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复习笔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 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与消费电能的系统。包括:发电机、电力网和用电设备

现代电力系统是由电力系统主体、信息通信系统和电网监测、控制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

电力网:电力系统中输送与分配电能的部分
动力系统:动力部分与电力系统组成的整体

2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2.1 电能的特点

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目前通过储能改善
暂态过程非常短促
与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2.2 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八字方针:安全、优质、经济、环保
1、安全:保证可靠的供电

2、优质:保证电能质量合格
衡量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 :电压、频率、波形

3、经济:要有足够的经济性
考核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指标:煤耗率和网损率
煤耗率(水耗率):生产一度电消耗的标准煤重
网损率:电网中损耗电能与供应电能的百分比

4、环保: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发电过程中的固体、气体废料;核电的放射问题;输变电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噪声问题等等


智能电网中: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

3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

3.1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分为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
1、无备用接线:负荷从一个方向取得电源
优点:简单、经济、运行方便
缺点:供电可靠性差
适用范围:二级负荷

(a)放射式 (b)干线式样 (c) 链式

2、有备用接线

(a)放射式样 (b) 干线式 (c) 链式
(d) 环式 (e) 两端供电网络

3.2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为什么电力系统规定如此多的电压等级?

根据 S = U I S=UI S=UI输送一定功率时

电压高,电流小,材料投资少,绝缘投资大;
电压低,电流大,绝缘投资少,材料投资大。

所以,输送一定的功率有一个合适的电压。

但是一个系统中,电压等级也不能过多,应综合考虑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用电设备):
额定电压:电气设备在此电压下长期工作,效率和寿命最好
最高电压:考虑设备的绝缘性能确定的最高运行电压值

上表中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额定电压不一致,原因:

1.负荷节点电压偏移要求±5%;
2.输电线路和变压器都有电压降

各设备额定电压选取规定如下:

用电设备等于系统的额定电压
线路等于系统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电源):规定比系统的额定电压高5%
变压器

一次侧:相当于用电设备等于系统的额定电压);
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则与发电机相同(比系统的额定电压高5%

二次侧:相当于电源,其额定电压应比系统高5%;
一般情况下,考虑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耗(5%),实际应定为比线路高10%;
只有当漏抗很小、与电动机直接相连时或电压特别高时,才考虑比线路高5%

4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中性点接地

星形联结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即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关系到绝缘水平、通信干扰、接地保护方式、电压等级、系统接线等
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接地和不接地

4.1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低

可靠性差原因:
中性点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由接地点通过大地形成单相的短路回路。单相短路回路电流值很大,可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断路器断开,将故障部分切除,故供电可靠性差

4.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又分为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不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高,但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
正常运行时:

单相接地故障时:

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电流不大,三相间线电压仍对称,不必切除接地相;
非故障相对地电压(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3 \sqrt{3} 3 倍相电压),对绝缘要求高;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

因此,在我国:
110kV及以上系统的中性点直接接地;60kV及以下的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为什么要经过消弧线圈?

接地点通过的电流为容性电流,其大小为原来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这种电容电流不易熄灭,可能在接地点引起“弧光接地”,周期性的熄灭和重新发生电弧。“弧光接地”的持续间歇电弧很危险,可能引起线路的谐振现象而产生过电压,损坏电气设备或发展成为相间短路


其实就是在中线上串联电抗器补偿电容电流,使得接地点电弧更容易自行熄灭,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装设原则:

3-6kV 电力网 (接地电流 >30A)
10kV 电力网 (接地电流 > 20A)
35-60kV 电力网 (接地电流 > 10A)

补偿方式:

欠补( I L < I C I_L<I_C IL<IC
过补( I L > I C I_L>I_C IL>IC),一般采用这种方式
全补( I L = I C I_L=I_C IL=IC),不允许,容易谐振


三种接地方式比较:

参量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
电流接地点的电容电流是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故障相电流和流入故障点的电流很大
中性点电压中性点电压升高为相电压故障相和中性点电压为
非故障相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为相电压
线电压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保持与正常时相同与故障相相关的线电压降低为相电压
经消弧线圈接地:适当选择线圈感抗,接地点电流可减小到很小,且熄灭接地电流产生的电弧。其他特点与不接地系统基本相同

5 电力系统的负荷

5.1 电力系统负荷的概念

负荷: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也称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是所有用户的负荷总加
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
电力系统的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加上发电厂厂用电消耗的功率

负荷分类(按负荷性质分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生活等

5.2 负荷曲线

用曲线描述某一时间段内负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曲线分类:
按负荷种类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曲线;
按时间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1、 日负荷曲线:制定发电计划的依据
一天的总耗电量为(单位:h):
A d = ∫ 0 24 P d t A_d=\int^{24}_{0}Pdt Ad=024Pdt
日平均负荷为:
P d a v = A d 24 = 1 24 ∫ 0 24 P d t P_{dav}=\dfrac{A_d}{24}=\dfrac{1}{24}\int^{24}_{0}Pdt Pdav=24Ad=241024Pdt

定义:
负荷率:
k m = P a v P max ⁡ k_m=\dfrac{P_{av}}{P_{\max}} km=PmaxPav
最小负荷系数:
α = P min ⁡ P max ⁡ \alpha=\dfrac{P_{\min}}{P_{\max}} α=PmaxPmin
2、年最大负荷曲线:为安装新机组、安排检修计 划提供依据
描述一年内每月(或每日)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的情况

3、年持续负荷曲线:按一年中系统负荷的数值大小及其持续小时数顺序排列绘制而成

全年耗电量:
A = ∫ 0 8760 P d t A=\int^{8760}_{0}Pdt A=08760Pdt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T max ⁡ = A P max ⁡ = 1 P max ⁡ ∫ 0 8760 P d t T_{\max}=\dfrac{A}{P_{\max}}=\dfrac{1}{P_{\max}}\int^{8760}_{0}Pdt Tmax=PmaxA=Pmax108760Pdt
T max ⁡ T_{\max} Tmax的含义是什么:

当用户始终保持最大负荷 P max ⁡ P_{\max} Pmax运行时,经过 T max ⁡ T_{\max} Tmax小时后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其全年的实际总耗电量,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较大时对电网有利。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刘天琪第二版pdf》是一本关于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电子书。在这本书中,刘天琪详细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控制和优化等内容。 首先,刘天琪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如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各种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等。然后,他详细解释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方式,包括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电压和频率的调节等。在这部分内容中,刘天琪还介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方法,以及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事故处理方法。 接下来,刘天琪介绍了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优化方法。他详细讲解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发电机无功补偿和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控制等。此外,他还介绍了电力系统的优化方法,如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和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等。 在这本书中,刘天琪还结合了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电力系统的应用和实践。他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电力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总的来说,《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刘天琪第二版pdf》是一本系统全面介绍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好书。无论是对电力系统领域的从业人员还是对电力系统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