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算法概述
现有的多用户预编码可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预编码两类,两类预编码有各自的优点,线性预编码实现简单并且性能可观,非线性预编码实现稍显复杂但是性能要远优于线性预编码。与线性预编码相对应,非线性模代数(THP)预编码可以基于迫零准则设计也可以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设计。THP预编码算法是基于DPC编码的,相比之下,THP复杂度更低,并同时延续了DPC的诸多优点,由于采用了取模操作,因而属于一种非线性预编码方式。在MIMO系统中,THP能够近似达到系统容量上限,但是,其实现前提是能有效获取到CSI。在目前的THP算法中,主要基于ZF与MMSE准则设计。
THP是一种连续的非线性预编码技术,可以对下行链路子信道间产生的相互干扰进行均衡。与 DPC 算法极其类似,是一个串行进行的过程,经过反馈之后,第二个用户可以消除来自第一个用户的干扰,第三个用户可以消除来自第一个和第二个用户的干扰,如此类推下去,就可以达到消除符号间干扰、提高误符号率性能的目的,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预编码算法。
与 DPC 的不同之处在于 THP 预编码算法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