC、计算机及智能设备
用双绞线、同轴电缆连成网络,已实现信号的交换,这样一来就构成了“集中管理,分散控
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 PLC 都具有以上全部功能,有的小型机仅具有上述部分
功能,但价格相对比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