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工作真的适合我吗?

  这些工作真的适合我吗?

       今天,我在人人应用“霍兰德职业测试”上交了一份问答,得到的结果是“博物馆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古迹管理员”等职业比较适合我。如果它的准确性较高的话,加上我也是根据实际来回答测试题,那么这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些安逸的工作对于目前的我来说都在the last choices范围内,毕竟闲暇之余我还是会对创业意淫一番,那些从重重阻隔中突围、开拓新境界的人总是令我心怀敬意。那难道我就是那种既爱折腾又贪图安逸的人吗?我就这么自相矛盾,我就这么贱吗?

       前不久我阅读到一段Andrew Baines(一位澳大利亚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年轻时候对伦敦地铁的回忆:“我下到地铁站台时看见到处都是穿着看上去没什么差别的商人,就像克隆一样。我当时还以为他们是因为要演什么节目而特意聚集起来的,但是我爸告诉我说,他们都是公司里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雷打不动,直到60岁才停下来,也许到时候他们手腕上会多一块金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样的生活轨迹真有点骇人听闻,谁愿意这么枯燥凄凉地过完一辈子呢?于是我联想到当下人们选择跳槽的原因之一——不想在一个地方呆的太久,希望看看别的地方的风景,能有更多的人生体验。所以,最近的一则新闻播报“12个年轻人卖房卖车筹集800万自驾房车环游世界”更是让我唏嘘不已。

      现在是6月份开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会有很多大学毕业生会在求职、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不同的选项中做出最终选择。一年前,我们也曾在这些选项面前犹豫不决,也要做出选择。提到选择,就不得不提那句至理名言,“It is not our abilities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  It is our choices.” – Dumbledore (Richard Harris饰演,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2002 )。你看,选择是如此重要,选择决定我们的本质。

       从表面上看,我们通过选择将分别进入不同的分支领域。可是,在我们这些选择的背后,会不会有一种殊路同归的倾向,比如我们都在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且来看一则故事《渔夫和银行家》。

    一天,有个银行家经过阿根廷的一个小渔村,正好碰到一个渔夫打鱼回来,破旧的渔船上堆着一些刚打捞上来的鱼。银行家走上前去,夸渔夫打来的鱼好并和渔夫聊了起来。

银行家问渔夫:“你打这些鱼需要多长时间?”

    “用不了多长时间。”渔夫说。

    “那你为什么不多打一会儿呢?”

     渔夫笑了,“这些就够用了。”

     银行家若有所思,“你每天剩下的时间都做些什么呢?”

     渔夫想了一会儿说,“我会领着孩子们玩一会儿,陪陪妻子玛利亚,晚上到村子里和朋友们一起聊聊天,喝点酒……”

    “噢,原来是这样,”银行家点点头,“我是哈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也许我可以帮助你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

    “幸福的生活?”渔夫惊讶道。

    “是的,先生,”银行家说道,“你可以这么做:从今天开始,以后每天多打一会儿鱼,用多余的钱再买几条渔船,让这些船也继续多打鱼,这样,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有一支自己的船队。然后,把鱼直接卖给批发商,或者,你也可以自己把鱼批发出去,由墨西哥到纽约再到华盛顿,这样慢慢地你就会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了,然后你可以申请股票上市,向全世界销售贵公司的股票,很快你就会成为百万富翁了。”

    “这需要多长时间?”渔夫问。

    “15到20年吧。”

    “以后呢?以后会怎么样?”渔夫又问。

    “以后,以后你就可以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了。”银行家接着说,“你可以回到海边,闲暇时到海边钓钓鱼,领着孩子们玩一玩,或陪陪你的玛利亚,晚上和朋友们喝喝酒、聊聊天,做什么都可以。”

    “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呀!”渔夫反问银行家,“现在我每天不都是这么过的吗?我为什么要浪费20年时间去追求我已经拥有的生活呢?”

    银行家听了,无言以对。

      银行家游说渔夫,告诉渔夫怎么一步一步成为一个企业家。银行家当然乐于这样做,因为越多的人成为企业家,就会有越多的人向银行贷款,银行家的日子就越好过。可惜,银行家碰到的是一位睿智的渔夫,渔夫发现最终还不是饶了一大圈才得到原本就已经拥有的幸福生活。银行家的“阴谋”破产了。

      不难发现,该故事还暗含这样一层意思,银行家和渔夫虽然他们身处不同的社会领域,却有着相同的幸福理念(有时间玩玩自己感兴趣的玩意儿,陪陪自己的亲人朋友),只是彼此不太认同对方的追求幸福生活的方式。

      现实中不乏这种类似的鲜明对比。比如,一些创业者们常常对公务员不屑一顾,认为你们公务员每天处理相似的杂事,生活单调枯燥,常常还要看上级的脸色,简直无法忍受;公务员们表示不予理会,我们过的风平浪静,平平淡淡才是真,不像你们创业者,作息时间没有规律,事业大起大落,谁受得了啊?

      虽然,创业者和公务员彼此不太认同对方的生活,但是他们都觉得自己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并坚信自己的追求方式才是更好的,所以也才会去贬低对方的。然而,他们最终的收获是否也是殊路同归的呢?比如都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甲骨文(Oracle)软件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ion)的个人际遇。

      1966年,埃里森还未开辟自己的事业,可以说一事无成,他在加州的在伯克莱认识了主修中国历史的Adda Quinn,他们很快就结婚了。60年代的美国是动荡和巨变的,埃里森不停地更换工作。虽然夫妇俩月收入合计1600美元,挣钱不多,但埃里森花钱却十分大方,他甚至借了3000美元购买一条34英尺的帆船,同时还在分期付款购买另一条小帆船。埃里森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从来不操心账单,Quinn却受够了,1974年他们离婚了。埃里森劝她说:“我会成为百万富翁的,如果你和我在一起,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但Quinn却不相信,不过Quinn最后也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当然,埃里森如今并非一个millionaire,而是一个十足的billionaire。他也兑现了他当初对妻子Quinn的承诺,尽管这种承诺在当时Quinn看来等同于异想天开和痴人说梦,或者说是女人常常抱怨的“男人的鬼话”。虽然,埃里森现在富可敌国,各种香车美女环绕,当年的小帆船也换成了“日出号(Rising Sun)”豪华游轮,但是我从他身上感到一丝遗憾和凄凉,毕竟埃里森当初是和自己的发妻因为追求幸福的方式不同而分道扬镳。有首歌个怎么唱的?“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的悲喜剧也发生在2006年电影《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的故事原型也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身上。

       我们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比如说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但也许,我们宁愿选择令自己信服的追求方式。

       回到文章开头,虽然“博物馆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古迹管理员”等这些工作也可以让我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但却不能够让我信服。

 

(解读Larry Ellision的表情:Adda,你为什么就是不相信?我可以让你成为一掷千金的富婆的!)

 

小蔡

2012年6月3日星期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