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复习】第一章 概述

第1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三类网络: 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三网融合)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路的精确定义并未统一。

  • 计算机网络的传统定义:自主计算机的互联集合

  • 较好的定义: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

  1. 连通性
  2. 共享

因特网==互联网

1.2 互联网概述

1.2.1 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特指 Internet,它起源于美国,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而形成的一个互连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是一个覆盖全球、实现全球范围内连通性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小写字母i的i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路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大写字母I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簇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

互联网互连网
相似之处
网络的网络网络的网络
不同之处
特指遵循 TCP/IP 标准、利用路由器将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而形成的、一个覆盖全球的、特定的互连网泛指由多个不同类型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使用 TCP/IP TCP/IP 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协议
是一个专用名词是一个通用名词

计算机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互联网是互连网的双向应用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一些路由器连接在一起。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1.2.2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特点
从单个网络阿帕网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的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83年TCP/IP协议称为阿帕网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连网相互通信,因而人们就把1983年作为互联网的诞生时间。1990年阿帕网正式宣布关闭。

  2. 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3. 逐渐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1993年开始,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互联网主干网替代。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也可译作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向某个ISP交纳规定的费用,就可从该ISP获取所需IP地址的租用权,并可通过该ISP接入互联网。

    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地址数目的不同,ISP也分为不同层次的ISP:主干ISP、地区ISP和本地ISP。

    互联网交换点IXP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需要再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网络,由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CERN开发的**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被广泛使用在互联网上,大大方便了广大非网络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成为互联网的这种指数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2.3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1. 互联网协会ISOC
  2. 互联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AB
  3. 互联网研究部IRTF
  4. 互联网研究指导小组IRSG
  5. 研究组R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有的互联网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发表的。

制定互联网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 互联网草案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有效期6个月。
  2. 建议标准开始成为RFC文档。
  3. 互联网标准 STD xxxx 一个标准可以和多个RFC文档关联

请添加图片描述

1.3 互联网的组成

组成部分构成特点
边缘部分主机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接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路由器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 边缘部分:(资源子网)

    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信(传输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 核心部分:(通信子网)

    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

请添加图片描述

1.3.1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大的端系统可以称为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机 A 和主机 B 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 A 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 B 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

即“主机 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 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

  1.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地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2.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

  1. 是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请求。
  2. 系统启动后即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3. 一般需要由强大的软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和服务器都可发送和接受数据。

2.P2P方式

每一台主机既是客户同时又是服务器。

对等连接方式可支持大量对等用户(如上百万个)同时工作。

1.3.2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网络核心部分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1. 电路交换

    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特点: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2. 分组交换

    存储转发技术。通常我们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分组又称为”包“,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包头“。

    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假定接收端在左边)。

    分组的首部包含了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并被正确地交付到传输的终点。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路由器则用来转发分组,即进行分组交换

    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一下,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交给下一个路由器。

    在路由器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

    分组交换的优点:

    优点所采用的手段
    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逐段占用
    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
    迅速以分组为传送单位,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问题:

    1. 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2. 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比较: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994 年 4 月 20 日,我国用 64 kbit/s 专线正式连入互联网,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接入互联网的国家。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见上)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有多种类别。典型包括:

  1. 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 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

    •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作用距离约为 5~50 公里。

    •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 1 公里左右)。

    • 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范围很小,大约在 10 米左右。

      若中央处理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如仅 1 米的数量级甚至更小些),则一般就称之为多处理机系统,而不称它为计算机网络。

  2.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 公用网 (public network)
      按规定交纳费用的人都可以使用的网络。因此也可称为公众网。
    •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为特殊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
  3. 用来把用户接入到互联网的网络

    接入网 AN (Access Network),它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
    接入网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计算机网络,用于将用户接入互联网。
    接入网本身既不属于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也不属于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接入网是从某个用户端系统到互联网中的第一个路由器(也称为边缘路由器)之间的一种网络。
    从覆盖的范围看,很多接入网还是属于局域网。
    从作用上看,接入网只是起到让用户能够与互联网连接的“桥梁”作用.

    与主干网的区别:

    • 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
    • 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 速率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比特(bit)来源于 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 1 或 0。
    速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它也称为数据率 (data rate) 或比特率 (bit rate)。
    速率的单位是 bit/s,或 kbit/s、Mbit/s、 Gbit/s等。
    例如4 * 10^10 bit/s 的数据率就记为 40 Gbit/s。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非实际运行速率。 **

  2. 带宽

    两种不同意义:
    “带宽”(bandwidth) 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其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中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 bit/s,即 “比特每秒”。

  3. 吞吐率

    吞吐量 (throughput)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

  4. 时延

    时延 (delay 或 latency) 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有时也称为延迟或迟延。
    网络中的时延由以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

    • 发送时延

      也称为传输时延
      发送数据时,数据帧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有本质上的不同。
    信号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为处理分组(例如分析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或查找路由)所花费的时间。

  • 排队时延

    分组在路由器输入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所经历的时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时延带宽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往返时间 RTT

    互联网上的信息不仅仅单方向传输,而是双向交互的。因此,有时很需要知道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
    往返时间 RTT (round-trip time) 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在互联网中,往返时间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以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
    当使用卫星通信时,往返时间 RTT 相对较长,是很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2. 利用率

    分为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时延与网络利用率的关系

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若令 D0 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 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则在适当的假定条件下,可以用下面的简单公式表示 D 和 D0 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迅速增加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

  1. 费用
  2. 质量
  3. 标准化
  4. 可靠性
  5. 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6. 易于管理和维护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 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
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
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实现 **(implementation) 是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前提下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这些功能的问题。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计算机网络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相互通信的两个计算机系统必须高度协调工作才行,而这种“协调”是相当复杂的。
**“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

1974 年,美国的 IBM 公司宣布了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这个著名的网络标准就是按照分层的方法制定的。
不久后,其他一些公司也相继推出自己公司的具有不同名称的体系结构。
由于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同,不同公司的设备很难互相连通。

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于 1977 年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该问题。
他们提出了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成网的标准框架,即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为 OSI。

只要遵循 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OSI 只获得了一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市场化方面却失败了。原因包括:

  1. OSI 的专家们在完成 OSI 标准时没有商业驱动力;
  2. OSI 的协议实现起来过分复杂,且运行效率很低;
  3. OSI 标准的制定周期太长,因而使得按 OSI 标准生产的设备无法及时进入市场;
  4. OSI 的层次划分也不太合理,有些功能在多个层次中重复出现。

法律上的 (de jure) 国际标准 OSI 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非国际标准 TCP/IP 却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TCP/IP 常被称为事实上的 (de facto) 国际标准。

1.7.2 划分层次

分层的好处与缺点

好处:

  •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 灵活性好。

  • 结构上可分割开。

  • 易于实现和维护。

  •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
降低效率。
有些功能会在不同的层次中重复出现,因而产生了额外开销。

层数多少要适当

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
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

各层要完成的功能概览

差错控制:使相应层次对等方的通信更加可靠。
流量控制:发送端的发送速率必须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不要太快。
分段和重装: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块划分为更小的单位,在接收端将其还原。
复用和分用:发送端几个高层会话复用一条低层的连接,在接收端再进行分用。
连接建立和释放:交换数据前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释放连接。

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网络层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运输层 运输层的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应用层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OSI 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清楚,理论也较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
TCP/IP 是四层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但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具体内容。
因此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 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PDU (Protocol Data Unit)。这个名词现已被许多非 OSI 标准采用。
任何两个同样的层次把数据(即数据单元加上控制信息)通过水平虚线直接传递给对方。这就是所谓的**“对等层”**(peer layers)之间的通信。
各层协议实际上就是在各个对等层之间传递数据时的各项规定。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实体 (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
这些
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
**网络协议 (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
  •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协议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使用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的文字描述。
另一种是使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代码。
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协议都必须能够对网络上信息交换过程做出精确的解释。

ARPANET 的研制经验表明,对于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
结构应该是层次式的。

区别协议与服务

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即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
“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上层使用
服务原语**获得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服务访问点SAP (Service Access Point)是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OSI把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SDU (Service Data Unit)。
SDU 可以与 PDU 不一样,例如,可以是多个 SDU 合成为一个 PDU,也可以是一个 SDU 划分为几个 PDU。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6 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

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答:实体(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

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 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

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服务访问点

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1.7.5 TCP/IP 的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上,现在的互联网使用的 TCP/IP 体系结构有时已经发生了演变,即某些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使用 IP 层,或甚至直接使用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五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 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 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 第二章 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2 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 第六章 应用层 6-01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之处? 答: (1)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开: … . 三级域名 . 二级域名 . 顶级域名 各标号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2)电话号码分为国家号结构分为(中国 +86)、区号、本机号。 6-02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权服务器有何区别? 答: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 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通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ISP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 因特网允许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 6-03 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把不方便记忆的IP地址转换为方便记忆的域名地址。 (2)作用:可大大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使因特网上的 DNS 查询请求和回答报文的数量大为减少。 6-04 设想有一天整个因特网的DNS系统都瘫痪了(这种情况不大会出现),试问还可以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吗? 答:不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