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DC处理过程和分类:
二:adc的参数
1.微分非线性(DNL):数字输出的1格对应的模拟输入电压的范围与标准1lsb代表电压的比值如
就相一把疏密均匀的尺子。但实际并不如此。一把分辨率1毫米的尺子,相邻两刻度之间也不可能都是1毫米整,DNL值如果大于1,那么这个ADC甚至不能保证是单调的,输入电压增大,在某个点数值反而会减小。这种现象在SAR(逐位比较)型ADC中很常见。下图:
2.INL积分非线性(Integral Nonlinearity,INL)是DNL误差累积的结果,它指的是整个传递函数与线性响应相比偏离了多少。器件在所有的数值点上对应的模拟值,和真实值之间误差最大的那一点的误差值。也就是,输出数值偏离线性最大的距离,INL有时也简称为转换器的线性度(也有的器件手册用 Linearity error)。——它决定精度
比如12位ADC:TLC2543,INL值为1LSB。那么,如果基准4.095V,测某电压得的转换结果是1000,那么,真实电压值可能分布在0.999~1.001V之间。对于DAC也是类似的。比DAC7512,INL值为8LSB,那么,如果基准4.095V,给定数字量1000,那么输出电压可能是0.992~1.008V之间。
用如下两种方法来表示
端点法:要测定转换器的第一个代码转换点和最后一个代码转换点的位置,并根据这两个端点推导出线性传递函数。通过计算推导出的线性传递函数的每个代码位置相对于理想值的偏差可以测得端点非线性度。
3.分辨率=vref(电压范围)*2^n-1;——n等于位数
4.精度=——精度主要用INL这个值来表示
5.基准源(vref):
还要特别提一下基准源。基准源是测量精度的重要保证。基准的关键指标是温飘,一般ppm/K来表示。假设某基准30ppm/K,系统在20~70度之间工作,温度跨度50度,那么,会引起基准电压30*50=1500ppm的漂移,从而带来0.15%的误差。温漂越小的基准源越贵,比30ppm/K的431,七毛钱;20ppm/K的385,1块5;10ppm/K的MC1403,4块5;1ppm/K的LM399,14元;0.5ppm/K的LM199,130元。
6.ENOB(有效位数)
采样率、转换速率和输出码率不是同一参数,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应用场景,具体如下:
- 采样率
- 定义:指在进行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每秒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例如,音频采样中常用的 44.1kHz 采样率,表示每秒对音频信号进行 44100 次采样。
- 应用场景:主要应用于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如音频录制、视频图像采集等领域。采样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字信号对原始模拟信号的还原程度。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为了能够准确还原原始信号,采样率必须至少是原始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 转换速率
- 定义:通常指模 / 数转换器(ADC)或数 / 模转换器(DAC)完成一次转换所需的时间的倒数。单位可以是采样点数每秒(sps)等。例如,一个 ADC 的转换速率为 1MSps,表示它每秒能够完成 100 万次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衡量模数转换或数模转换器件的性能。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需要快速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就要求 ADC 具有较高的转换速率,以保证能够及时捕捉到快速变化的模拟信号。
- 输出码率
- 定义:是指数字系统中,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数据量,单位是比特每秒(bps)。它是衡量数据传输或处理速度的一个指标。例如,一个视频编码器输出的码率为 2Mbps,表示该编码器每秒输出 2 兆比特的数据。
- 应用场景:在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在网络视频播放中,输出码率会影响视频的清晰度和流畅度。较高的输出码率能保留更多视频细节,但需要更大的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较低的输出码率则可能会使视频出现模糊、卡顿等现象。
综上所述,采样率侧重于描述对模拟信号采样的频率;转换速率强调的是模数或数模转换器件的工作速度;输出码率则主要关注数字数据输出的速率。它们是不同的概念,用于不同的领域和目的,不是同一参数。
三:不同类型的adc分类:
1:积分(single/dual-slope)型:
A过程:
积分器对参考电压进行积分(积分需要较长时间)然后和输入电压进行比较,直到和输入电压相等是结束积分。输出积分时长——可以推出输入电压值。
B:特点:
分辨率较高。速度慢(受积分时长的影响)。结构简单(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