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理定律之六

二十六、大脑的运气和悲歌

我们既然已经有了五条心理定律,是否意味着从理论上可以根据一个心理主体目前时刻的心理状态,加上其正在和将要接收到的外部信息,预测出其下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呢?答案是:预测只能指出方向性的、概率较大的结果,存在着心理状态随机性的未知偏差。

打一个力学中的比喻,当一粒不规则的石子从一块巨大的自然岩石上滚下的时候,其落点是不确定的。尽管你可以每一次将石子以同样的姿态放在同样的起点,但它就是不老老实实地重复同样的落点和轨迹。这是由于有太多的参数,其中任何一个就可以改变石子的落点,而这些参数不一定都是稳定的,于是每一个落点都与统计平均的落点有一个随机偏差。

心理主体的神经活动要比上述例子复杂上万倍,自然会出现更多的偏差。所幸在漫长岁月的进化中,人类的神经系统内形成了大量的反馈控制机制,才使这些未知偏差不至于大到不收敛的地步。即使这样,随机性的未知偏差还是存在的。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存在着单个神经元的随机触发现象,这些随机触发有机会给神经信息群的触发过程带来噪音干扰,引起神经系统工作时的随机偏差。

在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你已经进出自家的门无数次了,可偶尔还会把手臂碰到门框上;心算简单的加法对你早就不是问题了,可有时你还会算错一次;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偏差是随机且无固定方向的,很多时候是不利于心理主体的,但未必每次都是不利的。比如在学骑自行车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你第一次在脚不用落地的情况下骑完了一圈,实现了一个标志性的进步;然而你在随后的第二、第三、∙∙∙∙∙∙、第十次练习当中,非常可能有一次或多次不能重复第一次的水平。原因在于第一次的成功过程中刚好神经系统里有利的随机偏差比较多,而随后的失败中可能神经系统里多了一点不利的随机偏差。

所谓“突发灵感”,就是当你不断思考一个问题时,心理多维空间的随机性偏差在那一时刻正好偏向了对解答问题有利的方向。这一看似神秘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理论中并不那么神秘,只是因为一般的人都不会考虑到神经系统随机偏差的概率问题。由于存在产生有利偏差的随机概率,当你围绕某个主题思考的次数越多,出现有利的思考结果的机会就越大。没有很大兴趣思考某个问题的人是难以突发灵感的。大名鼎鼎的爱迪生自己总结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我们可以理解成:在他付出大量的饱含思考的工作后,解决问题的灵感才会出现。很多人只看见了天才给出的成果,但却看不到他在背后所付出的精力。

这里带来了一个关于天才的有趣想法:一个人能成为在某个脑力活动领域的天才,首先其心理上必定有兴趣在该领域进行大量的思考,其次其神经系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有利偏差的随机概率较大。我还是把这个想法留给有兴趣的科学家去验证吧。

还有一种偏差的随机现象跟时间的流逝有关。古诗中有两句令人动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说:如果年少时不奋发图强,到老时再努力为时已晚,悲伤也是徒劳的。这在神经生理上有确切的证据。

在脑结构的研究中发现,男性在20岁以后脑容量每十年差不多减少3.5%,女性每十年差不多减少2%。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脑容量减少是细胞数目减少造成的还是细胞间突触减少造成的,但是这种宏观变化肯定反映出大脑在微观上的持续变化。

由于人脑神经元的数量达百亿以上,神经突触的数量又高出神经元数量的两、三个数量级,所以平均每秒钟都会有相当数量的神经元或神经突触在减少,这是个令人震惊的现象!由于人脑结构决定着神经信息群触发的方向,而人脑的实际结构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极其微小的变化,因此随着的时间推移对外部信息的触发反应出现累积偏差是非常非常可能的。

棋手都知道,一旦停止了规律性的训练和比赛活动,下棋时判断的敏锐度和计算的准确度肯定会下降。我认为,因神经系统的累积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性最大。

已形成的记忆会被遗忘可能有很多原因,神经系统的累积偏差也许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研究记忆遗忘的一项实验中,为了避免由过去经验产生的意义联想对记忆保持量的测定造成干扰,采用了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如XIQ、ZEH、GUB等。他让被试先识记无意义音节,间断不同的时间后再进行回忆。结果学习20分钟之后回忆率就降为58.2%,60分钟后降为44.2%, 24小时后降为33.7%,等等。这种随时间推移而遗忘增加的现象,与用累积偏差的解释是一致的。

二十七、未知偏差定律

心理主体未来的心理状态不能完全由外界环境和当前心理状态来确定,总是存在包括随机心理偏差和累积心理偏差在内的未知偏差。

   这就是未知偏差定律,它常常与其他定律一起发生作用。

   在自反应定律中,自反应机制在解读从人体系统所输入的感觉模式时可能出现未知偏差,在产生向人体系统的反应模式时也可能出现未知偏差,结果造成人体系统的动作出现随机性未知偏差。好比说你不经意中在进卧室的时候擦了一下门框,非你动作不熟练,也非你故意想去触门框。但是,如果将一种不需要快速反应的任务,由自反应机制控制转变成在注意下的控制,常常能降低这些随机性动作偏差。一是由于注意过程本身就有过滤非注意信息的作用,可以使得无关的随机触发被抑制(与注意目标有关的触发应该不会被抑制),降低随机偏差;二是注意过程必然是个有意识的过程,能够整合各种感觉通道的信息纠正所出现的累积偏差。比如说非常熟练的射击手可以在自反应定律的作用下进行对靶射击,也可以在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对靶射击,后一种状态中的成绩会明显好于前者。当然,舍弃自反应机制的代价是完成任务的速度放慢了,这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容许的,比如说开车。

   在学习定律中,重复次数越多,相应的学习深度越大,这是从统计结果上来说的。实际上,有些操作的学习会相对快一些,有些则会慢一些。其中一个原因,是后学习的内容与已学习的内容相近似时(如发音和拼写都非常相似的单词之间),会互相干扰,学得更困难。这实际上是未知偏差定律在起作用。从理论上说,如果两个记忆信息中有相同的子信息,那么它们在同一个神经网络里就很可能共用某些神经记忆资源。如果两者相似程度越高,共用的资源也应该越多,能够特异触发这两个神经信息的原信息也越相似。当神经活动的偏差出现时,就有可能造成混淆,有机会造成某个记忆的误触发,形成干扰。

   在主题竞争定律中,哪一个潜在主题在竞争中获胜很可能会受未知偏差的影响,而主题对各系统资源的整合更会出现未知偏差。职业棋手们对弈水平时高时低,这应该是原因之一。

   在思维定律中,对心理概念的操作过程有时会出现未知偏差,造成不常见的奇怪错误。比如前面提到的简单的心算加法,虽然你在步骤上已经烂熟于心,但偶尔还会算错一次。

   在动机定律的作用过程中,有时你会突发奇想,改变既定的行动计划,可能就是出现了意识上的有利或不利的未知偏差。

   以上所举的例子中,还没有考虑外界环境和内部生理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外界环境基本正常以及内部生理环境基本稳定,心理主体未来的心理状态还是存在着未知偏差。如果外界环境和内部生理环境都发生变化,心理状态的相应变化与这种未知心理偏差交织在一起,足以让心理主体以及旁观者都感到变幻莫测。

   本世纪初,有个著名的中国篮球中锋,在中国的职业联赛中,中、短距离进攻的成功率无以伦比。除了篮球天分之外,还因为以他的身高和体重,这个联盟中无人能有效地防守他。尽管其状态也有起伏,但平均数据还是非常之高。因而他被美国NBA篮球联盟的一个俱乐部选中。可是到了NBA之后,对手的身高、体重、弹跳、尤其是上肢力量,完全不是过去那个联赛的概念,他常常被推挤得连要位都有困难,因而进攻的成功率大起大落。这就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心理主体的影响。后来有一段他按别人的劝告,猛练上肢力量,使身体对抗有了进步,但投篮手感却丢失了。这是因为猛练力量的结果使投篮所用的肌肉和神经感觉改变太快,这种内部生理环境的迅速变化造成了心理主体的异常状态。最后,他在力量训练中只能放慢加量的速度,这样的客观结果是使得两次比赛之间的力量变化与未知偏差接近。这样经过几个赛季之后,他才成为一个顶级水准的球星。

   未知偏差定律指出了人性中的不稳定性,即“人不是机器!”他或她不仅非常敏感、非常复杂,而且常常出人意料。因为每个人都会让别人出乎意料,因此进化的结果使我们都习惯于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等待着我们。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戏剧性,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乐于探索宇宙间神秘的事物。

二十八、极端心理实验的恐怖后果

上一篇中说过,未知偏差定律常常跟其他心理定律同时发生作用,那么,在已有的实验记录中,我们能不能推断这个定律产生的作用呢?让我们看一看如果把心理主体尽可能地与外界环境隔离开,会有怎样的影响。

   第一个以人为被试的感觉剥夺实验是于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的。所有的被试要做的事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线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被试有吃饭喝水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严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入。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为了营造出极端的感觉剥夺状态,实验者将被测学生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带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了一个气泡胶枕,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除了进餐和排泄以外的其他时间,实验者都要求被测学生躺在床上。可以说,这是一个近乎所有感觉都被剥夺的状态。

   被试是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可以挣50美分),所以大学生都极其愿意参加实验。实验前,大多数被试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后来他们报告说,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去”的。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感觉剥夺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被测学生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自言自语,显得有点烦躁不安。对于那些8小时后结束实验的被测学生,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到大队老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当实验进行到第4天时,被测学生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被测学生参与完实验后,实验者再继续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被测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从对上述被实验者的测验来看,像简单的作业,如词或数字的记忆,感觉剥夺没有影响;对于中等难度的作业,如移动单词中的字母问题,感觉剥夺也没有什么影响;对于复杂的问题,如需要高水平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创造测验、单词联想测验,接受过感觉剥夺的被试不如未接受感觉剥夺的被试的成绩好。感觉剥夺影响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或认识过程。

   从感觉剥夺实验中,还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接受感觉剥夺实验的被试中有50%报告有幻觉,其中大多数是视幻觉,也有被试报告有听幻觉或触幻觉。视幻觉大多在感觉剥夺的第三天出现,幻觉经验大多是简单的,如光的闪烁,没有形状,常常出现于视野的边缘。听幻觉包括狗的狂吠声、警钟声、打字声、警笛声、滴水声等。触幻觉的例子有,感到冰冷的钢块压在前额和面颊,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

   在这个极端实验中的被试身上,各条心理定律适用的条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信息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隔离,所以自反应定律基本上起不了作用,学习定律所阐明的过程也无法实现;因为这种隔离,由外部刺激引起、可参与主题竞争的潜在主题大大减少,主题竞争定律的作用情况变得不正常;在思维过程中,任何借助外部信息的念头都被迫打消,不但影响思维定律的作用效能,而且会造成负面情绪;在实验中被试不可避免会有各式各样的动机,但是由于神经信息输出通道被阻断,动机定律的适用条件被完全破坏。

   由于上述定律都无法正常起作用,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心理表现就会极端不正常,并且过程复杂,没有更深一步的针对性实验研究是无法分析得很清楚的。然而,只有未知偏差定律照样在起作用。累计偏差由于得不到输入信息反馈的矫正,只会越来越大,重新校正需要更多的努力。所以,这些被测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实验的结果与未知偏差定律所能预测的情况一致。

   因此,心理主体能够保持心理状态相对稳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交换信息,用外界反馈来的信息校正自己。常常有这种情况:神经系统出现累积偏差时,人体系统的某些功能也在下降,这样两者合成的结果就更突出。比如你是个足球运动员,一旦停止了规律性的训练和比赛活动,很快其反应就变慢,动作也不太到位了。这不仅是神经系统内出现累积偏差使然,而且有相关的肌肉退化的原因。规律性的训练实现了神经系统规律性地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过程,通过视觉和其他感觉通道可以反馈校正累积偏差。因此,在现实世界中,所有的职业选手在比赛之外都必须维持一定的训练强度,年轻选手可能在训练中得到提高(有学习的因素在内),年老的选手只能靠训练来保持状态了。

二十九、意志真的自由吗?

关于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由来已久,哲学家们、神学家们、科学家们和人文领域的学者们或者各说各话,或者争论不休。可是几乎没有人否认某种自由意志的存在,因为如果否定人在精神上某种程度的自由,那无异于自认是行尸走肉。很多相信自由意志的人认为自己的行动和动机可以完全归因于自己意识自由指挥的结果

从一般常识上说,一个人想挥一下手他就可以挥一下,想对别人说话就可以张口;即使你在肉体上将他禁锢住,如绑住他的手或封住他的口,但是你无法禁住他想那么做。这就是常识上的自由意志。有所谓“心比天高”,“想象力无穷无尽”,等等。

从心理定律论的观点看,心理主体的意志必然遵循心理定律,也可以说受到心理定律的限制。主题竞争定律、思维定律和动机定律给了心理主体极大的灵敏性和内部调整能力去适应外部世界的环境和自己内部的环境,未知偏差定律又让这些反应具有某种程度的偶然性。这样的语言对也许太哲学化了,让我们来分析一个实例。

在我引入动机定律时,曾叙述过一个电子生产企业里的真实故事(见第二十一篇)。那时我们分析的注意力放在了那些电测的女工身上,现在让我们转向那名新上任的工程师,看看他的“自由意志”是怎么回事。

该工程师能发现原有的设备使用方式存在浪费,思维定律无疑起了作用。这时,从常识上看他有选择的完全自由:一种选择是按后来实际发生的情况那样去做;另一种就是完全不提这个问题,免得自找麻烦。这是两种彻底不同的目标动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潜在主题:头一个是如何设法改进现存的不合理,并同时展现自身的价值;第二个是追求尽量轻松的工作,能混到薪水就行。结果由于他身上所具有的性格、经验和知识,前者赢得了竞争,所以是主题竞争定律在起作用。接下来提出改进建议,是动机定律在支配。然后,经理要求他负责设计一个开发周期短、投入费用低并且确有节约效果的方案,比他事先预想的任务要更难。这时他又面临选择:一是表示这样的要求太苛刻,退回到既有的设备使用方案;二是迎难而上,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就在这个主题竞争阶段,未知偏差定律发生了作用,使他创造性地产生了矩阵跳线盒的设计灵感。于是在主题竞争定律的作用中,迎难而上的新主题得以确立。接下去又是动机定律在支配他的行动∙∙∙∙∙∙如此向前发展。

那么,他的意志到底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应该说:主题竞争定律、思维定律和动机定律的作用都有必然的结果;但是,未知偏差定律却引出了非必然的结果。如果把非必然性理解成“自由”,那么他就有自由意志。

令本作者感到欣慰的是:上述文字完全是两年前写的,就在《心理定律论》的那本书里,可是两年后的今天,神经科学家公布了一项实验研究,其结论跟我的观点不谋而合。美国加州大学(UC)戴维斯分校心智与脑中心的一群科学家在《认知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Spontaneous NeuralFluctuations Predict Decisions to Attend实验者让志愿者坐在屏幕前,并集中注意力在屏幕中心,同时记录他们的脑电活动。志愿者在看到屏幕上出现信号提示时,自主决定向左看或向右看,然后报告他们的决定。屏幕上出现向左或向右看的提示和时间都是随机的,所以志愿者无法事先做好准备。他们发现,信号出现之前的自发脑电活动状态,预示了志愿者要向左还是向右看。他们的结论是:大脑中的随机的状态能显著影响人们的意愿决策。

因此,心理定律论认为:自由意志是心理主体在有意识决断过程中面对外部和内部信息所表现出的灵敏性、适应性和偶然性的一种心理特征,其表现过程必然遵循心理定律。

三十、对方有意识吗?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意识。“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这句名言能够被所有的人接受就是最好的证据。但是,为什么一个人知道其他人也有意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是明摆着的——在同一种语言下,我们能够进行交谈,能够对同一件事情发表看法,能够观察到相互之间有相似的情绪表达,等等。实际上,绝大数人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心理概念:所有的人都有意识或类似的心智功能。从他们的生命早期就开始了这种心理概念的归纳,对有些人是有意识的总结,对另一些人可能是无意识的过程。

   但是,哲学家们的思维更严密些,对这种归纳逻辑并不认同,称之为“关于第二者心智的问题”。其中很多人认为意识经验只能是主观的、内在的体验,你在不在思想我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你也不知道,因此,难以证明除了自己之外的第二者有意识。

   对于从生物学上和心理学上研究人类心智的科学家们来说,他们对此问题有肯定的答案。从物理形态上,所有正常的人都拥有极其相像的大脑结构,因此所有正常的人脑应该都具有极其相像的功能。我知道我有意识,而你有与我同样的大脑,因此你也应该有意识。不幸的是,这种逻辑并不能平息争论,因为,这不能说明那些大脑有缺陷的病人有没有意识。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不得不超出心理主体的范畴,将我的假说延伸到这些非心理主体的身上。我们知道如果谁有意识,其大脑中一定有主题和注意整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注意和主题来寻找意识。

   有些脑损伤的病人也能够有意识。在第五篇中我们见过了H.M.的病例,他在脑手术后丧失了形成长期显性记忆的能力。可是他仍然能够完成智商测试,并且得分略高于正常人的平均分数。可见他能够在从事测验的主题下控制自己的注意,像正常人那样思考问题。我非常相信他拥有意识核心,尽管他的意识整体中,对近期的经历留下了可怕的空白。

   另一个例子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患者。这些患者脑中的大脑皮质、海马体、杏仁体和其他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出现“老人斑”,表现出患者失去记忆和判断,失去情绪稳定性,缓慢而无情地进入虚弱和行动困难的状态,并在四至十二年内离开人世。在患病的初期,病人仅仅出现轻微失忆的表现,比如不易记住刚学过的东西。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七十多接近八十岁时,至少都会在海马体和其他对记忆重要的脑区出现几个老人斑。因此多数情况下,正常的大脑衰老与阿尔茨海默氏症之间并没有质的区别,而只有量的区别。从未知偏差定律我们知道,神经系统中出现少量的错误并不见得不能正常工作。这样的患者仍然能够控制注意,有条理地思维,有正常生活的动机,所以在这一阶段,我确信患者是有意识的。不幸的是,这种患者的意识会逐渐地、不可逆转地褪去。最终,他们会完全失去推理能力,不能抽象,无法进行言语表达,丧失记忆。你能够观察出他们不能控制注意,不能进行有逻辑的思维,从事正常生活的动机消失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意识已经瓦解。

   在人类之外动物的世界里,我相信意识核心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中。当科学家们研究注意和注意控制的机制时,他们在人类和猴类的神经回路之间做了比较,表明可以有把握地将这一回路在猴脑上的结论类推到人脑当中。通过对行为的研究找到了大量的证据,表明灵长类能够通过认知来控制行为。一个著名的事例是野生黑猩猩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无疑这种能力必须运用注意和注意控制。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灵长类动物具有与我们相似的那种注意和主题。

   脑的形态在动物世界里可以相差得非常大。从进化的顶端往下看,自灵长类,到非灵长类哺乳动物,到爬行类动物,到两栖类动物,再到鱼类,脑形态最大的变化之处在前脑,尤其是它的体积越往下越小。因此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意识功能是在进化中越往上越强的。另一方面,却又很难确定哪一种动物是否同时具有注意和注意控制。可以确定的是,那些没有前脑的动物,如螃蟹,是没有注意控制能力的。如果你用一根筷子引诱一只螃蟹上当,它会用双钳死死抓住筷子,这时你再用牙刷去刷螃蟹的背壳,它就不再去理会牙刷了。所以,这种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在这一点上与大树和石头没有区别。

   为了说明一下动物世界存在意识水平的不同,让我们来分析一项著名的实验——镜子测试。让一个被试动物站在镜子前面,如果它对自己的镜像有反应,说明其有视觉注意能力;如果它认出那是自己的像,它一定同时注意到了自己当时的姿态和镜中的像。在这个过程中,主题竞争定律起了作用。对自身姿态的注意支持了一个潜在主题,与观察镜中像的主题出现竞争。如果被试动物象两岁以上的人类那样有意识,竞争产生的新主题会重新分配注意使之同时顾及自身姿态和镜中像。在灵长类动物中,只发现黑猩猩和猩猩能够认出镜子中的自己。但是在绝大多数有视觉能力的动物当中,这种主题竞争结果都观察不到。它们可以对着镜中的自己一遍又一遍地挑衅,但是就是不会想到那是自己。

   其实,中国古代的智者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且还能利用。有一个“山鸡照影”的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南方有人捕到一只美丽的山鸡献给曹操。曹操喜欢山鸡,命手下人逗山鸡跳舞,他们不懂山鸡的习性,怎么逗也不能让其跳舞。聪明伶俐曹冲让人抬来一面大镜子,把山鸡放在镜子面前,它就面对镜子那个山鸡,忘情地跳起舞来。

   显而易见,这些动物的意识能力低于那些通过了镜子测试的动物。有不少学者认为镜子测试就可以当作意识的测试,这是他们的主观判断。我愿意把它看成是“自我意识”的测验,反映的是意识的某种质量。当然,这些与我人类相比就更没有质量了,所以才有人会傲慢地使用“对牛弹琴”来讽刺对方像牛一样意识低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