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容感基础10:电感器分类(1)-片式电感器

说在开头:关于暗物质(1

1933年,兹威基是加州理工大学的一位年轻的学者(预言了中子星的人之一),当时他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后发座星系团上,这个星系团大约后1千个大星系,3万个小星系组成。要测量星系团的质量一般有两种方法:

1. “动力学质量”计算:利用星系旋转速度计算向心力(万有引力),从而估算星系质量

——计算需要各星系之间的相对速度和平均速度。

2. “光度学质量”计算:用恒星的发光量来估算恒星数量及星系质量。

——计算要求测量个星系的光度。

实际测试结果发现:后发座星系的 “动力学质量”是 “光度学质量”的400倍!那就有个问题了:是牛顿力学不再适用大星系团,还是星系团的主要质量并非由可视的星系组成的?

兹威基推测的结论是:宇宙的大部分质量不可见,因此光度方法测量不准,于是便有了“暗物质”的概念。由于当年观测手段的限制,兹威基没有办法做进一步的研究,只能先放一边。

20世纪60年代,女天文学家薇拉.鲁宾正在研究冷门的星系转动曲线问题,在测量银河系运动的时候,她发现了不可思议的事:按理来说距离银河系中心越远,恒星运动的速度越慢才对(太阳系的行星便是如此:木星公转周期大约是地球的11.8),可是在银河系外侧恒星的转速(角速度)与内部恒星转速几乎一样(类似光盘转动,内侧和外侧的角速度一样),最外侧恒星的实际运行速度比计算出来的快得多,按照这样快速的旋转速度,银河系核心引力根本维持不了完整的银河系。有些天文学家就将兹威基的想法挖了出来: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物质,是它们的引力把这些恒星给拉住了。

后来引力透镜现象被发现:某些遥远天体发出的光,路过半途中的星系团,会被星系团的引力给扭曲。如下图所示,在地球上看起来的遥远天体图像就像隔着一个透镜,图像是变形的,然后等天体移开星系团路径时,就能对比出光线弯曲程度。我们通过光线被引力弯曲的程度,就很容易就能计算出大质量天体的总质量,然后再与星系团的亮度做对比,两者之间始终相差悬殊,这就是暗物质的确凿证据。(参考自:吴京平-柔软的宇宙)

 

一,电感器主要结构

通过《电感特性原理》和《电感器原理》两章,我们知道电感器作为元件主要由:磁芯和绕组(铜导线)构成。接来下我们先来了解电感器的磁芯和铜导线。

1,磁芯分类

磁性材料分类如下图所示,电感器一般使用软磁材料来制作磁芯。其它不同的磁性材料有各种不同的用途:

1. 矩磁材料:具有矩形磁滞回线、剩余磁感强度Br和工作时最大磁感应强度Bm的比值,即Br/Bm接近于1;

——在两个方向上的剩磁可用于表示计算机二进的“0”和“1”,适合于制成“记忆”元件。

2. 压磁材料:具有压磁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磁材料,可以用压磁材料制成来感知其磁性(磁导率)变化的传感器,从而检测其内部应力和外部载荷的变化。

3. 硬磁材料又叫永磁材料:是指那些被磁化后能长久保持高磁性,不易失去磁性的材料;其矫顽力(Hc)大,剩磁(Br)大,磁滞回线的面积大(如下图,长的比较胖),损耗大。

——例如高碳钢,铝镍钴合金,钛钴合金等,用于制造磁带(录音/录像)、磁盘等。

4. 软磁材料具有:磁导率大,易磁化、易退磁,磁饱和强度大,矫顽(Hc)小,B-H磁滞回线面积窄长(如下图,长的相对苗条),磁芯损耗小等特点。

——如上图所示,包括磁纯铁,铁粉芯,硅钢坡莫合金(Fe,Ni)铁氧体等。软磁材料相对于硬磁材料特点如下图所示。

对于软磁材料,有如下电感器常用材料:

1. 铁氧体(Ferrite):以Fe2O3为主要成分,有Mn-Zn,Cu-Zn,Ni-Zn等;

——其中Mn-Zn(锰-锌)最为常用,具有窄而长的磁滞回线,高磁导率,低矫顽力等特点

1, 优点:成型容易,成本低,电阻率高,高频损耗较小;

2, 缺点:饱和磁通较低(4000~5000高斯) ,居里温度点较低;

3, 应用:适于10K-500KHz频率,较低功率的应用;常用作高频变压器,小功率的储能电感器等,高磁导率的铁氧体也常用作EMI共模电感。

2. 铁粉芯(Iron Powder):由铁磁性粉粒与绝缘介质混合压制而成的一种软磁材料,存在分散气隙(效果类似磁芯气隙);

——常用铁粉芯是由碳基铁磁粉及树脂碳基铁磁粉构成

1, 优点:磁导率随频率和直流电流的变化相对稳定,成本较低;

2, 缺点:磁导率低,高频下损耗高,存在高温老化问题;

3, 应用:因其直流电流叠加性能好,常用于工频或直流中叠加高频成份的滤波和储能电感:PFC电感,INV电感,BUCK电路的储能电感器等。

3. 硅钢片(Silicon Steel):在纯铁中加入少量的硅(一般在4.5%以下)形成的铁硅系合金。

1, 优点:易于生产,成本低,饱和磁通较高(约12000高斯)。

2, 缺点:电阻率低,高频涡流损耗大。

3, 应用:一般使用频率不大于400Hz,在低频、大功率下最为适用。常用做电力变压器,低频电感,CT等。

4. 铁镍合金(又称坡莫合金或MPP):坡莫合金常指铁镍系合金,镍含量在30~90%范围内。

1, 优点:磁导率很高,损耗很低,高频性能好;

2, 缺点:成本高;

3, 应用:脉冲变压器,电感铁芯和功能性磁材料。

5. 铁硅铝粉芯(又称Sendust或Kool Mu):由约9%铝、5%硅、85%铁粉构成。

1, 优点:损耗较低,性价比较优;

2, 缺点:价格比铁粉芯略高;

3, 应用:其直流电流叠加性能较好,损耗较铁粉芯低,可代替铁粉芯作为UPS中PFC的电感器和逆变器的输出滤波电感器。

2,铜导线

漆包线是裸铜线外喷涂了绝缘漆/漆包膜;在绕制过程中,避免被刮伤,造成电气性能不良。

1. 聚氨酯漆包线按照漆皮厚度,可分为:0UEW,1UEW,2UEW;如下图所示。

——聚氨酯漆包线耐温等级可分为:B=130c,F=155c;H=180c。

2. 绝缘线按照绝缘层厚度可分为:单层,双层,三层绝缘线三种。

——绝缘线按耐温等级可分为:E=105c,B=130c。

铜线的生产加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电感器分类

如下图所示,根据电感器的结构不同可以分为:绕线型电感器(分:屏蔽和非屏蔽),一体成型电感器,叠层片式电感器以及薄膜电感器。

在开关电源领域,一体成型电感器和绕线型电感器占大多数,而叠层片式电感器(包括磁珠)和薄膜电感器主要用于EMI滤波和RF应用。接下来我们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讲解。

三,叠层片式电感器

1,叠层片式电感器

MLCI(MultiLayer Chip Inductor):用铁氧体浆料(软磁铁氧体陶瓷)和导体浆料交替印刷、叠层、烧结,形成闭合磁路;MLCI采用了厚膜多层钝化技术和叠层生产工艺,实现了超小型表面安装(制造工艺同MLCC类似)。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叠层片式电感一般尺寸小、便于安装和电路小型化,所以在单板电源滤波电路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铁氧体是Fe2O3、NiO、ZnO、CuO等多种氧化物构成陶瓷材料,经烧结的铁氧体硬度高,磁导率高,电阻率高;铁氧体电感器中氧化物比例不同,可获得磁导率不同,使用磁导率不同的铁氧体制成形状尺寸、工作频段不同的电感器,在不同频段并保持较低的能量损耗。

叠层片式电感器的特点:

1. 具有良好的磁屏蔽性,烧结密度高,可靠性高,耐热好,可焊性好,机械强度好;

——线圈绕组被封闭在磁体内部,构成封闭磁环回路,所以磁场泄露很小

2. 合格率低,成本高,电感量较小,Q值较低。

2,叠层片式磁珠

MLCB(MultiLayer Chip Bead):叠层片式磁珠是叠层片式电感器的一种,其制作工艺和片感完全相同;主要用于消除存在于传输线路中的高频噪声。磁珠主要原料为铁氧体,高频噪声电流在铁氧体磁芯上产生的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并在磁芯中产生非常大的涡流损耗

——磁珠铁氧体是一种立方晶格结构的亚铁磁性材料,高频损耗非常大,具有很高的磁导率,会因通过电流过大而磁芯产生磁饱和,从而磁导率急剧下降,线圈绕组之间在高频情况下产生的电容最小。

磁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导线中的高频交变电流(高频噪声)产生了变化的磁场,同时变化的磁场又会产生涡流电场(电场与磁场垂直),如果磁芯的电阻较小,那么P = U2/R,就会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从而将特定频段的噪声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掉。

磁珠和电感器在结构上没有本质性的不同,从抑制干扰的机理(不同频率)来说,两者明显是不同的:电感是将干扰反射回干扰源,磁珠是将特定频率信号干扰吸收(发热消耗)掉。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其制造工艺和机械性能与陶瓷电容相似,颜色为灰黑色。

——如下左图等效电路所示:磁珠在低频段并非是电阻,会呈现电感特性,所以在磁珠和电容组成的π型滤波设计中,需注意避免产生LC振荡

3,叠层片式电感器与磁珠的对比

磁珠就器件结构本质来说也是电感器的一种,只是所使用的磁芯材料与电感器有所不同;磁珠更加侧重于对某一频段噪声的吸收,所以磁珠就其功能来说是耗能元件,更类似于电阻器。电感器重点关注的参数是:电感量(L),品质因数(Q),自谐振频率(SRF);而磁珠关注的参数是:阻抗(Z),电抗(XL),电阻(R)。电感器和磁珠随频率的参数变化,如下图所示。

——对于电感器来说:Q值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自谐振频率点(SRF)时Q = 0,与上章电感器原理分析章节一致;但对磁珠来说:其感抗先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频率后(例如>50MHz)由于涡流损耗的增加,表现出来的阻性占到主要作用,所以磁珠应用与电路噪声频段强相关

叠层片式电感器和磁珠的对比差别如下:

1. 电感器的单位是亨特(H),磁珠的单位是欧姆(ohm);

——假如以100MHz 为标准,比如磁珠标称:600Ω@100MHz,意思就是在100MHz 频率的时候磁珠的阻抗相当于600Ω。

2. 电感器是储能元件,磁珠是能消耗(涡流损耗)元件;

3. 电感器在高频段呈高感抗特性(XL = jωL,反射高频信号),低频段呈低阻性(DCR);磁珠在高频段(>50MHz)呈高阻性,在低频呈低感抗特性

4. 电感器多用于电源滤波回路,侧重于抑止CE(<30MHz)干扰;磁珠多用于电源以及信号回路高频噪声抑制,主要用于RE(>30MHz)的抑制。

——电感器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50MHz;磁珠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

4,叠层片式电感器与绕线片式电感器特点对比

绕线片式电感器如下右图所示,我们看到其内部是:磁芯+线圈绕组的结构,外部通过塑料外壳保护或直接裸露;可以看到绕线片式电感器的磁路是不闭合的,但其寄生电容小,Q值高,稳定性好,常应用于中高频电路。

——如上章所述,所谓闭磁路指的是整个闭合磁路都由磁性材料组成,环形磁芯就是典型的闭磁路;开磁路指的是磁路中有明显的空气间隙,简称气隙(如U型磁芯);闭磁路磁阻很小,B-H磁化曲线非线性比较明显;开磁路(气隙磁芯)磁阻较大,但是磁化曲线线性比较好

5,叠层片式电感器工艺流程

叠层片式电感器的生产工艺流程与MLCC电容器的基本一致。具体如下图所示。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知乎“牧神园地”专栏更新~

  • 3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