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STN技术?

STN:Smart Transport Network,是中国电信在5G时代用于移动回传、固网接入、边缘CDN以及应对MEC下沉的承载技术。是从4G时代的IPran技术演进而来。

为什么到了5G时代会电信会提出STN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原有技术难以应对5G时代网络所面临的挑战。那么有哪些挑战,我们简单梳理如下:

总的来说,一个是因为在3G/4G时代为承载不同的业务,遗留着多张网络,如SDH、政企专线网、云专线网络以及IPran回传网,多张网络的建设、互联互通、运维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二是旧网的技术特性难以满足业务速率的快速提升、5GC/MSE虚拟化池化及DC下沉要求的SLA指标。

因此,中国电信提出了STN技术,以STN网络为基础,实现云网一体,固移融合转控分离虚实共管的建新型城域网。那么STN将从哪些方面来达成呢?我们今天先从网络架构、新技术新特性两方面来说说。

在网络架构上:

我们将应用于数据中心的Spine-Leaf架构引入到新型城域网中,这种架构我们在“DCI-BOX”中有说到,它具有横向扩展和流量汇聚等优点,可以做到做任意两节点之间流量的无阻塞转发。

在STN网络中根据用户和流量规模,以POD为单伴构建Spine-Leaf架构,每个POD则按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组建三层网络。简单绘制如下图所示的STN-Spine-Leaf架构图供参考。

在这里,在每个POD中,Spine可以直联163网以做为固网业务如家宽的互联网出口,城域核心资源池则可以通过S-Leaf接入到UPF/MEC/VBRAS网元,其中vBRAS将采用C/U分离的方式部署(vBRAS-C, vBRAS-U)。多个POD的流量通过一对S-Spine汇聚,并上行到省Spine。

在新技术新特性方面:

STN技术本质基础上是从IPran发展而来,然后引入SRv6/EVPN为基础协议、引入FlexE技术构建切片方案。

SRv6技术我们已经比较熟悉,它在STN网络中是作为基础的转发协议:由于SR技术本身特性,可以极大地简化网络协议,具备强大的可编程能力和灵活性。同时SRv6又充分利用IPv6原生的扩展头机制,使用IPv6地址本身作为Segment标识。与MPLS标签只有20bit不同,IPv6地址多达128bit,这给了SRv6充分的发挥空间。

网络可编程的核心思想是将128bit的SRv6 Segment分段划分成标识节点位置的Locator和标识具体操作的Function,再结合SR的源路由机制,可将分布式的网络节点抽象成一台逻辑的计算机,并按需执行预定义的网络指令。

再说EVPN技术。EVPN技术最主要的是通过扩展BGP协议,使得二层网络的MAC地上学习和发布过程从数据平面转移动到控制平面,也就是在控制平面使得MAC和IP信息可达,统一了L2VPN和L3VPN控制面。通过部署路由反射器,减少全连接,ARP代理,减少网络广播,从而减小设备资源的浪费。

另外,STN网络采用SRv6/EVPN技术,支持端到端的无缝连接,它与SDN技术结合,又使得整个STN网络可以被统一控制起来,集中管理成为可能,Flex技术,也是一个多次探讨的技术,它是OIF组织基于IEEE802.3/1制定的标准体系架构的扩展研究。如图1所示,它基于OSI七层模型,在PHY层(物理层)和MAC层(数据链路层)中间增加了Shim层,用来实现MAC和PHY的解耦。

在STN网络中,FlexE为固网家宽业务、无线回传业务和专线业务提供提供了智能灵活的硬切片,在硬切片内又可以部署软切片L2VPN/L3VPN承载在SRv6上,实现业务间的隔离。

总的来说,STN采用Spine-Leaf架构,vBRAS转控分离,使得网络具备模块可易扩展,新技术新特性上,通过SRv6+EVPN+FlexE,配合SDN,完成统一承载的自动化网络。

其实电信的STN技术与移动的SPN在新技术上大同小异,只不过SPN技术是在PTN基础上发展而来。唯一在SDN亲和度上,由于PTN是天然的管控分离,相比IPran发展而来的STN,可能更加符合SDN思想。但是IPran一直以来是海外大多数运营商的首选方案,因此,在方案推广,标准制定,以及产业链上,STN优势就比较明显

STN相关技术文档如下,可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下载!

  • 中国电信以太智能专线STN专线培训.pptx
  • STN技术及网络规划思路.pdf
  • STN设备功耗、尺寸、重要参数及图文概要介绍.doc
LCD显示技术是单片机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完整版)单片机之LCD显示原理.doc》资料,你可以详细了解LCD的工作原理和不同显示技术的应用。首先,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器,它的显示原理基于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来控制光线的通过,从而达到显示图像的目的。 参考资源链接:[(完整版)单片机之LCD显示原理.doc](https://wenku.csdn.net/doc/4us2rga51m?spm=1055.2569.3001.10343) STN(Super Twisted Nematic)即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技术,它通过在液晶层中形成超扭曲结构,能够提供较好的对比度和视角,适合于简单的显示需求。其优点在于功耗低、成本低廉,但响应速度慢、显示颜色有限。 TFT(Thin-Film Transistor)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通过在每个液晶像素后都配备一个薄膜晶体管来独立控制,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高分辨率的显示。TFT的优点是显示效果好、响应速度快,但成本较高、功耗较大。 在单片机项目中,选择何种LCD技术取决于项目的具体需求。例如,如果项目对成本敏感且不需要高速动态显示,STN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而对于要求高质量图像输出和快速动态响应的应用,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TFT显示技术则更为适合。 为了在单片机上实现LCD显示,你可能需要编写或调用驱动程序来控制LCD模块。这包括初始化LCD模块、发送数据和控制信号来更新显示内容。具体的实现步骤和代码示例在《(完整版)单片机之LCD显示原理.doc》中会有详细的说明,包括单片机接口的连接方法、初始化序列和图形界面的设计等。 掌握STNTFT技术的区别及其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和利用LCD显示技术,提升你的项目品质和用户体验。此外,深入学习《(完整版)单片机之LCD显示原理.doc》中的内容,将为你解决更复杂的显示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参考资源链接:[(完整版)单片机之LCD显示原理.doc](https://wenku.csdn.net/doc/4us2rga51m?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通往ICT之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