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写作】写作技巧汇总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CSDN上进行有效的记录,包括文本首行缩进、文字居中、图片居中处理、公式等号对齐、多行表格绘制以及合并单元格中的公式编辑。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在CSDN上的写作效率和格式一致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记录的原因是害怕忘记,CSDN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具,从开始记录到现在记录过程中,也遇到并解决了一点问题,工具的熟练使用标志着“记录”这件事情难度在降低,我对待这件事情将更有动力、更有效率,这篇文章主要针对CSDN记录过程中遇见的一些格式、作图问题,本文将不断更新,以备己用。

一、首行缩进

  

添加位置

  文字之前添加

参考博文

csdn写文章首行缩进问题

二、文字居中

<center>文字居中

添加位置

  文字之前添加

参考博文

CSDN文字字体、大小、颜色、加粗、居中、斜体设置

三、图片居中

#pic_left
#pic_center
#pic_right

添加位置

  在添加图片之后,需要在图片下方的url的末尾进行添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direct/7133be3006ad4aba8fef9e153bf1c10c.png#pic_center)

参考博文

CSDN图片居中

四、多行公式等号对齐

  在编辑公式的时候,习惯将mathtype中的公式直接复制进CSDN的markdown编辑器中,原始mathtype中代码如下:

\[\begin{array}{l}
{T_e} = 1.5{n_p}\left[ {{\varphi _f}{i_q} + \left( {{L_d} - {L_q}} \right){i_d}{i_q}} \right]\\
 = {T_r} + {T_m}
\end{array}\]

  将其改为如下格式,即可正常显示:

$$
\begin{array}{l}
{T_e} = 1.5{n_p}\left[ {{\varphi _f}{i_q} + \left( {{L_d} - {L_q}} \right){i_d}{i_q}} \right]\\
 = {T_r} + {T_m}
\end{array}\tag{1}
$$

  效果如下:
T e = 1.5 n p [ φ f i q + ( L d − L q ) i d i q ] = T r + T m (1) \begin{array}{l} {T_e} = 1.5{n_p}\left[ {{\varphi _f}{i_q} + \left( {{L_d} - {L_q}} \right){i_d}{i_q}} \right]\\ = {T_r} + {T_m} \end{array}\tag{1} Te=1.5np[φfiq+(LdLq)idiq]=Tr+Tm(1)
  但此时需要保证该公式在等号处对齐,则需继续改为:

$$
\begin{aligned}
{T_e}
&= 1.5{n_p}\left[ {{\varphi _f}{i_q} + \left( {{L_d} - {L_q}} \right){i_d}{i_q}} \right]\\
&= {T_r} + {T_m}
\end{aligned}\tag{1}
$$

  效果如下:
T e = 1.5 n p [ φ f i q + ( L d − L q ) i d i q ] = T r + T m (1) \begin{aligned} {T_e} &= 1.5{n_p}\left[ {{\varphi _f}{i_q} + \left( {{L_d} - {L_q}} \right){i_d}{i_q}} \right]\\ &= {T_r} + {T_m} \end{aligned}\tag{1} Te=1.5np[φfiq+(LdLq)idiq]=Tr+Tm(1)

参考博文

CSDN KaTeX 公式之等号对齐

五、表格绘制

多列多行表格

  在CSDN的markdown编辑器中仅给出了两行两列表格例子
代码如下:

|  |  |
|--|--|
|  |  |

  效果如下:

  其中中间空白部分为单元格,需要适当填充,若需要行或列的扩充,则仿照该实例即可:

|  |  |  |  |
|--|--|--|--|
|  |  |  |  |
|  |  |  |  |

  效果如下:

合并单元格

  在制表的过程中,偶尔需要合并单元格,csdn:新建表格+合并单元格该文中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其中使用HTML程序编写可以实现单元格合并,就在markdown编辑器中直接按照语法编辑:

<table>
  <tr>
  <td colspan="10">连接标志 Connect Flags</td>
  </tr>
  <tr>
  <td rowspan="7">byte 8</td>
  <td >User Name Flag (1) 用户名标志</td>
  <td rowspan="7">1</td>
  <td rowspan="7">1</td>
  <td rowspan="7">0</td>
  <td rowspan="7">0</td>
  <td rowspan="7">1</td>
  <td rowspan="7">1</td>
  <td rowspan="7">1</td>
  <td rowspan="7">0</td>
  </tr>
  <tr> 
  <td >Password Flag (1) 密码标志</td>
 </tr>
  <tr> 
  <td >Will Retain (0) Will 保留标志</td>
 </tr>
    <tr> 
  <td >Will QoS (01) Will 服务质量</td>
 </tr>   
</table>

  即可实现以下效果:

连接标志 Connect Flags
byte 8User Name Flag (1) 用户名标志11001110
Password Flag (1) 密码标志
Will Retain (0) Will 保留标志
Will QoS (01) Will 服务质量
  但是该方法有一个缺陷——无法在HTML程序中用Latex编辑公式,为此我结合两种方式实现在合并单元格中编辑公式,即CSDN例程表格可以编辑公式,在该模板下使用HTML程序实现单元格合并,程序如下:
| N | 3 | 1 | 5 | 4 | 6 | 2 |
|--|--|--|--|--|--|--|
| ${T_{first}}$ | -C | C | A | -A | -B | B |
| ${T_{second}}$ | A | B | -B | C | -C | -A  |
| ${T_0}\backslash {T_7}$ <td colspan="6"><center>$\dfrac{1}{2}\left( T_{s}-T_{1}-T_{2}\right)$</center></td> </table> |

  效果如下:
【电机仿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与实现

N315462
T f i r s t {T_{first}} Tfirst-CCA-A-BB
T s e c o n d {T_{second}} TsecondAB-BC-C-A
T 0 \ T 7 {T_0}\backslash {T_7} T0\T7
1 2 ( T s − T 1 − T 2 ) \dfrac{1}{2}\left( T_{s}-T_{1}-T_{2}\right) 21(TsT1T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