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作
1.确定主要方向:
2.梳理检测到识别的过程,以及思考和查阅可以入手的研究方向。
3.整理所需文献,制定以后每周的大致学习计划
4.整理经典功率谱估计改进前的步骤和仿真。
下面主要梳理了一下自己所在方向的内容,以及涉及到的研究方向,最后依照研究方向制定了大致的学习计划。
一、信号的检测
信号监测就是对感兴趣的信号(SOI)进行测量、收集信号特征(如信号的频率、带宽、功率、出联时间,以及携带的信息、频率或信道利用率等)和对千扰信号进行识别与定位等活动。
搜索与截获 | 测量 | 识别 | 定位 |
---|---|---|---|
最优阵列接收 | 收集信号特征 | 调制信号的识别 | 干扰信号的位置信息 |
二、检测的主要任务
1.对信号进行搜索和截获
首先,考虑陈列的最优排列情况,使其可以最佳的接收不同的目标信号,那么需要得到信号的哪些参数?或者说优先获得哪些信号参数?
通过频域和空域的分析后,我们需要得到:
1.信道的占用情况
2.信号活动情况,以及初始和持续时间等
3.频域情况(带宽等)
4.电平的发布情况
根据以上信号参数来判定和识别,该信号是否为目标(非法)信号,并进行下一步分析。
2.对信号的分析处理
从频域、时域、调制域的角度,我们测量到以上信号参数后,需要如何处理呢?
1.区分直达波和多径
2.掌握干扰和杂波信号的活动规律
3.确定检测信号的信道分配情况
4.区分杂波信号(合法)和目标信号(非法)
3.对信号的识别
先判定信号是否为异常信号,再判定是否为通信信号
若是通信信号,需要进一步识别调制方式。
4.对信号的监听和监视
若识别出调制方式,需要在控制误码率的基础上对其解调,然后对解调信号进行分析。
5.对信号辐射源进行侧向定位
根据辐射源和波束的情况,来定位辐射源的位置。一般采样两个探测器来侧向进行DOA估计,就可以得到辐射源的位置。这一步的主要通过阵列信号处理:
1.波束形成
2.空间谱估计
3.信源定位和信源分离
三、研究方向
- 了解新型的通信信号和方式
-. 对OFDM信号的检测和识别
-. 对直扩、跳频、跳时信号进行检测
-.混沌调频(在传输信号隐藏在混沌信号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解调)
-. 轨道角动量(利用声波的螺旋性质来传输信息或者复用) - 高阶累计量(刻画信号的细节)来识别调制模式
- 对目标信号(非法信号)的测向定位
四、学习计划
- 仿真基础的“数字信号载波传输”
ASK,PSK,DPSK,QAM,FSK - 仿真OFDM系统,了解对OFDM信号的检测
- 仿真CDMA系统,了解对直扩、跳频、跳时信号进行检测。
- 了解如何调制和解调混沌信号
- 了解轨道角动量的发展和研究
- 学习和了解利用高阶累计量,识别调制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海斌,汪俊,台玉朋,等.水声通信技术研究进展与技术水平现状[J].信号处理,2019,35(9):1441-1449.DOI:10.16798/j.issn.1003—0530.2019.09.001.
2.无线信号自动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_王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