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N 是连接用户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 有线连接和电话服务的最后一环。过去十年间,ODN 默 默在无源光 (PON) 网络的广泛应用和部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阶段 ODN 开发工作的重点,集中在降低前期成本,而不是增加功能。当前,行业正推动将现代技术引入 ODN,以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接入网的性能。
ODN起源
五十多年来,电信运营商接入网络的“最后一英里”一直采用双绞线铜缆,每户一根, 以树形分支 架构捆绑在一起。电缆运营商也采用了类似树形分支架构的同轴金属护套电缆。基于这些现在看 来早已过时的技术,早期的互联网业务下发经常困难重重。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图 1 :20 世纪接入网布线技术
从 21 世纪初起,PON 网络真正意义上开始部署,以支持主打更快网速、更低时延及更大视频带 宽的“三网融合”业务。第一代部署采用 BPON,第二代为 GPON 或 EPON。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第 三代 PON 部署,即 NG-PON2 和 XGS-PON ,可提供 10Gbps 传输速度和 1G 业务带宽。
与早期接入网不同, PON 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采用点对多点光纤,单根或一对光纤从光线路终端 (OLT) 延伸至室外无源分光器, 经分光后,多根光纤从分光器连接至住宅附近的光网络终端 (ONT)或光网络单元(ONU)。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设备厂商 OLT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室外型 ONT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x32 平面分光器(带连接头)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室内典型 ONU
图 2 :常见 PON 网元
GPON 和 EPON 中最常见的分光比是 1:32 和 1:64,可在一级(单个分光器)或二级(级联分光 器)拓扑中实现。连接 OLT 与其级联 ONU 的光纤和分光器合称为 ODN。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图 3 :ODN 示意图
ODN 技术演进
PON 网络部署目前已历经三代,第四代(25G/50G PON)也已经开始部署。ODN 组成基本保持不 变,仍为光纤和无源分光器, 真正改变的是 ODN 的建网方式。
第一代 ODN (我们称之为 ODN1 ) 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使用昂贵的熔接机进行熔接,该操作通常 需在可控的环境下进行,如封闭式货车,以防止灰尘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虽然这种做法昂贵且 耗时,但可以确保光链路损耗低,性能良好。
从大约2018 年开始,第二代 ODN (ODN2)开始部署,使用康宁、康普、Huber+Suhner、华为、 烽火、古河等厂商提供的各种预连接组件。这些产品、 架构和用例在 2021 年 8 月发布的 ETSI TR 103 775 标准规范中有详细介绍。该技术文档还引入了“Quick ODN”这一术语,来描述使用预 连接组件构建的 ODN。
ODN2 的主要优点是设备出厂前已完成全部熔接和后续测试,因此无需在现场进行光纤熔接,安 装速度更快, 成本更低,安装结果可预测。有些产品甚至提供了预连接光缆,方便用户家庭连接 到 FTTH Quick ODN 接线盒,无需服务供应商参与。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图 4:Quick ODN 预端接光缆和预连接产品
除了预连接, ODN2 的另一项重大创新是对每根光纤和端口使用数字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 这些标签可以轻松输入智能数据库,创建一张数字化的光分配网络。这种“Digital QuickODN”利用 ODN 无源组件的独特身份来创建智能管理功能,如自动存储光纤位置信息、 自动识别光纤连接、 光纤校准信息和现场操作可视化指南(如图5)。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图 5 :扫描二维码轻松映射接入端口位置
预连接和数字标签化的光纤、 分光器和光纤盘储盒、交接箱的出现,大大减少了运营商的网络部 署时间和费用, 但没有解决运营成本的问题。第三代 ODN (ODN3)目前正在开发中,旨在通过引 入自动化主动监测和智能化等技术来降低 ODN 的运营成本。
智能管理系统使用某种光学监测系统(如基于反射、引入延迟等) 自动识别和定位故障,精确到 单个网元中的具体光纤和端口,然后将这些信息传输给网络运营中心和现场技术人员的手持设备。
华为也研发并上市了类似的 “光虹膜”系统。如下图6所示华为光虹膜 DQ ODN。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图 6 - 华为光虹膜 DQ ODN华为光虹膜系统巧妙地利用了 ODN 网络中 1*N 分光器的微型光学架构,在每个 ONU 或 ONT 的 上行信号中引入独特的差分相位变化。到达 OLT 的合路光信号通过滤波器分离,一小部分被转移 到高灵敏度接收器(位于华为设备 OAI 单板上) 。该接收器可以区分相位变化,从而单独识别每 个 ONU 或 ONT 。ONU 或 ONT 无需额外的光学器件,通过级联两个 1*8 分光器,一个 GPON 口 下挂的 64 个 ONU 都可以被 OAI 单板监控, 实现设备增加成本可控。
洞悉 ODN 中的 1*N 分光器架构,将带来巨大的好处。通过光纤断点可以准确地定位到每根光纤, 还可以在服务请求前对未使用及完整的端口进行单独识别。此外,在单个 ONU/ONT 上还能 对服务正常运行时间/停机时间进行监控。
ODN 未来展望
随着 FTTx 网络架构在头部 CSP 中部署逐渐成熟,人们开始关注通过第三代 ODN 实现更准确和自动化的监控,来降低运营成本。预计其他供应商将效仿华为,开发类似于光虹膜的产品, 以拓展自身的产品组合。
部分PON相关文档如下,加入“通信百科*知识星球”可下载数千份文档!
-
PON市场分析与光模块市场和产品分析.ppt
-
50G TDM PON和WDM-PON标准进展.pdf
-
中国电信 XG-PON 设备技术要求.pdf
-
传送网技术和网络演进探讨-PON技术.pdf
-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doc
-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