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理定律之二

六、让猴子学打字

为了研究隐性记忆的规律,有鉴于猴类大脑与人类大脑在生理上的相似性,科学家们给猴子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操作程序记忆实验。

   在被试的猴子面前有一个按键面板,上面16个键排成4x4的矩阵,每个键都有一个发光二极管背光灯;在矩阵键盘的下面有另一个“回车”键。当猴子按下回车键时,上面16个背光灯中的2个会变亮;然后猴子必须预估一个按键次序,分先后按下这两个键。这套操作叫做一个“子程序”,连续完成5个不同的子程序称为完成了一个“全程序”。所以这个实验也简称“2x5任务”。当一个子程序正确完成后,下一个子程序就会继续,反复直至完成全程序;如果在其中任何一个子程序中按错了次序,整个全程序就算失败了,并且猴子不得不从第一个子程序重新开始。

   从行为统计上,研究者们发现这个操作程序的学习至少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

     (1)    以有意识处理为基本特征的短期记忆阶段

   当一个猴子面对一个新的全程序时,它用试误法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找到正确的操作全步骤。尽管它这时知道该怎么做,但需要先用眼睛扫一下亮灯的键,再将手指移向该键,所以操作速度慢且不熟练。到第二天,再让它面对同一个全程序时,还是会出错,尽管错误会减少。说明它们并没有长时记忆住操作步骤,必须靠认知来指导以完成操作步骤。

   (2     以无需意识的内隐处理为基本特征的长期记忆阶段

   在对同一个全程序练习了30天以后,猴子们已经很少出错了,表现得既快速又熟练,就像专业的打字员一样。然而这个阶段中,它们的手指移动的速率并没有加快,而是对亮灯的反应时间变短了。甚至手指先于灯亮就启动了,眼睛扫到该键灯亮时,手指已经在很近的地方了。说明它们已经记住了操作步骤,形成了隐性记忆。

   很多证据能够说明后一阶段形成的是程序式的隐性记忆。

   首先,研究者们对猴子们的左右手进行了分组练习。在半数猴子只练左手、半数猴子只练右手的比较中,一旦它们进入了长期记忆阶段,左手猴的右手表现非常之差,接近其左手开始练习时的状态;右手猴的左手也是一样。表明它们已有的长期记忆并不能在认知上指导其操作。

   然后,他们对猴子进行了子程序调换练习。在猴子们已经进入了长期记忆阶段之后,再让它们做一个新的全程序,这个全程序与过去的那个所包括的5个子程序一模一样,只是将原来的第5个与第1个的位置互掉,第4个与第2个的位置互掉。结果猴子们立刻变得象做一个完全没学过的全程序一样,表明它们已有的长期记忆不能在顺序被打乱的情形下提取出来。

   上述研究者们又在人类身上进行实验,因为人学得更快,所以将上述“2x5任务”改为“2x10任务”,即将子程序的数量增加到10套,最后得到了与猴子实验相似的行为统计结果,同时用脑成像技术记录下了人脑的神经生理变化特征

   通过行为统计和神经生理变化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包括人类和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种类,在隐性记忆建立之前执行一项操作时,常常需要意识活动的介入;在反复操作的学习过程中,隐性记忆逐渐建立的过程伴随着意识活动逐渐退出的过程,直至形成自反应机制。

七、从显性记忆到隐性记忆的转变

意识活动逐渐退出的情况也出现在显性记忆当中。例如小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表,就是个建立和巩固显性记忆的过程。开始背时很慢,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回忆;然后越背越快,越来越不需要注意力,即意识活动逐渐减少。那么可不可以推断,如果不断重复地进行同一项显性记忆的巩固,该记忆最终会变成象隐形记忆那样的自反应机制了呢?心理定律论经过神经信息群原理的分析,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抛开专业的神经科学内容,这里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中国人如果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她在女儿的生日宴会上,见到了这位徐娘半老的肖太太。”读者马上就会知道这位肖太太虽人到中年,但仍有几分姿色,几分多情,风韵犹存。但是且慢,如果你有意识地注意一下,就发现从直接文字描写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徐娘半老”直接的文字意思就是:“徐姓的娘子已经人到中年了。”哪里与姿色有关?哪里与风韵有关?但是,我们当初学这个成语的时候,都知道背后的故事: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的入宫属于政治联姻,一直与丈夫萧绎不和。后来徐氏私通朝臣暨季江,暨季江称她“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故后世以“徐娘半老”来形容中年妇女风韵犹存。当我们在记这个成语时,不只记了“徐娘半老”,而是记住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成语组合,而且出于对风月的兴趣,记得特别牢。以至于听上句得出下句的意思都不需要注意的介入。

由于到《心理定律论》出版之前还没有公开的实验研究给出显性记忆是否会逐渐转变成自反应机制的结论,于是本人煞费苦心地想出了一个如何验证的实验方法。

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在学习“对物数数”的初始阶段需要注意和工作记忆的高度介入,可最终这一技能却能转变为完全无须注意和工作记忆的介入就能进行的操作,具有研究显性记忆长期演变的重要神经心理学价值。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语言实验,“数数”实验中对被试对象的监控要简单得多,这使其又有很好的可实验性。

对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来说,用母语“对物数数”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在经过一定的练习之后,甚至可以在数数的同时分神去做另一件事,而不会数错。但是,不要认为“对物数数”是一项对认知能力要求较低的任务,大多数儿童在三周岁之前都无法学会这一技能。如果比较儿童在语言的其他方面发展的情况,不难看出建立这种显性记忆需要较高水平的认知起点。

可是,要研究从儿童期到成年后的一个学习过程,不仅非常难以保证对被试对象的连续监控,而且涉及大脑发育早期与发育成熟后具有不同可塑性的问题。为了绕开这一困难,我决定改从研究成年人在第二语言中学习数数的过程入手,完整地记录学习过程中被试的神经心理学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提供显性记忆长期演变的重要信息。

上述研究思路直到2005年夏天才基本成熟。为了减少主观臆断成分,在我着手初步的实验之前,先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调查。

鉴于我自己在美国居住十年以上尚无法用英语数数的情况,2005年夏天我在堪萨斯城地区作了一个口头调查,对象是高中毕业以后来美居住的中国大陆人士,其中多数已在美国高校获得了学位并工作于全英语环境的公司或高校中。调查的问题很简单:“你是否能用英语来数钞票?”在所调查的十五人当中,所有的人都回答“不”,而且无一例外地惯用他们的母语来完成这类任务。调查的结果与我原先的理论非常符合,即建立“数数”所需的显性记忆需要特别的认知努力,超过了对语言的一般性学习。而且,本人很幸运,在这一项目上不是个低能儿。

在此次调查的同时,我在自己身上开始了数心跳的初步心理实验。当时自己已经是四十二岁的人了,这么老的大脑的可塑性应该相当差了,如果实验成功会更有说服力。但是,生物学领域的专业实验不容许以研究者自己为被试,因此我很明确这就是个初步实验,为的是评估研究思路。在《心理定律论》第三章第4节中,详细记录了我的初步试验过程。

初步实验结论——学习用英语数自己心跳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不断重复地进行同一项显性记忆的巩固,该记忆最终会变成象隐形记忆那样的自反应机制。

在没有专业实验条件的情况下,我当时能够独自设计和完成这一实验,至今仍然让自己感到欣慰。

八、学习定律

在现实生活中,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如何相互配合着发生作用的呢?

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既有认知性的学习,又有技能性的学习。在你开始上车学习之前,教练(可能就是你爸爸)一般会给你做些示范和讲解;在观察示范和听讲解时,你进入了有意识的认知性学习;当你刚上车时一定是全神贯注的,也就是在意识状态控制下进行操作的;当身体感觉信息和视感觉信息同时输入到中枢神经系统时,由于还没有相应的自反应机制(隐性记忆),于是意识活动不得不介入,经过有意识地信息解读之后,发出运动控制信息∙∙∙∙∙ 当然,太迟了,你已经连人带车倒下去了!通常在这个时候,教练会帮你分析刚才的问题,指出正确的要领(有时教练还会重新示范和讲解),于是你开始强化有关的显性记忆;当练了多次之后,在教练的帮助下你的显性记忆越来牢固,有意识的控制显得越来越有效;同时你的身体感觉和视感觉也越来越敏锐,两套感觉信息逐渐统合成了一套习惯感觉模式,相应的运动控制信息也逐渐形成了反应模式,这就是隐性记忆逐渐形成;当你能够基本控制住车的时候,你可以感到实际上不用想得那么多了,即意识活动的作用已经下降,自反应机制的作用上升了;终于有一天,你甚至可以一边全神贯注地与他人交谈,一边不加注意地骑车了。

在这里,我要区别两个产生记忆的心理活动概念——学习和熟悉。

学习是必须通过意识活动的介入来产生记忆的心理活动。如产生对事实和事件的陈述性记忆、产生对技能的程序性记忆、产生经典条件反射等心理活动的过程,都是从有意识活动介入开始的,所以都是学习的过程。

熟悉是不通过意识活动就可以产生记忆的心理活动。例如:有实验表明,被试在第一次看图命名(如奶牛)的平均时间为800ms,第二次平均命名时间便加快到650ms,而被试通常觉察不出这种加快的现象。这在记忆心理学上被称为“启动效应”。产生启动效应的过程就是个典型的熟悉过程。

现在,我可以把前述讨论结果总结成第二个心理定律——学习定律:

心理主体完整的一项学习过程需要足够多地重复该项操作,开始的阶段由意识活动控制和协调自反应机制及人体系统联合完成;尔后的重复使意识活动逐渐退出,自反应机制逐渐增强,最终仅由自反应机制和人体系统即可执行该项操作。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主体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完成学习定律的全过程,比如说你下了一辈子的象棋可每次还得思考。这不等于说学习定律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而仅仅说明在多数情况下因为没有达到足够多的重复次数(反复重复同一对弈过程对你来说毫无乐趣!),所以只进行了学习全过程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学习定律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学习规律。这样理想化的例子在物理学中有很多。

在心理学层次上,我们可以采用“学习深度”的概念对应于学习完成的程度,学习深度=0表示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习深度=1代表记忆已经完全转变成了自反应机制的阶段。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进化阶段较晚的动物很多都有“类意识”活动(当然其复杂程度无法与人类意识相提并论),只不过进化阶段相对越早的动物种类,其类意识活动越简单(最简单的类意识活动至少也有注意机制)。在任何一项对动物体自身有利的活动中,每当必须由类意识活动协调动物体系统和自反应机制一起才能完成一项工作时,其效率都是比较差的;而且不能同时进行两项以上这样的工作,否则就会互相干扰而无法完成。如果动物种群只能停留在这种活动水平上,对其生存是极为不利的。那么动物种群在自然选择下进化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提高其活动的能力呢?学习定律就是答案:通过重复进行同一项活动,类意识活动逐渐退出,自反应机制逐渐接管,这样可以留出类意识活动的资源给新的工作使用,于是其总的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

因此,学习定律揭示了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性不由自主地在经验当中发生着改变,不仅是可观察的生存技能,而且包括内在心理功能。

九、当前主题与潜在主题

在学习定律中我们论述的重点是,当心理主体反复处理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改变的心理状态,现在我们要探讨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想象一下:当你走在无人的林间小道上的时候,一阵阵风吹来,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可能你会觉得清爽宜人;可也许你会感到草木皆兵;也说不定你正沉浸在深思当中,对周围的一切视若无睹。

那么,心理主体为什么在那个特定的时刻、地点和情景下,开始思考那个特定的问题而忽略其他问题、或者关注这件事而忽略别的事?这个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甚至,在《心理定律论》出版之前从来没有得到过有系统的科学解释。

我在第二篇里已经提到过:心理主体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和地点会关注的某个核心问题或某件核心事态,这种关注在大脑中的体现就是主题。主题处于对注意进行控制和调度的位置上,是比注意更高级别的信息选择功能。

中国有个著名的“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故事中,前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没料到先头部队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见敌方部阵齐整,将士精锐,连北方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这里,他的注意力从晋军的阵势转到其中的将士,从晋军又转向八公山上的草木,从草木又想象出更多的敌军,转来转去却都服务于同一个带有恐惧情绪的主题:我遇上了劲敌,怎么办?

心理主体的意识状态必然与某个主题相关。例如:当一个考生在考场上逐题思考和解答时,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事先被安排好了的一个个考题,这些题目的安排次序造成了他(她)的思维主题按题目的次序转换;当你在正常情况下遇到别人询问时,会自觉地进入与对方的问题相关联的主题;在你做一件事当中遇到困难或障碍时,会进入寻求解决困难或绕开障碍的思考主题;当你受某种刺激而产生某种情绪时,自动地将注意集中到与该刺激相关的外部和内部信息,并围绕这些信息进入相应的主题。

意识状态当前所处的那个主题,我们称之为“当前主题”。

在现实当中,心理主体的大脑中存在很多与当前主题无关的神经信息,它们由于没能在竞争中建立相应的主题而被注意机制所忽略。但被忽略的兴奋神经信息也有其作用,就是可能触发其他潜伏的、参与竞争的主题,这些可能的主题被称为“潜在主题”。如在上课时有时会出现的饥饿感、疲劳感等等,教室外传来的喧哗、旁边同学的异常举动等等,都是可能触发潜在主题的神经信息。

尽管同时可能有多个潜在主题,但是包括当前主题在内,只有一个新主题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即不仅某个潜在主题在与当前主题竞争,潜在主题之间也相互竞争。每一次主题转换,都是某个潜在主题竞争获胜的缘故;每一个主题都不可能永远维持,会被另一个主题的所取代,直至心理主体进入睡眠状态。当一个潜在主题没有竞争过当前主题的时候,它就会被心理主体的意识活动所忽略。

十、两种不同的注意转换

潜在主题转变成当前主题,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激发出来,也可以通过内部意识活动激发出来。

中国古人常用成语“晨钟暮鼓”来比喻可以使人警醒的语句。因为钟鼓声是强大的外部刺激信息,可以打断人正在进行中的主题,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应该转入更重要的当前主题。

另有一个“惘然若失”的成语故事。东汉学者黄宪出身贫寒,从小学识超人。同乡戴良自认才高,非常狂傲,可是每次见到黄宪时也会收敛一下。等戴良回到家后,总是怅惘失意,好像丢失什么东西似的。这里,戴良回到家后并没有黄宪本人言谈举止的直接刺激,完全是记忆通过意识活动产生了刺激,将自知不如黄宪的潜在主题转变成了当前主题。

前面讲过在同一主题控制下的注意转换,由于每次转换都与主题紧密相关,所以该当前主题得以保持。而在这里,我们要探讨什么时候会从对一个主题的关注转到对另一个主题的关注。

例如,还是你在上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推导一个算式。理解这一推导过程需要用到上一堂课的内容,可你上次因故缺课了,还没来得及补上,因此没法完全理解。你想先抄下来再说,课后再好好消化。抄着抄着,你所需要的注意降低了,脑子竟然跳到了昨天晚上与女朋友的约会上了。(这一时刻潜在主题在竞争中胜出,取代了当前主题。)你在热恋当中,昨天晚上的情景历历在目,到现在还让你兴奋不已,结果后半堂课基本没听进什么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对那约会的注意脱离了正在听课的核心事态,听课的主题就结束了,进入了新的主题。

所以,当心理主体的注意转移脱离了正关注的核心问题和核心事态,对当前主题的关注就结束了,转入了下一个主题,新主题是与新的注意对象有关的核心问题和核心事态。

中国古代谋略家们深知控制敌方注意的重要性,虽然他们不知什么是心理学,但却懂得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来愚弄敌人,以达成战术目的。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就是运用主题与注意的关系大获成功的例子。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推翻后,项羽依仗强大的兵力,迫使先入秦都咸阳的刘邦退出,自己率兵进入,并称西楚霸王。接着,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让他统治偏远的汉中(今陕西南部)和巴蜀(今四川)地区。同时,为防止刘邦再入关中,项羽将富饶的关中让秦军的降将把守。刘邦自知兵力不如项羽,只得忍气吞声。在去封地的路上,他采用张良的计策,将长达好几百里的栈道全部烧掉,以示再无回关中之心,从而使项羽对其疏于戒备。同年八月,有人起兵反项。刘邦认为这是个出兵关中的好时机。大将韩信提出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建议派人去修栈道以迷惑敌方,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开始修复栈道。守卫关中的秦降将章邯讥笑刘邦不知要修到何年何月。实际上,韩信暗地里正为攻打陈仓积极地作准备。不久,韩信迅速出兵,攻下了陈仓。章邯得知后非常恐慌,但为时已晚。借道于陈仓,刘邦军队很快攻打并占领了关中,为以后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其中,韩信以明修栈道吸引了章邯的注意,使其产生了刘邦要通过栈道出兵的主题,在这个主题控制下,他只注意栈道修复的进展和该处汉军的动向,对其它方向疏于关注,结果被韩信暗渡陈仓,导致大败。而韩信不敢明渡陈仓,就是因为怕明渡会引起对方注意,一旦被注意则会终止被误导的旧主题,产生新的正确主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