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说 第15期 | 趣闻轶事(一)

运筹学发展至今,有着众多对其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他们的生活中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小插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提起线性规划,除了之前推文提到的线性规划之父——George Bernard Dantzig 之外,还有许多的学者都对线性规划做出了贡献,下面主要介绍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V. Kantorovich)和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两人的突出贡献和发生的趣事

一、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

1.1 个人简介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1912~1986)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V. Kantorovich)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和科学院院士,曾担任前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所经济问题研究主任。

生平简介

  • 1938年,他首次提出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解乘数法。这是对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首创性贡献,从此,打开了解决优化规划问题的大门。利用解乘数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意义。
  • 1939年,随着《生产组织与计划的数学方法》一书的发表,他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性规划要点,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从而获得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1975年,他与美国经济学家库普曼斯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前苏联经济学家。

突出贡献

  • 数学领域

康托罗维奇在1938年首次提出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解乘数法。从此,他打开了解决优化规划问题的大门。这对现代应用数学和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我们常用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单纯形法,则是由美国数学家丹泽和豪尔维茨在1947年发明的,比康托罗维奇晚了近10年。

  • 经济学领域

康托罗维奇在经济学领域的最大成就在于他把资源最优利用这一传统经济学问题,由定性研究和一般定量分析推进到现实计量阶段,对线性规划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主要著作

  • 1939年,《生产组织与计划的数学方法》;
  • 1940年,《求解某此极值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 1942年,《大宗货物的调运问题》;
  • 1951年,与扎尔卡列尔合作,《工业材料合理剪裁的计算》;
  • 1959年,《资源最优利用的经济计算》;
  • 1964年,《最优计划动态模型》;
  • 1965年,与马卡罗夫合作,《远景计划最优模型》;
  • 1966年,《最优计划的数学问题》;
  • 1972年,与高尔斯特科合作,《经济最优决策》。

1.2 趣闻轶事

上面说到康托罗维奇1975年与美国经济学家库普曼斯共同获得诺贝尔奖,也因此引发一场拿错奖章的趣事。

诺贝尔奖章有著名艺术家设计,制作十分精致考究。奖章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并用拉丁文刻有其生卒年份;正面和背面的图案,因不同奖项而不尽相同。

尽管每届诺贝尔奖奖章背面的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刻有获奖者姓名、奖项、获奖年月,铭文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伊尼伊德》中的句子:“多么仁慈而伟大的人物,人们仰赖他的贡献和发现,使得人们智慧生活更见充实”(简译为“因你们的伟大发现而造福地球上的生命”)。

而经济学奖的奖章,则只在边缘刻有获奖者的名字,并不明显,这也是这件趣事发生的原因。

诺贝尔经济学奖章:诺贝尔肖像与其它奖章形象不同,获奖者名字雕刻在奖章边上。

1975年,苏联康托罗维奇、美国库普曼斯共享这一年的经济学奖。两人在斯德哥尔摩领奖时互相拿错了奖章,各自回国后才发现“张冠李戴”。由于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这个本来不大的问题经过长达4年的外交努力才得到解决。

二、华西里·列昂惕夫

2.1 个人简介

华西里·列昂惕夫(1906~1999)

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

生平简介

  • 1928年,他取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 1948年,他主持“哈佛经济研究计划”(Harvard Economic Research Project),并出任主持人至1973年。
  • 1967年,美国纽约大学授予他终身教授称号。
  • 1973年,他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和重大作用,而备受西方经济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突出贡献

  • 投入产出法

列昂惕夫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的特点和优点是能够用来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它是从数量上系统地研究一个复杂经济实体的各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 资本论观点

列昂惕夫等国外经济学家,充分肯定了《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理论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主要著作

  • 1941,1951年,《美国经济的结构,1919~1929年》;
  • 1953年,合著,《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中理论和经验的探索》;
  • 1966年,《投入—产出经济学论文集》;
  • 1976年,《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与推理)》(第一卷);
  • 1977年,《经济论文集(理论、事实和政策)》(第二卷);
  • 1977年,合著,《世界经济和未来》。

2.2 趣闻轶事

列昂惕夫之谜

列昂惕夫在1953年和1956年的两次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理论,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被称为“列昂惕夫之谜”。

直到弗农1966年提出“产品周期理论”,才解开了“里昂惕夫之谜”。在弗农看来,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诺贝尔奖乌龙

上世纪60年代,列昂惕夫收获了一大堆的经济学奖项,唯独还没有获得过诺奖。因此到了70年代,列昂惕夫很有自信应该能够获得197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当然很多人预测他就是当年诺奖的大热门。

所以当1971年诺奖公布那天,列昂惕夫正在纽约的电梯里,他听到广播说是一位出生在俄国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获奖,顿感这获奖人绝对是自己呀。于是出了电梯就去买了一份报纸,自信满满地打开才发现,获奖的竟然是他的哈佛同事、俄国老乡西蒙·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

但是他也不用难过太久。仅仅过了两年,到了1973年,诺奖委员会便给他打来了祝贺电话,他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得诺奖。

其实,对于最顶级的经济学家来说,圈子其实很小,在各自领域都是最高水平,所以究竟是谁获奖,真的只是运气问题,偶尔来个乌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作者|吕璐璐 余寅生
责编|何洋洋
审核|徐小峰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