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思考力是沟通和汇报的利器,掌握这种方法对实际工作极其有利
- 金字塔的基本原则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分组归类、逻辑递进。 写序言用SCQA(即情境、问题、复杂化和答案, SQCA 框架的好处是,它可以帮助分析者或沟通者以清晰、系统的方式传达信息,从问题的引出到复杂性的分析,再到最终的解决方案,逻辑严密,容易让人理解并跟随)。 做论证用MECE(这个框架的关键在于通过分层次地组织信息,首先给出结论,然后通过清晰的逻辑推导与证据支持,让读者更容易跟随你的思路)。 道理看似简单,可惜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没有意识到。用这种思维方式研究思考表达,长期效率会大大提高
- 金字塔原则看似废话,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原则,一个伟大的方法论。
- 伟大用途之一,解决问题:当你尝试解决问题时,你从下到上,收集论据,归纳出中心思想,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大致的目标,问题解决起来最有效。
- 伟大用途之二,管理手下:如果你是领导,有经验,有手下,对于某个问题,你根据经验提出假设,迅速列出第一级三至七个支持论据,分别交待给不同的手下。两周后,手下提交报告,你汇总排列,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原则,管理起来最有效,领导做得最轻松。
- 伟大用途之三,交流成果:问题已经解决,金字塔已经建成,需要交流的时候,你从上到下,从金字塔尖尖向领导汇报。过去皇帝早朝殿议,给你三分钟,现在你在电梯里遇到领导,给你三十秒,你只汇报中心论点和一级支持论据,领导明白了,事情办成了。如果你有讲话的时间,领导有兴趣,你就汇报到第十八级论据,为什么三分天下,得蜀而能有其一。有了这个原则,交流起来最有效。
- PPT的一页纸理论
- “论”——结论先行:每一页PPT只表达一个观点,并且出现在标题中,即每页PPT的标题都需要是具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 “证”——以上统下:每页PPT的主题,都需要是下面要点的概括。
- “类”——归类分组:每页PPT中的要点,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能有遗漏和交叉。
- “比”——逻辑递进:每页PPT中的要点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 思维导图就像一颗树一样,向四周的发散,更显其生命性与活力,一个简单的改变就很大程度的解放了思维。金字塔与思维导图相比,思维导图算是进化的更为完全。
参考资料
- [美] 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
- 李忠秋,结构思考力
- 冯唐, 老聃的金字塔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