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第一节:因特网介绍

(1)因特网的构成: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
1、网络边缘: 把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称为端系统,因为其位于因特网的边缘所以也成为“端系统”,包含:PC、服务器、移动计算机(手机、平板)

端系统也称为“主机”,它们容纳应用程序(主机=端系统),主机也被进一步分为“客户”和“服务器”

接入网(物理介质-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将端系统物理连接到其边缘路由器的网络(边缘路由器:是端系统到任何其他远程端系统路径上的第一台路由器)

2、网络核心: 由互联因特网端系统的分组交换机和链路构成的网状网络。
以下两种通过网络链路和交换机移动数据的基本方法:
1)分组交换:端系统彼此交换报文,报文可以包含数据、也可以执行一种控制功能。
为了从源端向目的端发送报文,源先将报文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块,称为 “分组”(packet),在源和目的地之间,每个分组都通过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传送 (交换机两类: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

※:分组以等于该链路最大传输速率的速度传输通过通信链路

存储转发传输:交换机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

本质:先存储,后转发!
(涉及具体计算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电路交换: 在端系统间通信会话期间,预留了端系统间沿路径通信所需要的资源(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这些资源不是预留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路交换中的复用:频分复用(FDM)或 时分复用(TDM)
FDM: 链路的频谱由跨越链路创建的所有连接共享,在连接期间链路为每条连接专用一个频段,该频段的宽度称为带宽。
TDM: 时间被划分为固定期间的帧,每个帧又被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隙。创建连接时:网络在每个帧中为该连接指定一个时隙,这些时隙专门由该连接单独使用(可用于传输该连接的数据)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

分组交换:
比电路交换更容易实现,更简单有效,实现成本低;提供比电路交换更好的带宽共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交换的问题:
端到端的时延是可变和不可预测的(因为排队时延的变动和不可预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不考虑需求,预先分配了传输链路的使用,已分配而并不需要的链路时间未被利用;
分组交换按需分配链路使用,链路传输能力会被逐分组的被共享;

趋势:向分组交换方向发展

(2)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3)Internet结构:网络之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层IS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层IS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层ISP和本地ISP:
最靠近端系统,经过第二层ISP与更大的因特网相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网络性能指标: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丢包、吞吐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这里是小b,比特,不是大B,字节(1Byte=8b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处理时延: 检查比特差错、决定输出链路(微秒级或更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排队时延: 分组等待在链路上传输的排队时间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传输时延: 存储转发时延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传播时延: 一个比特从链路的起点到下一节点(路由器)传播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区别:传播时延与传输时延

传输时延: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传播时延: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二: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节点总时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丢失(丢包)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吞吐量: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传送数据速率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计算机网路的体系结构:
1、协议分层:
某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一层的服务模型
协议分层的优点:具有概念化和结构化,分层提供了一种结构化方式来讨论系统组件。
协议分层的缺点:每一层可能有重复的功能;某层的功能可能需要仅在其他层才出现的信息。

各层的所有协议称为协议栈:由五个层次组成: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OSI七层模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层TCP/IP协议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层: 存放网络应用程序及他们的应用层协议。
传输单位:报文(应用层的信息分组)
运输层: 在应用程序端点之间传送应用层报文,TCP\UDP(运输协议)。
传输单位:报文段(运输层的分组)
网络层: 负责称为数据报的网络层分组从一台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通常称为IP层,它是将因特网连接在一起的粘合剂。
传输单位:数据报(网络层的分组)
链路层: 将分组从一个节点(主机或路由器)移动到路径上的下一个节点,网络层必须依靠链路层服务,网络层将数据报下传给链路层,链路层沿着路径将数据包传递给下一个节点。在下一个节点,链路层将数据报上传给网络层。
传输单位: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链路层的分组)
物理层: 该帧中的一个个比特从一个节点移动到下一个节点,与链路相关,与链路的实际传输媒体相关。
传输单位:一个个比特

网络中数据的传输过程: 封装再解封!

发送端:

  1. 应用进程数据传送到应用层,加上应用层首部,成为应用层PDU
  2. 应用层PDU传输到运输层,加上运输层首部,成为运输层报文
  3. 运输层报文传送到网络层,加上网络层首部,成为IP数据报(或分组)
  4. IP数据包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加上链路层首部和尾部,成为数据链路层帧
  5. 数据链路层帧传送到物理层,最下面的物理层把比特流传送到物理媒体(电信号或光信号在物理媒体中传播,从发送端物理层传送到接收端物理层)

接收端:

  1. 物理层接收到比特流,上交给数据链路层
  2. 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
  3. 网络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运输层
  4. 运输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应用层
  5. 应用层剥去首部,取出应用程序数据,上交给应用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病毒与蠕虫的区别:
    病毒:需要某种形式的用户交互来感染用户设备的恶意软件。
    蠕虫:无须任何明显用户交互就能进入设备的恶意软件。
  • 4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u@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