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器在机器人上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围绕伺服驱动的研究现状、技术特点等方面,结合优必选科技在伺服驱动器产品上的研究、实际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展开深度讲解。

伺服驱动器的研究现状

随着机器人的蓬勃发展,伺服驱动器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主要有有电驱、液压、线驱、气动及一些复合材料等形式,对于这么多的驱动形式,有些已经发展到产品阶段,但综合来看,电驱是目前发展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方向。对于伺服驱动器,我们将主要介绍电驱的伺服驱动器,也是上图最左边的Walker机器人所使用的。

从开发上来看,伺服驱动器可分成小型伺服驱动器和大型伺服驱动器,怎样区分呢?主要看输出力矩,小型伺服驱动器的输出力矩范围为0.2Nm到6Nm之间,应用在教育、娱乐等桌面机器人上。大型伺服驱动器应用在大型服务机器人上,像Walker、Cruzr及一些机械臂等。同时市面上也有各种伺服驱动器,本次讲解的内容将主要涉及大型伺服驱动器,小型伺服驱动器也会讲解,可能涉及的内容不是太多。

伺服驱动器的功能主要是实现机器人的精准运动,使得每一个关节能产生精确的输出位置和力矩,机器人的每个舵机在接收到位置指令后,可以实时响应命令,多个舵机协调运行,就可以产生犹如人类一般灵活的运动。小型伺服驱动器也叫舵机,所以讲解中可能有时叫舵机,有时叫伺服驱动器,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

从伺服驱动器的基本硬件构成来看,主要包括电机、控制板、减速器、位置传感器等部分。不论应用在哪种产品上面,或力矩大小,这四种基本的组成是不可缺少的,可能不同的伺服驱动器,它的电机类型、控制板的大小、功率和功能、减速器的类型(行星、谐波、RV)等不一样,但他们的基本构成不变。

任赜宇从应用和设计的方式上把大型伺服驱动器分为常规方案、SEA、本体驱动器三个类型,我也比较同意这种分类方式。常规方案是用常规的电机+高减速比的减速箱,输出端也是高刚度的力矩检测;SEA是常规电机与高减速比,但与常规方案不同之处在输出端,多了一个弹性体,弹性体是弹性的形变角度,与输出的力矩成正比,用位置传感器检测弹性体的形变,从而推断出力距的大小,这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设计方式;本体驱动器,高输出力矩密度电机+低减速比减速箱,它的特点是小惯量输出、响应速度比较快,一般应用在4足机器人中。

 上图(引用知乎@任赜宇)主要从方案的特性,力矩测量、应用场景、技术水平和优缺点简单对比了这三种方案。常规伺服驱动器是机器人中应用比较多的设计方式,电机+大

  • 0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