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失败原因分析

文|诺云集团企策通综合服务平台

具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3012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通过复审企业数为2430家。今年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门槛较高,专家审核的标准是24件发明,研发投入4000万以上而优中选优,全国15000家企业申报,通过率仅20%,那么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为什么不通过,难度为什么越来越大?

下面就详细为大家深度分析2024年专精特新“小巨人”未通过原因

  • 领域不匹配,偏离重点扶持方向: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选,其焦点聚焦于“六基”领域、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战略高地。而食品、常规药品、一般消费品及与制造业关联度不高的竞争性产品通常不被支持。如果企业的主营产品不属于这些重点领域,就很难通过评审。

产业导向不明确:2024 年 “产业导向” 是评审的关键指标,如果企业无法清晰地体现出自身产品在产业中的定位、发展方向与国家产业导向的契合度,也会影响申报结果。

  • 主导产品命名不明确、不具体:

产品名称应精确、精炼地体现其特性和优势。若产品名称过于宽泛,缺乏细分市场的精准定位,不仅难以准确评估市场占有率,更难以凸显其在细分领域的独特优势。

  • 产品描述不一致、缺乏内在联系:

评审专家通常按产业技术领域分组评审,若企业申报材料中对主导产品名称、类别、所属行业、所属产业链的描述相互矛盾,缺乏关联性,会使专家认为产品定位模糊、产业关联度低、技术匹配度不足、支持力度不够。

  • 发明专利分散,未聚焦关键产业链:

拥有众多发明专利是企业技术实力的体现,但若这些专利关联度低,无法体现知识产权在主导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的实际应用,不能有力地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

  • 市场占有率证明不充分:

企业对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不够全面、深入,未能充分展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优势,无法让评审专家信服。

  • 企业自身条件不符: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流程,导致企业运营效率低下,决策执行不力。财务指标不达标、存在不良记录等,或者近三年发生过重大安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都可能导致申报资格被取消。

  • 申报材料材料准备不充分:申报材料是评审专家了解企业的重要依据,如果材料不完整、不准确、不清晰,会影响评审专家对企业的评价。例如一些企业在申报材料中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研发投入证明、市场占有率证明等,或者提供的材料与申报要求不符,导致申报失败。
  • 流程执行不规范

在申报过程中,部分企业未能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进行申报,或者在申报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如虚假申报、篡改数据等,这会导致企业的申报资格被取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