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nt】近壁面处理

本文将从边界层讲起、简单介绍为什么需要近壁面处理,以及Fluent theory guide中为近壁面处理提供的一些建议。

目录

一、边界层介绍

边界层定义

边界层分类

二、湍流边界层

三、壁面函数or近壁模型

壁面函数

近壁面处理

四、建议


一、边界层介绍

边界层定义

在流体力学中,边界层是指沿壁面流动形成的薄层流体。流体与壁面的相互作用会引起无滑移边界条件,即流体在壁面处速度为0。流体沿壁面法向速度迅速增大,直达接近自由流的速度。

简而言之,从壁面处的0速度到99%自由流速度的一层流体薄层,即为边界层。

显然的,边界层可以从流体流态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沿薄壁平板绕流的流体从层流逐渐发展至湍流,边界层厚度逐渐增加,从层流边界层变成湍流边界层。

对于上述沿平板流动的流态,其中层流边界层厚度为

湍流边界层厚度为

边界层分类

同理,边界层可以从速度推广到温度与浓度。如下图,同时表示了温度、速度边界层。

热边界层厚度为温度到达自由流温度的 99% 时与壁面的距离。由无量纲数普朗特数进行表征。如果普朗特数为 1,则两个边界层的厚度相同。如果普朗特数小于 1(标准条件下空气就是这种情况),则热边界层比速度边界层厚。

类似的,浓度边界层由斯密特数表征:

二、湍流边界层

在介绍完边界层理论之后,我们可以知道,在薄薄的一层边界内,物理量迅速从壁面值变化到0.99主流值。显然,边界层内梯度非常之大,情况复杂,不能够和主流一概而论,需要着重研究湍流边界层。

大量实验表明,边界层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 黏性底层(viscous sublayer):流动几乎是层流,粘性力在动量和传热、质中起主导作用。y+一般在1~5之间

  • 缓冲层(blending region):介于黏性底层与对数律区之间的过渡区。y+一般在5~30之间

  • 对数律区(log-law region):以湍流为主,y+一般在30以上

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无量纲数Y+与u+,其定义如下:

三、壁面函数or近壁模型

为了研究近壁区域,主要有两种方法:

  • 壁面函数:不对黏性底层和缓冲层进行解析,而是使用半经验公式用于表示壁面到旺盛湍流。使用壁函数无需修改湍流模型以考虑壁的存在。

  • 近壁模型:对湍流模型进行了修改,使受粘度影响的区域(黏性底层和缓冲层)能够通过网格一直解析到壁面。

两种方式示意图如下:

Fluent提供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近壁面处理

其中共有标准壁面函数、可缩放壁面函数、非平衡壁面函数、自定义壁面函数4种。近壁面处理有Menter-LechnerEnhanced Wall Treatment

壁面函数

显然的,壁面函数一般是和高雷诺数k-epsilon湍流模型一起使用的。由于k-epsilon不能用于求解黏性底层和缓冲层,此时需要使用壁面函数在第一层边界层网格中根据经验公式求解计算这两个区域。所以第一层网格网格的高度最好是要求y+>30的,否则会带来非常大的误差。

对于高雷诺数流动,如飞机机翼的绕流、风电场等等。

边界层y+非常的大,甚至能够达到上千,此时在实际工程中第一层网格可以取得很大。可以大大网格数量,提高效率。

对于中低雷诺数流动,边界层的Y+比较的小,如果使用壁面函数把第一层网格定的比较大,会导致边界层内只有少量计算网格,从而导致误差。

近壁模型

对于低雷诺数流动、壁面相变、边界层分离等需要着重研究边界层的情况,壁面函数不再适用。此时需要适用近壁面模型,对边界层网格进行加密,对湍流模型进行修正,使其能够对粘性底层进行求解。

四、建议

根据Fluent theory guide,有以下近壁面处理的推荐

对于k-epsilon湍流模型

  • 推荐使用Menter-Lechner壁面函数或Enhanced Wall Treatment

  • 如果要使用壁面函数,推荐可缩放壁面函数

对于k-omiga

  • 所有基于w的模型都采用了自动壁面处理,因此无需选择近壁面处理方案

此外,只有当边界层的整体分辨率足够时,才能获得高质量数值结果。这个要求实际上比实现某些 Y+值更重要。边界层的网格数最好能到10~20之间。

  • 23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Tecplot是一种流体力学及数值模拟软件,常用于处理二维和三维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在流体力学中,边界层是指流体靠边界处发生的速度剧烈变化的区域。边界层厚度是指边界层区域内速度由边界到稳态部分变化到某个特定值的距离。 要提取边界层厚度,在Tecplot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导入数据:首先,将包含流体速度场的数据导入到Tecplot中,这可以是由CFD软件生成的数据文件。 2. 定义边界层区域:使用Tecplot的工具,可以选择包含边界层的区域。这通常是流体与边界相交的区域。 3. 提取速度剖面:在边界层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剖面进行速度提取。通常,该剖面应沿着边界法线方向。 4. 绘制速度剖面:根据提取的速度数据,绘制边界层区域内的速度剖面图。可以使用Tecplot的绘图工具进行实现。 5. 计算边界层厚度:在速度剖面中,边界层区域内速度的变化应该是从边界值到某个特定值。通过分析速度数据,可以确定边界层厚度对应的位置。 6. 提取边界层厚度:根据确定的边界层厚度对应的位置,从速度剖面数据中提取对应的距离值。 7. 分析和应用:通过对提取的边界层厚度进行分析,可以对流体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边界层厚度的提取对于了解流体边界的特性非常重要,例如流体的粘性和边界层的发展。 综上所述,Tecplot可以通过数据导入、边界层区域定义、速度剖面的提取和绘制以及边界层厚度的计算和提取来实现边界层厚度的分析。这样的分析可以为流体力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