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要深爱这些老屋

我很喜欢看老屋,每个老屋都有很多故事,都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如果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居住过的,那就更好了,这样就可以结合流传下来的文字来穿越时空,回到屋主人当年所生活的时代中去。

因为此,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在地图上搜索“故居”这个关键字。因为此,第一次去重庆时,我从机场乘车直奔北碚,为的是看那里的老舍故居。在老舍故居徜徉了一下午之后,夜幕降临了才到市中心的酒店。

这两年因为写作需要,我调查了大量关于图灵的资料。顺着这些资料,我找到了图灵的故居。1948年10月,图灵受恩师麦克斯邀请到曼彻斯特大学工作。1950年,他搬到了曼彻斯特南部的维姆斯洛小镇居住,他住的小楼有个美丽的名字,叫Hollymead。Holly是冬青的意思,我将这个小屋的名字翻译为冬青屋。

从1950年夏季入住,到1954年突然去世,图灵在冬青屋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四年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痴迷于探索生命起源的“形态发生学”,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数字计算机是否能思考?》

让我惊奇的是,60多年过去了,图灵的冬青屋仍然完美地保存着。虽然不能实地参观,但是可以通过谷歌地图来线上游览。也可以找到很精彩的照片。

结合着谷歌地图和照片,一边看文字资料,很多东西立刻就鲜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了。

 

看到图灵的冬青屋保存的如此完好,我不由想起我们身边的一些老屋。

从上海浦江镇地铁站出来,略向南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名叫陈行公路。从这个名字看,这条公路的修建应该是在近代。在陈行公路的南面有一条更老的街道,那就是陈行老街。

历史上,陈行老街是今天浦江镇一带的一个商业中心,街的中部有一个关帝庙,曾经香火繁盛,街的东部有很大的药房。从今日仍留下的一些建筑仍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

在陈行老街临近今天江月湖的地方,有一个典型的江南民居,二层楼房,白墙黑瓦,楼房面向老街,房前有个不大不小的院落。1901年,一代名医秦伯未就出生在这里。

秦伯未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笛桥、伯父锡田、父亲锡祺,均通儒精医。由于家庭熏陶,耳濡目染,他自幼即酷爱文典医籍。

1928年,他出版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全书选辑清代叶桂、薛雪、吴瑭、张聿青等二十多位医家约2000条医案。

这本书以医案为纲,以病证为目,分类清楚,可以相互比较、分析出各个医家的学术特点及其在各类疾病的治疗经验。

我不懂医学,但是根据日常的经验也可以知道,医学与软件调试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都是要搞清楚一个复杂系统的组成和机理,然后定位其中的异常,找出发病的根本原因,然后给出方案。

因此,从秦先生的书名《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我自然联想到我的《格蠹汇编——软件调试案例集锦》。这样说有点抬高自己,但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想通过这个书,说明不同学科的治学方法,也有相通之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本书,我仿佛找到了一个知音,找到一个与我有相同方法论的前辈。可惜,秦先生1970年就去世了,当时我还未出生,无缘求教。

机缘巧合,这几年我就住在陈行老街附近。几年前我就到陈行老街走了一趟,当时就是一派拆迁的景象。随着城市的发展,老街周围的很多地块都开发好了,建起了新式的建筑。老街一带每年都有些变化,但是变化不是很快。我想是因为两种力量在博弈。

一种力量是拆,全部拆掉。一种力量是保护,要保留下这些珍贵的老屋。

 

今天早餐时,我和女儿聊天,她说假期的作业还有一篇作文没写,题目是“写一写你家乡的风物”。

看到这个题目,我立刻感动了。一方面,感谢学校的老师,给出这样有文化的题目。另一方面,我立刻觉得,对于上海的孩子,这个题目真是不好写。

“家乡”,这么多么让人产生无限想象的一个词啊!可是对于上海长大的孩子来说,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呢?你们没有乡,你们只有个“都”,全世界都知道的魔都。家乡和魔都的区别是什么?当然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乡”,一个是“都”。“乡”的地理概念当然不能和“都”相比。魔都太大了,很多外国朋友看了后,都惊讶不已,“It’s huge!”

海纳百川,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大也有大的无奈。

有人说,魔都也是由一个个小的部分组成的啊?也对,但是它们没有界限,或者说没有特征。

同学到一起,“你家住哪?”“我家在甲甲甲小区。”你家在哪?“”我家在乙乙乙小区“。两个小区啥差别,几乎都一样。

即使就把自己居住的那个相对小一点的区域当作“乡“。那接下来的问题是,你的家乡有什么”风物“?

在偌大的魔都,最多的风物就是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当然有一些公园,但是大多雷同,绿树小桥,假山,人工湖,几笔就写完了。

 

想到这里,如果能有一个冬青屋那样的建筑,那么我们的孩子就可以非常骄傲的写:“在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冬青屋,那里曾经住过一个享誉世界的名人图灵……“这将是多么动人的一篇作文啊!对于作者,也很好写,因为有太多东西可以写。

 

冬青屋离我们太遥远,我们能做的只有爱我们自己身边的老屋,爱我们的文化。

可是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做的是,发出我们的声音,表达出我们的爱。

在与女儿聊天后,我准备到办公室继续写作。出了小区,经过老街附近时,我不由的想再看看老屋。最近老屋四周建起了围墙,以前进去的路已经不通了,大门有保安把守,小门也上了锁。于是我只好沿着湖边探索,在一个喜好耕种的朋友的指点下,我找到了一条蜿蜒的小路。

远远的,我看到故居仍在。故居的四周被包围起来,希望是为了保护它。

老屋庭院里有一颗高大的树,据秦伯未先生的侄儿介绍,秦先生曾经在这棵树下为乡亲们义诊。

我特意爬到高处,拉进镜头,拍了一下老屋的侧面。

沿着这条小路,我看到了昔日的陈行老街。

上图中右侧的门屋后面便是秦先生的故居。

门是锁着,问门口的人,说里面有人,但我没有打扰,上次曾经进去过。

顺便在老街又转了转。看到了另一个秦氏院落。门口的木板上用红色油漆写着一幅对联。

一座有故事的院落,

几间清中期的老屋

横批是:当仁不让。

看了这个横批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真想点1000个赞。是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保护有文化的老屋,就该当仁不让。

趴着门向里面看,我看到了更多故事。

里面门上的对联是这样:

老屋是陈行秦氏文化之根

老街是百姓美好向往之源

横批为光明正大。

从门上的其它信息,特别是对黑人事件的引用,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两种力量的博弈,博弈的程度已经不是一般的唇齿之争,而是剑拔弩张了。城市要发展,留下一间老屋真难。

 

对于秦伯未故居这样的老屋,反方的意见一定是贬低秦先生和故居的价值,认为不值得保留。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千万不要再糟蹋自己的文化了!

引用两段如下:

那些在“城改”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实际上是风情商业街。

 

更糟糕的是被世人称作“最后的精神家园”的古村古镇,也在被借名“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然后大举招商,一个个被改造成各类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的天堂”;在这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故事传说不少是为吸引游人而编造的伪民间故事。“

 

我知道冯先生多年来一直带着学生调查中国的乡土文化,他是我发自内心敬佩的一位文化学者。

是啊,每当看到那些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都有吃假药的感觉。为什么不把原滋原味的真东西留下来,非要把真的拆掉,然后建个假的呢?

有些人可能说出很多理由,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将我说服。

 

我第一次了解到秦先生是因为在福州路的笔文化博物馆看到一个小的展览,展览中有秦先生的著作,以及有关的资料。

当我与从事医学的格友聊天时,他们都说秦先生是临床医学的大家。什么是临床医学,就是工作在医学的最前沿,为患者消除病痛。说到这里,我又想到软件调试。软件调试是在软件领域的最前沿,诊断软件系统里的疑难杂症,可惜,还没有形成一个“临床软件学“这样的子学科。

君子不器,能成为秦先生那样的中医大家,他一定是很广博的。我曾经搜索到秦先生用毛笔写的医方,书法端庄秀丽,绝不像有些医生写的那样难以辨认。据说,秦先生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涉,30 岁时出版了第一部诗词集《秦伯未诗》。

 

今天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小孩的教育,不惜重金上各种培训班。但其实效果怎么样呢?很多都并不理想,在我看来,今日教育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缺少“文化“。有人说,那数理化不都是文化么?不尽然,书本上的文化往往是抽象的,干瘪的。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更缺少可以碰到,可以摸到,而且有温度的文化。离开了文化的滋润,即使孩子成为优秀的理工男/女,仍与具备完全人格和社会担当的人才有很大距离。

在即将离开老街的时候,我从瓦砾堆里找了几块砖和瓦片。

我把拾到的一小块砖和瓦片带回办公室,珍藏起来,因为它是可以触摸到的历史,是有温度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它是真实的。可以用现代技术分析它的年代,它的制造工艺…… 

**************************************************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以人文情怀审视软件,以软件技术改变人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在微信中搜索“盛格塾”小程序,可以阅读更多文章和有声读物

也欢迎关注格友公众号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