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吖,欢迎来到 YY 滴计算机网络 系列 ,热烈欢迎! 本章主要内容面向接触过C++的老铁
本博客主要内容,收纳了一部门基本的计算机网络题目,供yy应对期中考试复习。大家可以参考
- 本章为分章节的习题内容题库,试卷与大题库可以看下面传送门其他博客
欢迎订阅 YY滴其他专栏!更多干货持续更新!以下是 计算机网络不挂科传送门!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概述 >习题库(含答案)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第二章< 物理层 >习题库(含答案)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习题库(含答案)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第四章< 网络层 >习题库(含答案)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第五章< 传输层 >习题库(含答案)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第六章<应用层 >习题库(含答案)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题库(1)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题库(2)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中常见【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题库(3)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中常见【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题库(4)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综合)——【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完整题库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试卷(1)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试卷(2)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试卷(3)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试卷(4)
- 【计网不挂科】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综合)——【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完整试卷
目录
- 单项选择
-
- 1.25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
- 1.23协议与服务说法正确的是( )。
- 1.15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英文缩写是()。
- 1.4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的8次方m/s.媒体长度L为10cm(网络接口卡),计算数据率为1M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为( )。
- 1.17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是()。
- 1.29 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 1.7网络协议三要素中()规定了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1.2制定互联网标准的几个阶段的顺序正确的是()。
- 1.10 OSI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 )。
- 1.13第一个分组交换网是( )。
- 1.21按照网络的使用者划分,计算机网络可划分为( )。
- 1.3下列有关客户服务器方式( C/S)与对等通信方式( P2P)的说法错误的是()。
- 1.28相对于OSI的7层参考模型的低4层,TCP/IP模型内对应的层次有()。
- 1.9(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数据量。
- 1.32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连接在一起。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 1.18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是( )
- 1.31 以下选项不属于互联网资源共享的是()。
- 1.1下列有关电路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7 ( )体系结构常被称为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 1.11服务的请求方是( )。
- 1.16分组交换的优点不包括( )
- 1.8分组交换中,()用来转发分组。
- 1.24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两部分。
- 1.19 关于时延说法正确的是()。
- 1.12在C/S模式的网络中,最恰当的是( )。
- 1.2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
- 1.30 互联网具有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是()。
- 1.20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计算机网络可划分为( )。
- 1.14协议与服务说法正确的是( )。
- 1.26 ( )体系结构常被称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 1.5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则数据的传输效率为( )。
- 1.6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优点不包括()。
- 填空题
-
- 2.7 用来把用户接入到互联网的网络,这种网络就是()。
- 2.2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向用户提供许多服务,就是因为互联网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即连通性和( )。
- 2.18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的数据量称为()。
- 2.6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可划分为:公用网、( )。
- 2.8 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2.4 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
- 2.11 网络时延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 2.1 三网融合所说的三网是指()、有限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 2.13()层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 2.3 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两大块:()、核心部分。
- 2.17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这个时间称为()。
- 2.9 TCP/IP分四层,自下而上分为()、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 2.10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
- 2.15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称为()。
- 2.14()层的任务是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 2.19 在许多情况下,互联网上的信息不仅仅单方向传输而是双向交互的,因此,有时很需要知道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
- 2.16 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 判断题
-
- 3.10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 3.5 PDU的长度越大越好。()
- 3.27 信道复用的目的是尽量把多路通信复用到一条物理干线上,充分利用传输线路的带宽,节省线路的投资。()
- 3.25 数字数据经线路编码后的传输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称为码元传输速率,它是指每秒传输的码元数,即每秒传输信号变化的次数。()
- 3.2 在较小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局域网,而在较大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广域网。()
- 3.7 在协议的控制下,上层对下层进行调用,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
- 3.13 由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CERN开发的电子邮件系统被广泛使用在互联网上,大大方便了广大非网络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成为互联网按指数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3.3 城域网是连接广域网而覆盖园区的网络。()
- 3.24 信息传输速率=码元传输速率。()
- 3.12 互连网交换节点IXP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需要再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 3.21 传播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
- 3.22 提高链路带宽能够减小数据的传播时延。()
- 3.16 采用数据报交换,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不会出现乱序。()
- 3.4 城域网是为淘汰局域网和广域网而提出来的一种网络技术。()
- 3.11 三级结构的互连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 3.17 调制解调技术用于数字信道传输模拟信号。()
- 3.6 网络采用分层结构,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关系不变,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 3.14 主机A上的某个程序文件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程序文件进行通信,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
- 3.8 在协议的控制下,上层对下层进行调用,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
- 3.23 提高链路带宽能够减小数据的发送时延。()
- 3.1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 3.9 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 3.15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 3.20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
- 3.26 信息传输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的数据的二进制位数,单位为比特每秒。()
- 3.18 发送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
- 3.19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
- 填空计算题
-
- 4.1 一个有5层协议的系统,应用层生成长度为100字节的报文,在每层都加上20字节报头,那么网络带宽中有多大百分比是在传输各层报头()%?【只保留整数部分】
- 4.6 电路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100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5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2s,数据发送速率为100bp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1s,则电路交换时延为( )秒。
- 4.5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为()%。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四舍五入后,小数点后保留1位】
- 4.4 A向B发送数据,数据长度为100MB,发送速率是100Mbps,A发送数据后要收到B发回的确认后才能继续发送数据,其等待时间为往返时间RTT=2s,计算A向B发送数据的有效数据率为()Mbps。
- 4.3 在忽略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的情况下,假定有一个长度为100MB的数据块,在带宽为1Mbps的信道上连续发送,其发送时延是()s。【四舍五入后,小数点后保留1位】
- 4.2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00000000m/s.媒体长度L为100km,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时在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分别为()。【写出完整的数字】
单项选择
题号:26005
1.25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D、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物理层和应用层
答案:
A
题号:26003
1.23协议与服务说法正确的是( )。
A、协议是垂直的
B、服务是水平的
C、在协议的控制下,上层对下层进行调用,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
D、同层两个实体间必须保持连接
答案:
C
题号:25995
1.15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英文缩写是()。
A、ISA
B、ISP
C、IXP
D、RFC
答案:
B
题号:25984
1.4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的8次方m/s.媒体长度L为10cm(网络接口卡),计算数据率为1M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为( )。
A、5×10的负10次方
B、5×10的负8次方
C、5×10的负4次方
D、5×10的负1次方
答案:
C
题号:25997
1.17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是()。
A、发送时延
B、传播时延
C、排队时延
D、处理时延
答案:
A
题号:26009
1.29 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为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1提供的服务
D、第n层和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答案:
A
题号:25987
1.7网络协议三要素中()规定了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A、语法
B、语义
C、同步
D、时态
答案:
A
题号:25982
1.2制定互联网标准的几个阶段的顺序正确的是()。
A、互联网草案-建议标准-互联网标准
B、互联网草案-互联网标准-建议标准
C、建议标准-互联网草案-互联网标准
D、草案标准-互联网草案-建议标准-互联网标准
答案:
A
题号:25990
1.10 OSI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 )。
A、协议数据单元
B、协议栈
C、服务访问点
D、实体
答案:
A
题号:25993
1.13第一个分组交换网是( )。
A、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