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据彭博社报道,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正与多家投资者进行谈判,拟融资15亿美元,公司估值高达395亿美元(上一轮融资后,企业估值仅为26亿美元);据悉,本轮融资预计将由Align Ventures和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值的注意的是,美国另外一家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Apptronik]于2月13日宣布完成3.5亿美元A轮融资(约25.54亿元人民币)后,我们认为其终于可以和[Figure AI]同维度抗争的时候,[Figure AI]已将人形机器人企业估值推向另外一个维度;若本次融资顺利完成,其将以绝对优势站稳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位置,也将真正能够与[特斯拉]旗下人形机器人团队分庭抗礼(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第一股“优必选”目前市值350亿港元,头部创企也刚到达百亿元人民币估值,绝大多数创企20亿元以内)。
2025年2月5日,[Figure AI]创始人Brett Adcock在X平台发文:我决定终止与OpenAI合作;Figure AI在全自主研发的、完全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未来30天内,我们将向外界展示一些从未在人形机器人上见过的东西;同时发布公司AI团队招聘信息。
从小编视角来看,【Figure AI】摆脱科技大厂OpenAI通用大模型赋能,率先扛起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自研机器人大模型大旗,绝对是明智之举。
小编已经多次提到: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突破性发展催生了本身具身智能浪潮,大模型决定了人形机器人泛化能力,是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核心壁垒。小编往期文章有详细介绍人形机器人企业自研机器人大模型重要性:自研机器人大模型,将是人形机器人创企未来唯一出路!!
那么[Figure AI]分手[OpenAI],以远超一年前26亿美元估值(14倍)进行下一轮融资,公司底气是什么:
... ... ...
接下来小编将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梳理Figure AI优劣势;并详细盘点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全球科技巨头/大厂、初创公司现阶段产品进展、人形机机器人本体厂家与科技巨头/大厂合作现状以及科技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赛道现状。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