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Amos做调节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Amos出来之后很快得到了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说,目前中国硕博论文以及知网上发表的文献,涉及结构方程模型方面的文献有70%是用Amos做的,采用Mplus、Lisrel、R等其他软件做的还很少。不过,Mplus最近几年应用非常迅猛,Lisrel这位昔日SEM老大正在让位于Mplus、R等更强大的软件,而Amos这个大众明星正在不断被转粉、取关。  

    言归正传。在做调节效应或涉及调节效应的模型(如有调节的中介)时,很多研究用的是SPSS(不含process),但现在学者们更多的是用其他软件,比如Mplus、R等。采用Amos的比较少。之所以不推荐用Amos做调节效应,主要原因有四:

(1)Amos不方便做数据中心化,和SPSS一样需要在原始数据中先手工进行中心化处理;而Mplus、R等软件只需要简单语法设置即可,不需要对原始数据处理。

(2)Amos不方便进行简单斜率的显著性检验(分组回归法除外),因为它需要额外启用贝叶斯估计语法编程才能估计简单斜率以及有调节的中介,包括高分组低分组斜率、中介差异,而这个语法相比于Mplus、R等专门编程软件更麻烦。此外,Amos使用的又是贝叶斯估计法,而不是我们常见的Bootstrap估计法。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显变量调节,那么使用SPSS的Process插件来做也是很方便的。

(3)当调节效应涉及潜变量时,也就是潜交互作用模型(Latent Moderated SEM或Latent Variable Interaction)时,Amos需要对潜变量指标进行配对乘积构建交互项指标。这个环节一方面需要判断选用哪些指标进行配对相乘(这个就比较主观了),另一方面还需要手工一一计算乘积项(啰嗦麻烦)。而Mplus、R等软件一个语法就OK了!

(4)一旦调节效应成立,还需要做调节效应图,但Amos本身不能交互效应图。Mplus等软件可以直接由软件出题,不过操作起来也有些麻烦,一般用专门作图软件或Excel自己画。

Mplus调节效应图例子如下图。

    再再回到本帖的题目,如果我们一定要用Amos做调节效应,只能用Amos建模与运行,然后启用贝叶斯编程来计算简单斜率的显著性,即高低组的斜率及二者差异(包括高低组的中介效应及其差异)的显著性。

  • 1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使用amos进行调节效应检验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数据准备:收集相关的研究数据,并将其转换为适合amos分析的格式。确保所有的变量都已经被正确编码,例如分类变量需要被转化为虚拟变量。 2. 创建模型使用amos创建一个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在模型中包含调节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确保模型中的路径和变量具有理论基础,并符合研究假设。 3. 模型指定:指定模型的结构和参数,并设定相应的约束和自由参数。根据调节效应的假设,可以将调节变量与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的路径设定为有调节效应。 4. 模型估计:使用amos模型进行估计,以获得最佳的拟合度指标和参数估计值。通常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 5. 模型评估: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评估,以确定模型的适应度。常用的拟合度指标包括χ2统计量、GFI、AGFI、RMSEA等。如果模型拟合指标不佳,则需要考虑模型修正或重新指定。 6. 调节效应检验:通过比较有和无调节效应模型的拟合度,并使用差异检验来判断调节效应的存在与否。差异检验通常使用χ2差异检验或RMSEA差异检验。 7. 结果解释:根据模型估计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解释调节变量对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目的和现有理论,对结果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讨论。 总之,使用amos进行调节效应检验需要从数据准备、模型创建、模型指定、模型估计、模型评估、调节效应检验和结果解释等步骤进行。这些步骤需要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数据情况进行具体操作,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回答2: Amos是一种结构方程模型(SEM)软件,可以用于检验调节效应调节效应指的是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取决于另一个调节变量的不同水平。 使用Amos检验调节效应的步骤如下: 1. 收集数据:根据研究目的,以及需要调节效应的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收集相关数据。 2. 构建模型:在Amos中,使用路径模型来表示调节效应。根据理论和研究假设,构建适当的模型,将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连接起来。 3. 设定测量模型:对于每个变量,需要设定合适的测量模型,包括观测指标和因子结构。可以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探索性因子分析)来验证因子结构。 4. 设定路径模型:在路径模型中,需要设定各个变量之间的路径和方向。对于调节效应的检验,需要为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路径设定调节系数。 5. 进行分析:在Amos中,可以使用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LISREL)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估计参数值和标准误差,可以了解各个路径的显著性和方向。 6. 检验调节效应:通过检验调节系数是否显著,可以判断调节变量是否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如果调节系数显著不为零,则表明存在调节效应。 7. 解释结果:根据检验结果,解释调节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画图或使用其他图示手段来展示调节效应的变化。 总之,使用Amos进行调节效应的检验需要构建路径模型和测量模型,并通过分析结果判断调节系数的显著性和方向。这样可以得出关于调节效应的结论,并解释其在研究中的意义。 ### 回答3: 调节效应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调节效应一般通过分析交互作用来进行检验。以下是使用amos来检验调节效应的步骤: 1. 收集数据:收集包含调节变量、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数据,并确保数据是可靠和有效的。 2. 确定模型:根据研究问题和理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将自变量、因变量和调节变量置于模型中。 3. 建立测量模型:通过测量模型来评估构念的可靠性和效度。使用AMOS进行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确保测量指标与概念是一致的。 4. 构建结构模型:根据理论基础建立结构模型。将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的路径连接起来。 5. 分析交互作用:在AMOS中,可以使用路径分析来确定调节效应。对调节变量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路径进行分析。通过计算交互作用指标(如乘积项)来检验调节效应的存在。 6. 进行统计检验:使用统计指标如t值和p值来判断交互作用路径的显著性。较大的t值和较小的p值表明调节效应显著。 7. 进行模型检验:使用AMOS模型适配度指标,如χ^2拟合优度指数(χ^2/df)、比较拟合指数(CFI)和均方根残差逼近度(RMSEA),来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如果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则说明模型可靠。 8. 解释结果:根据分析结果解释调节效应的存在与程度,并支持结论。注意解释时要考虑到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关系和其他可能的解释。 9. 检查假设:检查调节效应的假设是否被支持。如果假设不被支持,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他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释。 总之,使用AMOS进行调节效应的检验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并严谨地执行每个步骤来获取可靠和有效的结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