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红 睿创咨询
导言
Introduction
华为在学习IBM时,发现有很多差异和不适应。在引入IBM IPD的时候,华为基于业务的实际情况,在IPD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业务变革。
正文字数 | 1301字
预计阅读 | 2分钟
在早期,华为也需要磨合和适应,各级主管思想的转变,也要去适应责、权、利的调整,变革过程中也碰到各种问题:
-
各种各样的声音,面临嘲讽与低落,影响现有的交付,可能还会变慢。
-
很多业务问题,立场和诉求不一致。
-
变革过程中困难重重,遇到波折。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当时的变革理念和策略是:
-
坚持开放的态度
这个时候,无论各种声音,承认是客观存在,不要装做听不见,不要反驳,真正要做的,就是从这些声音找到问题,因为变革的时候,就是新旧转换的时候,像新流程设计,可能那么完美吗?必然没有你说的那么完美,承认有问题,需要有一个业务上的实质的理解,就要看IPD是否适合,这个时候所有的声音都欢迎,所以要有开放心态,暴露问题,哪怕批判再严重,嘲讽再严重,都要从里面甄别问题的真正改进点。
-
坚持并不指“僵化到改都不能改”
什么叫坚持,坚持并不是说一套东西僵化到改都不能改,僵化并不是一成不变,往前走大方向这条路不变,现在的设计并不完美,是需要迭代优化,有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方向不变,该怎么解决问题就怎么解决问题,不能说现有设计的是最好的,有这些声音,不要去急于辩驳,设计的流程不可能完全顺利,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混乱,那这个混乱的时候,不要怕,不要轻易倒回来,不要往回走,只要往前走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僵化并不是说一成不变,第一僵化不是照搬,第二僵化不是一成不变,僵化这两个字换个语言就是坚持,
会面临几种声音:批判之声(业务流中,这些人站在不同角度,是帮助,守旧派不见得是敌对)、恐惧(来自内心之声)、嘲讽(其它的产品、不怀好意,看热闹折腾什么)
综上所述,僵化就是坚持,就是优化迭代,以此度过困难期。对变革与被变革的感受是:任何变革不是直接发展的,在变革中也会遇到困难和阻力。
僵化:不是简单的照搬,要结合业务本质,用IPD的理念,不断固化和优化。
-
IPD要培训、再考试,让考试不合格者下岗!
同样 IPD变革针对企业来说,在企业的发展史上,是一项重大的变革,是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它不是细枝末节的小打小闹。
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一开始就要下定大决心进行这种变革,而不是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心态。正如任正非所说:“IPD要培训、培训、再培训,考试、考试、再考试,让考试不合格者下岗!”
这是因为IPD变革所影响的方面,从本质上来说,涉及到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流程、产品、绩效管理这几个方面,都是对公司起着重大影响,都是公司层面的事情,而不是某一个职能领域的事情。
实际引入IPD变革的企业也同样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
IPD变革目的不够清晰。高层没有彻底把变革目的想明白。
-
决心不够大。变革中遇到阻力,变革者放弃或者改变变革。
-
没有专业方法论支撑。
变革领导力定为企业的最高领导力,企业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发起变革,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扫除障碍,这些都极大地考验着企业家们的变革领导力。
在变革中的领导们不仅需要了解什么是变革领导力,更应该切记在自身企业的变革过程中除了站台,还需要讲方法、重实效,在许多看不见的地方,尤其是管理变革中人的方面发挥最高的变革领导力。
聚焦与深耕IPD领域长达20年,联合多名企业经营实战专家和前高管,睿创咨询借力IPD,为企业全方面提高产品竞争力,让企业增长从偶然变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