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使用表,它用来显示该工程对这一个PLC内存的分配和使用情况。
在这张表的左侧,是PLC整个内存使用情况的总览,一共分为6个部分:
- 程序
- 数据
- 掉电保持
- M区
- I区
- Q区
程序
在程序组织单元教程里已经介绍过程序了,程序是占用内存空间的,在以前的PLC中,使用梯形图编程时,通常每一款PLC都会说明我这款PLC支持的程序容量有多少多少步?例如以三菱的FX5U这款经典的小型PLC为例,它的程序容量64k步(128k字节),汇川PLC也是一样的也有其程序容量。
数据
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用来存值的,还是以三菱为例,D区就是用来专门保存数据,D就是Data的意思。汇川当中倒不用你专门进行地址声明,数据的部分往往由PLC进行动态内存分配,传统的D区声明工作不用再做了,这一点还是十分方便的。
掉电保持
好在介绍了全局变量表,我们了解保持型变量以后,需要了解到的一点是,这一块是一个专门开辟的区域,专门用来存储掉电保持型的数据。
M、Q、I区
MQI是PLC直接地址存储区域。
M区是以前中间继电器演化出来的存储区域;
Q区是输出继电器演化出来的地址区域;
I区是输入演化出来的地址区域;
可以说M区、Q区、I区都是由物理硬件演化出来的,放到今天呢,M区大部分和物理地址无关了,而Q区、I区还和物理地址是关联的。
关于M区、Q区、I区的内存大小,这里我引用帮助中对这一块的解释。
不同PLC提供的直接存储区域不同。对于PLC数据,%I、%Q区地址不能掉电保存,对于%M区可以掉电保存。
AM600、AM610、AM401、AM402编程系统提供128KB(Byte)的输入区域(I区),128KB(Byte)输出区域(Q区)和512KB存储区域(M区),其中存储区域中的前480KB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后32K为系统使用区域(主要用作软元件),用户不要直接使用。编程时,用户可以直接访问地址,也可以定义变量后把变量映射到地址间接访问。存储区域定义及使用的地址范围如下表。
AC800系列、AC811编程系统提供128KB(Byte)的输入区域(I区),128KB(Byte)输出区域(Q区)和5MB存储区域(M区)。AC800系列和AC811不支持软元件,%M区地址可以随意使用。存储区域定义及使用的地址范围如下表。
从上面来看可以知道现在中型PLC容量非常大,所以不太需要考虑容量的问题了。其中有一点需要声明,就是M区的地址需要进行掉电保持的声明也就是我们在全局变量表教程中提到的Retain和Persistent特性。
详细的内存使用情况
点击编译后,编译无误的化就能得到,当前工程对内存的使用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