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语境下的“为君难”和“为臣不易”

去年到南京旅行,随身带的书是关于雍正的,读了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雍正有一个小小的印章,印章上刻了三个字:为君难。

“为君难”印章之印文,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除了为君难印章,雍正还写过一个“为君难”匾额,并亲自书写了一副对联,请造办处装裱挂在养心殿。对联的内容是“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短短的两行文字,涵义很深刻,简单翻译就是:“别认为全天下是供奉着你一个人,要觉得需要一个人的力量来治理天下。”这样想来,真的“为君难”。


透过这个小小的印章和一副对联,我立刻对雍正有了好印象。能认识到自己所处位置的艰难,才可能去研究关键矛盾,寻找方法。而且他能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是要为天下服务的,而不是接受别人供奉的。

除了为君难印章,雍正常说的另一句话是“为臣不易”,说明他也常从臣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能理解手下人的难处。雍正把“为臣不易”四个字也刻成了印章。

读了雍正帝的两方印章后,我脑海中立刻产生了一个联想,浮出了结构类似的一对词汇:为父母难,为儿女不易。

儿时就听到的一句话叫“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意思是不身处做父母的位置上,很难理解做父母的艰辛。

诚然,做了父母后,才能深刻理解“为父母难”。对于今天的父母,供养子女温饱大多不难,难的是教育。

望子成龙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大多数父母看到的都是与“龙”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有些父母逐渐接受现实了,有些父母想扭转局势......

教育是太难的一件事。因为教育是在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而一个人的思想又太难被影响了。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对话,但要打开心灵的大门却非常不容易。

在一个满是博士和高知的聊天群里,如何教育孩子经常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让人很感动的一句话大致如此:“昨天我尝试了一下尽父母责任,真是如履薄冰......”

我之所以被这句话感动,是因为这句话很实在,也很生动,不是空谈。这句话也道出了做父母的内心矛盾。对于子女,到底要管多少,怎么管。

孩子小时,很听话,也容易接受大人的话。但是到了青春期后,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世界,有了自己的主张,有了自己的爱好和选择。这时的教育便更难了。放手不管,可能感觉内疚,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如果要管,至少需要一次对话,对话可能升级成辩论,辩论可能升级成冲突......为了防止这样的升级,真的需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教育子女的问题从古便有,一直是个难题。

大教育家朱熹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朱塾,字受之。朱塾生性聪明,朱熹很是喜爱,于是寄予厚望。当朱塾一天天长大后,身为大教育家的朱熹觉得自己来教导儿子的日常功课有不合适的地方。用朱熹写给朱塾的信中语言便是“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意思是,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叱责你。或者说父亲当老师,如果对孩子要求严格,可能会导致父子之间的矛盾,伤及父子感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熹先是请自己的得意门生林用中和蔡元定来教自己的孩子。但一段时间后,效果不让人满意。时间飞逝,朱塾很快20岁了,但学业仍然平平。

我非常喜欢朱熹的劝学诗,不知朱熹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不是为了激励朱塾,摘录如下: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我特意买了多幅包含这首诗的书法作品,女儿放寒假时,我选了一幅,挂在她的房间门前。

再回到朱熹父子的故事。看到长子朱塾20岁了,仍然不如所望,朱熹便决定把儿子送到自己的好友吕祖谦门下去学习。朱熹与吕祖谦都喜欢理学,都收徒讲学,彼此很欣赏。后来他们曾一起编著了影响深远的《近思录》。

当时,朱熹父子住在福建,吕祖谦住在浙江,朱塾从福建送到浙江求学,可谓千里拜师。在临行之前,53岁的朱熹百感交集,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这便是著名的《与长子受之书》。

在这封长信里,朱熹先从日常作息的注意事项写起,而后过渡到与人交往的准则,再讲到治学的方法和关键所在,谈到勤谨的重要性;后面又详细教导了拜师的步骤:

    到婺州先讨店权歇泊 定 ,即盥栉具 ,去见吕正字 。初见便禀:“某以大人之命远来,亲依先生讲席之下,礼合展拜。傥蒙收留,伏乞端受。”便拜两拜。

而且考虑到如果起初不被接纳,如何再次表达拜师的诚意:

如未受,即再致恳云:“未蒙纳拜,不胜皇恐 。更望先生尊慈特赐容纳 。况某于门下,自先祖父以来,事契深厚,切望垂允。”又再拜起,问寒暄毕 ,又进言:“某晩学小生 ,久闻先生德义道学之盛 ,今日幸得瞻拜 ,不胜慰幸 。

写了拜师的细节后,又嘱咐儿子在学业之暇,拜访那里的亲戚。真可谓千般叮咛,万般嘱咐,字里行间,充满了慈父的炽热爱子之情。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朱熹是个冷酷的人。其实这是误解。多年来,我非常喜欢朱熹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书信和讲学记录。通过他的文字,可以看到他是个很有温情的老师和家长。

在朱熹的长信中,有很多深邃的话,比如,他在叮嘱朱塾的治学方法时,如此写到:

“大抵只是勤谨二字,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虽未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虽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也。”

思想传递不是简单的事,一个大脑里的思想要复制到另一个大脑很难,多了更难。于是朱熹为儿子归纳了两个字:勤谨。

我特意请我喜爱的书法家明华老师将这两个字写成书法。

可能是看朱熹的书太多了,我在写给女儿十周岁生日的信中,也把我的为人为学方法归纳为两个字:诚、勤。

朱熹的长信在互联网上有节选,但只是长信的一小部分。

为了能让普天下的更多父母可以完整阅读朱熹的这封长信,我特意从收藏多年的朱熹文集中,拍摄了书信的完整内容。

然后安排盛格塾的小伙伴将其数字化,再详加注释,并请明华老师将信中的精彩语句写为书法。

除了朱熹的长信外,小伙伴们还精选了其它几封书信,包括好父亲梁启超写给长女和长子的信,以及明代的好母亲徐媛写给儿子的信。

除了古代的书信,我们也选了三封现代的。首次公开了明华老师为他女儿家嘉25岁生日所填的词。家嘉是我在英特尔工作时的同事,是我认识人中非常优秀的女生。因为经常请明华老师写字,我慢慢领悟到了一个道理。一天早起时,禁不住自语道:家嘉的优秀不是偶然的,她有一个修养非常全面的好父亲。

为父母难,为子女也不易。孩子没有成长好,其实与父母的教育方法关系密切。正是这个原因,看到身边的一些朋友索性辞去工作,专心做好爸爸或者好妈妈。

今天的大多数父母都非常愿意为子女的教育花钱和出力,对于几万或者几十万,甚至百万的学费都不在乎。为了孩子的成才可谓不惜成本。

对于这一点,其实我一直有句话:在花钱让孩子学习的同时,做父母的也该花点钱让自己学习。亲子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家庭教育,“亲”与“子”两者都应该受到教育。

做为一家之长,可能没有人督促我们学习,这时就需要自己给自己安排学习任务。何处下手?不妨就从阅读朱熹的长信开始吧!

盛格塾的小伙伴忙碌了整整一周,把古今的十封亲子沟通书信整理成有声读物,配以精美的书法作品。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阅读和倾听。为了能持续整理这样的作品,我们不得不收取少量费用,整个文集收费2元,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平生乃亲多苦辛,愿汝苦辛过乃亲。”

“夙兴夜寐 ,无忝尔所生 ,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为父母难”,“为子女不易”,但如果找到了合适方法,一旦打开了那扇门,一切又变得那么容易。前几日我和女儿说:“一旦你的思想真正强大了,再没有什么能阻挡你。”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需要强大我们的思想,对于个体,唯有学习。对于亲子之间,要找到一种心灵交流的方法需要借助前人经验,加上自己的反复体悟。套用雍正的话:“惟以平等教子女,岂为子女奉家长”。

*************************************************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以人文情怀审视软件,以软件技术改变人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在微信中搜索“盛格塾”小程序,可以阅读更多文章和有声读物

也欢迎关注格友公众号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