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式教学会让学生失去觅食能力

 【编者按:大学里也很普遍,希望教育部能联合其他部门切实改变影响我国未来的教育现状,而不是轰隆隆就是不见雪,中小学课外班现象全国都有强烈反映,咋就不作为呢?!

   我国中小学灌输式教学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如同家养多年的动物,完全丧失了主动觅食的能力,长期依赖于被教师和书本喂食。

    当然学校里喂得太多太快,根本就不能及时消化,干脆上课时就厌食睡觉,虚度年华。考试前急了,就临时拼凑一些只适合于考试的草料吃了,因为来不及品味,先不分好坏吃肥了身体再说。结果吃得太急,长成了没有肌肉只有皮下脂肪的四不像,体重倒是够了,没有骨骼没有肌肉。这就形成大量高分低能的南郭先生,仅是考试成绩尚可,实际情况是腹中空空如也。这类四不像动物由于消化不良,发育畸形,只要过了考试这个阶段,体重立马下降回至起点,使原形毕露,一无所剩。

      当把这些本应成年的动物放归野外,一开始根本不知从哪里去找食物,也不知哪些食物是营养可口的,即使到处充满芳香的引诱,也不懂得伸舌头尝尝味道,因为味觉已经退化了。

     某学期给学生讲了一些编程的内容,讲得已极度精简,多次告知他们要上机练习,可是课上他们趴在桌上伸懒腰看手机,考试前狂背自己准备的厚厚复习材料,却不懂得上机试一试,整日纸上谈兵却要打算上战场。幸好上的还是纸上练兵的考试,那要上了真战场,那可能输得什么都不剩了。

     这就如同把一张烧饼和一张对烧饼的介绍放在眼前,他们却不懂得去品尝下真烧饼,却偏偏去背那个烧饼的描述。因为他们以为考的是那些描述,结果考试时考的是通过品尝辨认不同的烧饼,结果傻眼了。

    考试要的是智能手机的效果,可学生偏偏把自己当成照相机和复读机。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教育,我们能有成就感吗?本应把学生培养成嗜知的猛兽,但实际情况是培养成了连吃草都吃不好的绵羊。

     这个是教育体系的问题,不能把问题归结为少数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

原文摘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58188-1151820.html 

640?wx_fmt=jpeg

忽然想到,机器学习也有点灌输式的味道,若机器一旦主动产生出学习机制,乖乖,会真的翻天吧!这可不是贝不贝叶斯得问题,这是自主、自我、自由和自组织、自适应、自激励的问题,若不信?可找几篇马希文老师和叶秀山先生等前辈的文章去看看,比单纯看机器学习会有用得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