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码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误 码 性 能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速,数字通信正全方位的改变我们传统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质量。无论是何种新业务的推出和运营,都离不开强有效并且高可靠的传输来保证。随之而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对系统的传输质量进行测量和保证。误码测试仪是一种能够实现此功能,并且通过检测反映数据传输设备及其信道工作质量的误码损伤性能指标,对其进行传输质量分析的有效工具。在日常执勤维护中,误码仪都是必不可少的通信测量和线路维护的最佳辅助工具。

一、误码测试的基本概念

1.误码的概念

误码就是经接收判决再生后,数字码流的某些比特发生了差错,使传输信息的质量产生了损伤。简单地说,在传输系统的发送端发送1码时,在接收端接收的却是0码,而当发送端发送0码时,接收端却接收到1码,这种收发信码不一致就称为误码。误码影响数字传输系统的传输质量,使音频信号发生失真,使数字信号丢失信息等。

2.误码的产生机理

理想的光纤传输系统是十分稳定的,但实际运行中常受突发脉冲干扰。因此,从网络性能角度,可以将产生误码的机理分为两类:

(1)内部机理产生的误码

包括各种噪声源产生的误码:定位抖动产生的误码;复用器、交叉连接设备和交换设备产生的误码;光功率过低、光纤色散产生的误码。

(2)脉冲干扰产生的误码

具有突发性质的脉冲干扰:包括外部电磁干扰、静电放电、设备故障、电源瞬态干扰和人为活动会产生误码 。

3.误码性能指标

对误码性能的规范,ITU-T有两个相关建议:

(1)G.821建议:规范的是用于语声业务、或用于数据型业务“载体信道”的N×64kbit/s电路交换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事件、参数和指标。

ITU-TG.821建议是以比特差错(在数字通信中,发送和接收序列的不一致性称为差错)事件为基础的规范,对N×64Kb/s(1≤N﹤32)、27500km的全程端到端假设参考连接(HRX)的误码性能及分配作了规定。

即G.821建议以“比特”差错事件为基础的规范,即面向“比特”的。

①G.821定义的误码性能事件

误码秒(ES):在 1 秒的时间周期内,有一个或多个差错比特,则称误码秒。

严重误码秒(SES):在 1 秒时间周期内的比特差错比(BER )≥ 10-3 ,则称严重误码秒。严重误码秒也是误码秒。

②G.821定义的误码性能参数

误码秒比(ESR): 在一个固定测试时间间隔的可用时间内,ES与总的可用时间秒的比值。

严重误码秒比(SESR ): 在一个固定测试时间间隔的可用时间内,SES与总的可用时间秒的比值。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通信瓦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