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理定律之四

十六、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在心理定律论中,思维是指意识活动不借助中枢神经系统以外事物对心理概念进行内部操作而形成新的心理概念的过程。例如,心算是一种严格的思维活动,但用计算器来计算就不是思维活动,用笔和纸来计算也不是严格的思维活动。

鉴于逻辑思维是被研究得最早和最充分的一类思维方式,尽管我并不想全面充分地论证逻辑理论,为了说明问题,还是得把众所周知的一些结论拿出来用思维三要素作个分析。

最经典的演绎推理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所有的人都有生有死,

苏格拉底是个人,

所以苏格拉底有生有死。

为了排除记忆的因素,假设有个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论述,并且还没有受过专门的逻辑理论的教育。当他听到第一段(即第一个前提)时,会想象很多人在一起的形象以再现“所有的人”这一心理概念,他们与“生”和“死”这两个心理概念形成不可分割的联系。然后听到第二段(即第二个前提)时,会想象在“所有的人”中有苏格拉底这么个人。于是苏格拉底就与“生”和“死”这两个概念形成必然的联系了。因而,他就可以完成第三段(即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有生有死。

这里他利用心理概念和想象功能完成了演绎推理过程,这个过程里意识活动由两个前提概念产生了确定的结论概念。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三段论推理都那么容易。在实验研究中曾使用过这样的例子:

                     这里的考古学家都不是生物学家,

                     所有的生物学家都是象棋手,

                     因此∙∙∙∙∙∙

结果发现很少有人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为什么呢?因为被试按照这两个前提中的心理概念建立起想象时,只有生物学家的概念与其他两个概念的联系是容易想象清楚的,但考古学家和象棋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很不容易直观地想象出来。正确的答案是:

        因此有些象棋手不是考古学家。

被人们用得最多的一种推理很可能是归纳推理。用我们的理论来分析,归纳推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自求因果式归纳和概念延伸式归纳。例如,一个孩子注意到头发长短与性别有关:

赵刚是短发,王强也是短发;

但孙燕是长发,李莉也是长发。

所以,男人都是短发的,女人都是长发的。

例子中,这个孩子同时注意到每个人的性别和头发长度,于是自求因果功能把它们联系到了一起,帮助他完成了归纳推理。这种类型就是自求因果式归纳。

再例如,给一个学生提下述问题:

苏格拉底有生有死,

亚里士多德有生有死,

因此∙∙∙∙∙∙

第二个例子中的学生既看不见苏格拉底,也看不见亚里士多德,但是它凭着对名字的记忆,知道是两个人,他们都有生有死,于是很自然地将这两个人的心理概念延伸一下,变成“所有的人”:因此人都有生有死。这就是概念延伸式归纳。

凡是学过点逻辑理论的人都知道只有完全归纳的推理才是正确的,然而完全归纳在现实当中却是很难做到的。也就是从逻辑上说,现实当中绝大部分的归纳推理都是有疑问的。当心理概念与定义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这样的推理更容易出现错误。

作者亲耳听到一个刚满三岁的小女孩采用了这样的推理——凡是短发的都是男的,凡是长发的都是女的,所以当她自己把长发剪成短发以后,就变成男孩了,应该上男厕所了。

问题出在“男人”和“短发”、“女人”和“长发”这些被注意的概念之间不像“脚步声”和“食物出现”之间有明显的时间顺序,孰因孰果易于确定,除非她(他)已有了那些正确的心理概念,性别和头发长短之间似乎因果难定。上例中的女孩就把头发长短当成了因,性别当成了果。如果她(他)把例中的因果关系颠倒一下,就成了另一个归纳结论:男人都留长发,女人都留短发。尽管明显的错误没有了,但还是不严密。

十七、类比推理和专家推理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最典型和最常用的逻辑思维形式,我们的科学正是依赖于它们作为工具编织而成的的严密体系。不过,还有一些逻辑思维形式虽然没那么严密,但对我们的语言和社会生活也有很大贡献。

   类比推理是寻找概念组合之间的相似性而进行的思维推理。当心理主体发现概念组合M与概念组合N相似,且M能够触发更多的相关概念M时,会让其注意并想象存在相似的概念N’。

   汉语中大量地采用类比推理的成语来表达意思,如“同病相怜”,“兔死狐悲”,“推己及人”,“出污泥而不染”,等等。举例来说:有一句“杀鸡儆猴”的成语,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叫它看看出血的厉害。然后叫猴怎么做它教会怎么做。因为主人管制鸡与管制猴子是类似的概念组合,既然主人能让鸡出血,也就能让猴子出血。听到这个成语的人都明白,这是比喻惩戒一个以警示其余。

   这种推理方式显然不严密,但毕竟为思维者提供了某种思路,能够启发这种思路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先要发现两个概念组合之间的相似性。科学家们做过这样的实验:让被试者回答如何用X-射线杀死胃癌而又不同时杀死正常组织,大多数被试者并没有自发地发现答案。接着就让他们看一篇故事,并提示这个故事有可能会提供答案。故事内容与医疗技术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但其中讲到一支军队不能单从正面攻陷一座城堡,可是,当领军的将领把部队分成多个单独的团队,然后从四面进攻城堡时就成功了。看完之后,他们有意识地寻找一个类比来解决这个X-射线的问题,结果很多人都看出,把X-射线分成许多不太强的光束,从身体的各个方向集中到肿瘤上面可能会解决问题。

   另有一种叫做专家推理。在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家,这些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比新手或专门知识较少的人,解决相应的问题要容易得多。研究人员在一个研究中发现,心脏病学专家有可能根据两到三件信息而得出某一个具体心脏病的正确诊断,而一位新近毕业的医生在遇到同一个病案时,却可能会问很多很多的问题,慢慢逼近可能的答案范围。科学家们的解释是:与新手不一样,专家们拥有自己以概要形式组织和排列着的知识,里面充满各种基于经验的特别捷径。

   从我们的理论来看,专家与新手之间所学的定义概念(如心脏病的症状)没有区别,都是课本上的内容,但他们所建立的心理概念之间是不同水平的,专家们的心理概念与心理概念之间通过经验建立了触发关系,并被专门地强化了(符合学习定律),而新手的心理概念只停留在定义概念的水平上。专家们只需要注意到关键的概念信息组合,就能使他们的注意向某一结论概念的方向转移。

   正因为人们有专家推理的心理概念,有些狡猾的商人会利用它来图取暴利。有个“伯乐一顾”的成语故事:古时候,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几天站在集市上等候别人来买马,但经过的人总是视而不见,也不相信他卖的是骏马。于是他找来以相马闻名的伯乐帮忙,伯乐只是绕马走一圈,细细地瞧了瞧,临走时又回首点点头。一天之内,骏马很快就以比原来高十倍的价钱卖了出去。

十八、非逻辑思维

从前几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理主体在逻辑思维中,借助自求因果特性和想象功能对心理概念进行有规律的操作,进而形成新的心理概念。同一个心理主体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这些心理操作的过程,所以此类思维方式具有时间稳定性。在不同的心理主体之间,这些心理操作过程均能被认可,因此具有思维方式的普适性。

然而逻辑思维只是全部思维形式的一部分,意识活动当中还有很多非逻辑思维的过程,比如直觉思维、艺术创作思维、灵感思维等等,同样是注意在心理概念之间进行转移,也必须依赖思维的基本元素:心理概念、自求因果特性和想象功能。但与逻辑性思维相比,它们不那么确定,有时这样,有时又那样,所谓“心随境迁”,这是其一。其二,而非逻辑思维过程在不同的心理主体之间一致性很差。比如,即使为同一个目的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思维,不同的创作人之间都非常难得一致。

下面通过对直觉思维的一些研究来说明上述观点。

从意识的层面上看,直觉思维是不经逻辑分析推理,直接从问题心理概念跳到答案心理概念的注意转移过程。它有两个特点:一、问题呈现后很快获得解答方案;二、解决问题的心理主体不能为自己的解题步骤提供明确解释。

有科学家详细地分析了达尔文的笔记本,发现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在其早期的著作中已经隐约可见。虽然达尔文称自己发现进化论的灵感来自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但其进化论的想法在阅读《人口论》之前就曾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他的笔记里。也许他没有意识到那些基于直觉的想法,也没有将这些想法以连贯的方式表达出来,但那些想法确实已经在他的头脑中萌发了。

从我们的理论角度来观察,在达尔文阅读《人口论》时,很可能同时激活了在他记忆中分散的那些心理概念,然后自求因果功能将它们连贯起来了,但他自己并不能注意到这一过程。

由于人们在长期记忆中已储存的有关信息的性质、数量、复杂性以及信息之间联接的强度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激活相关信息的难易程度与速度也不同,造成了个体间直觉差异的基础。既然直觉利用的是过去的知识与经验,那么对同一类问题的直觉就可以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

面对一个决策问题,是采用逻辑思维还是采用非逻辑思维,实际上是由当前主题所决定的。比如说一个象棋手在时间充裕的慢棋比赛中,其当前主题是尽量把下一步走子可能带来的变化都想清楚以决定最好的一步,因此他会选择慎密的逻辑思维方式;当他在每方只有5分钟的超快棋比赛中,其当前主题是在数秒之内走出尽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步子,因此他必须用反应快的直觉思维方式。

一般而言,直觉思维方式的优势在于反应速度快、不受认知资源限制的影响,而逻辑思维方式的优势在于因果清晰及合乎规则,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由于逻辑思维方式对信息的加工容量受限,尽管在对简单问题决策时具有优势,但在对复杂问题进行决策时,不受加工容量限制的直觉思维方式应该更优。这个观点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支持。

研究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让三个组的被试对象从四个公寓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显然这是一个对复杂问题的决策),对每个组作了如下限定:

第一组:在阅读这些公寓的信息之后,让他们有时间思考后再作决定,即理性分析思考;

第二组:刚阅读完这些公寓的信息之后,要求他们马上做出选择,就是直觉判断;

第三组:先阅读这些公寓的信息,之后马上去做与此决定无关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再回到这个问题上很快做出决定,即所谓的无意识思考。

结果第一组事后的满意度最差,第二组事后满意度好过第一组,这两组的情况与前述理论一致。但是第三组的结果比较有趣,他们在事后的满意度最高!

从我们的理论体系上看,“无意识思考”并不是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直觉思维之前的学习方式。按照前面的研究结论直觉可能是利用过去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刺激模式的无意识再认,那么搜集、阅读和消化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会对既有的知识与经验作一定程度的补充或改进,于是其后再产生的直觉内容就可能得到改进

十九、思维与记忆和语言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常会听到“他的思维能力很强”之类的评价。但是,很多这类评价只是从思维的结果上来下结论的,未必就准确反映了实际情况。其中一个原因,是不了解记忆在思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两个思维能力相同的人,如果对同一件事的相关知识有不同的记忆,会产生水平不同的思维结果。

   举例一个例子。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的思维能力强不强?当然强,至少在国际象棋对弈中远远强过普通棋迷,但是,却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2013年国际棋联女子大奖赛日内瓦站比赛中,时任棋后乌什尼娜对俄罗斯棋手吉尔娅,最后进入一个经典的马象擒单王的残局。执白的棋后多花费了50个回合,还没将死黑王,按照规则判为和棋。很多棋迷为此嘲笑乌什尼娜不配棋后的称号,因为这个连小棋童可能都会的残局她都不会!其实,这是记忆出了问题,不是其思维能力问题。很难想象她没学过这一残局,也许她多年以前学过,但在实战中太长时间没有用到,给遗忘了。可见,正确思维的效果要建立在一定的正确记忆之上。

   有没有科学的研究来支持这个观点呢?有。在一系列著名的实验中,科学家们比较了国际象棋大师和普通棋手的差异。在实验中,给象棋大师和新手看实际比赛的棋局各5秒钟,然后打乱棋子的位置,让他们重新恢复棋局。结果发现,大师正确恢复棋子的数量是20~25个,而普通棋手平均只有6个。但当大师和新手所看的棋盘上为随即排列的棋局时,他们恢复的棋子的数量没有差别,都是平均6个。科学家们认为,当棋局随机排列时,大师与新手都把每个棋子当作一个组块,因此恢复出的棋子数量没有差别。而当使用实际比赛的棋局时,大师的组块包括更多的棋子,所以恢复出棋子的数量比新手要多。大师与新手相比,记忆存储的信息量大,存储的熟悉的棋局模式多,这些差别决定了大师与新手棋艺水平的差别。

   至于语言,我想说明思维不是从属于语言的,而是一种更基本的意识活动。

   前面说过,4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开始建立一些心理概念,到其开始学语时,应该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心理概念。换句话说,这一思维要素的产生不一定要借助语言能力。

   首先幼儿能学的是词汇,就是把音节或音节组合与已知的心理概念对应起来,这种对应过程就是自求因果的统计过程,是思维的初级形态。也就是说,是思维在帮助语言学习。

   接下来是词组的学习,这个过程需要幼儿的工作记忆区发育得更成熟,能够实时记住多于一个以上的词并对应内涵更准确的心理概念,但是仍然是自求因果的过程。研究显示,儿童在约18个月就开始了语言的范畴化工作,其中的一个结果就是“取名爆炸”,这是每个父母都很熟悉的一个现象。

   然而下一个阶段就有难度了——理解句子。一个句子是由多个词和词组按一定的句法规则构成的,翻译成我们的语言就是:一个句子是由多个心理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幼儿要想理解以前不知道的句子,必须在所对应的这些心理概念之间想象出某些联系。在前几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想象能力的不可或缺。

   但从另一方面看,语言的技能不仅仅取决思维能力,单靠思维会慢到无法以正常的速度理解和表达。这种情况在初学第二语言的人当中十分明显。语言技巧实际上严重依赖于记忆能力,当孩子理解了词、词组和句型之后,还必须熟记烂背住它们。按我们的“学习定律”,熟记烂背到一定的程度,对该句型的显性记忆就变成了隐性记忆,不仅不会忘,而且使用时都不需要再注意、再思考了。所以,熟练使用语言的很多过程都省掉了想象的介入。

   不可否认,语言的运用能使思维能力更加强大,能帮助思维提供更多的心理概念(包括由定义概念转化来的心理概念)。比如,像67x 2 = ? 这样的心算,对学过用语言表达的算术知识的人并不难;但对没有学习过这种语言知识的人,根本就没有十进制数和乘法运算等概念,是不可能进行这种心算思维的。

   所以心理定律论认为:语言是思维和记忆的产品,但是掌握了语言能够使思维的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二十、思维定律

现在,我们把前边的讨论总结成一个“思维定律”:思维是意识活动通过想象和自求因果对心理概念进行内部操作而形成新的心理概念的过程;逻辑思维是具有时间稳定性和心理主体普适性的思维类型,它借助自求因果特性和想象功能对心理概念进行有特定规律的操作,进而形成新的心理概念。

   要想充分地验证这个定律,目前的实验数据还远不足够。但对某些局部条件的必要性验证,还是可以懂些脑筋的。比如:想象对思维那么重要吗?如果有一个逻辑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提问方法,一种是比较抽象的、不易想象的概念组合,另一种是比较具体的、容易想象的概念组合,是否后面一种让被试更容易思维出答案?

   科学家们的确做过这类实验。在著名的“四卡片选择作业”实验中,让被试看四张平放的卡片,告诉他卡片的一面写有字母,另一面写有数字,同时要求被试去证实一个规则:“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问他为证实这一规则的真伪,必须翻看那些卡片?

      E     F     4     7

   结果,只有约4%的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即认为应该翻看卡片E7;46%的被试认为应该翻看卡片E4;33%的被试认为应该只翻看卡片E

   在另一组研究实验中,四张卡片上的内容被改为:

      喝啤酒喝可乐22岁         16岁

   要证实的规则是:“若要喝任何啤酒,则该人的年龄必超过19岁。”这个实验中的逻辑结构与上一个实验中的完全对等,答案也是应该翻看头一张和最末一张。但是,这次却有高达74.1%的被试作出了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说对于同一个逻辑问题,在前一个实验条件下,那些抽象的概念想象起来太困难,多数人由于借助不了想象造成思维失败;后一个实验条件下易于借助具体的生活概念来想象,因此多数人能够完成。也就是说,易于想象的概念和概念组合确实有助于思维。

   然而,如果人的思维永远停留在对心理概念进行内部操作,不借助神经系统以外的事物的帮助,那么我人类的优势就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常常必须借助别的东西才能帮自己得到思维的结果,为什么呢?

   首先,外部借助可以降低想象难度。从上述的实验可以看出,难度过高的想象是正确思维的障碍。想象需要高强度的注意,所以对外界的借助有利于减轻注意负荷,利于思考的过程。比如说读地图可以帮你想象下一步要走的路线;观察模型可以帮你想象得更加准确。

   其次,外部借助可以扩增工作记忆的功能。从第十八篇中的实验可以发现,有时对心理概念的操作步骤过长,中间结果所需要的工作记忆太大,使理性逻辑分析难以成功。因此对外界的借助有利于释放工作记忆资源。比如一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运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能靠心算来完成,如果借助笔和纸,就容易多了。

   还有,有时你需要的信息超出了自己长期记忆的内容,为继续思考下去就得借助外部的记忆媒介。比如我为了说明一个概念,需要查一下词典里已有的专业定义,等等。

   所有这些借助,加上尚未列出的其它外部借助,都是思维活动的外部延伸。不难看出,这种延伸使思维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但并不改变思维活动的基本规律。

   思维定律解释了人类本性中最高级的功能,解释了“天之骄子”之所以值得自傲的关键因素。因为工作记忆的容量主要依赖于脑前额叶的作用,它决定了能容纳和处理多少心理概念,而人脑独一无二的硕大前额叶使我们的工作记忆远远优于其它物种,因此我们能够作出更理性的决定,因此我们会产生超出物质需要的精神需求,因此我们能够创造语言、艺术、技术和科学,因此我们能活得有尊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