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组建与创造力的培养

 

             知识组建与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理念和实施案例

 

              张峻(西觅亚公司总经理)

 

  
  (编者按 5 月12 ,西觅亚公司总经理 张峻 先生参加了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等单位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研讨会",并受邀作了题为"知识组建与创造力培养"的演讲。全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问题。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变革的同时,也提出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文中介绍了世界著名科学家与研究机构推荐的理念与教育方法、实践效果及一些国家的教育改革情况和收效。在此处刊登,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将你们的想法、实践经验写成文章,给我们投稿,共同分享你的成果。西觅亚愿将国内外教育改革信息带给大家,并希望与各位老师、学者共同探讨教育改革的问题。对于长期以来给予我们 支持的 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谢谢!)

I. 简介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飞快进步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医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我们从前无法想象的事情都正在变成现实,以前我们想不到的新的观念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一个私人的虚拟企业,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研究和生产的产品比超级企业更好,更实惠,并且可以推销到世界任何地方。

同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相比较,教育系统的改革仍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许多国家的教育系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面对未来的挑战?怎样将新科学、新技术介绍给学生?…… 我们有一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维的固定是日常生活中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我们经常说的:用一生的精力去学习,在今天有了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重复性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五十年代的教育方法和课程也许不适合今天的应用,再过十年,可能根本用不上而被淘汰。

如何变革我们的教育体制?如何让教育更适应世界潮流?今天的教育如何培养明天的人才?这些是所有关心教育和关心下一代的人都在认真思考,并努力探索新的问题。有效的教育改革不仅是中国关注的焦点,也是世界各国正在努力探索开拓的方向。本文章将介绍一些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和教育机构推行的教育改革模式;随后分析亚洲国家教育体制面临的困惑;最后就几例新颖的教学案例,分析这些国家如何通过探索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创新教学工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II. 著名科学家和教育机构及其教学理念;

新一代教育论坛(NGF

新一代教育论坛是来致力于创新能力及创新教学研究的专家组成的独立论坛。这是一个开放性论坛,欢迎社会各界所有关心下一代,关心教育,有自己教育想法的人参加。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教育专家,如:丹麦、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

1999年,NGF发表了第一篇名为走向创新社会的报告。报告的主题是:什么是创新社会,怎样走向创新的社会。在这个虚拟的社会里,人们如何不断地为自己及自己的社会添加新的发明?如何让人类始终保持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去回答这些问题, NGF将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做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NGF从广义上定义了学习的含义,学习即探索、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并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造世界,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更是随时随地的。NGF认为:孩子天性好奇,对一切都充满强烈的兴趣,愿意去学习,除非他们的爱好、兴趣受到束缚和限制,这种求知的欲望将伴随他们一生。因此,我们必须营造好的环境,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是件有趣的事情。未来教育论坛建议学校偿试玩中学的教育模式,并努力将这种模式推向课堂教学。

NGF也建议学校培养学生如何去学习,让学习不是关于如何记下老师教授的信息和定义,而更多注重于如何灵活地解决问题。NFG走向创新社会的报告中提供了许多学校创新教学的例子。

(未来教育论坛网址:www.nextgenerationforum.org

Jean Piaget 博士

  Jean Piaget 博士(瑞士)是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和Albert Einstein曾一同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位科学家之一。 Piaget博士以大半生的时间对儿童,包括学话前的婴儿进行观察,对孩子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进行研究,从而推出了人类是如何掌握知识的理论。 Piaget博士的理论告诉了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孩子不是一只空的罐子,让我们去灌输知识和学问,他们都是积极的知识组建者,通过不断地实践经验来创造和验证自已的理论,并逐渐掌握正确的知识。Piaget博士通过许多实验来论证自己的知识组建理论。他有个 著名的实验就是问一群57岁的孩子风是怎样形成的。孩子们的答案是:风是树造成的。因为孩子们看到了树枝在风中摆动,他们也知道自己如果不停地摆动胳膊,也能形成风。通过这些经验,孩子们创造出树是形成风的原因。当然,既然树能够形成风,那么很多的树就能形成很强的风。通过这些实验Piaget博士发现:孩子们总是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建立新的理论,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孩子们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不断修正。如果老师想强行修正孩子们最初的认识,并不一定有好的收效。也就是说,如果老师总是对孩子说:你想的虽然很好,但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时间长了,孩子们可能就不愿意去认真理解并创造自己理论了。Piaget博士认为:孩子真正理解的知识是通过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创造来实现的。如果我们急切想让孩子更快地掌握知识,也许我们会阻碍孩子自己去发现与认识世界的过程。

Seymour Papert 博士

 Seymour Papert 博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他曾与Piaget博士一同在日内瓦工作。Papert 博士在Piaget博士的研究基础上,将知识组建论应用于教育。他认为,如果知识的组建是通过不同的实践经验实现的,那么教育就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更好的组建知识的机会。Papert博士认为:更好的教育不是如何让老师得更好,而是如何更好地提供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机会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下是Papert博士知识组建论的详细内容:

当孩子们在组建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作品时,如用沙土堆城堡、写诗、做小机器、编故事、编程序、或是作歌时,孩子们正处于学习知识的最佳状态。

孩子们在创造事物、制作事物、建造事物的同时,他们也在无形中形成、拓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制作的过程是他们实验自己的想法,论证自己的想法,和修改自己想法的过程,也正是他们组建知识的过程。

新组建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去探索和建立更复杂的知识结构,如此形成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良性循环。

20世纪70年代,Papert博士开发了一种叫Logo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这是一种简便易学的语言,将以数学知识为工具,在计算机上画图、编歌曲、玩游戏、进行动作等。8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多媒体实验室发明了LEGO® TC Logo语言,LEGO积木与LOGO语言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孩子们便能够控制用乐高积木搭建的模型,让模型移动、行走、发光、响应外界环境等。这些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工具的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充分实践了Papert博士的知识组建论,非常适合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作为美国科技教育的倡导者,Papert博士曾在1995年美国国会上发表了题为科技教育在学校:局部定位还是全球变革?的讲演,提出了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根本变革的提案,在演讲中他建议美国政府先在一些学校建立试点,建议技术行业为教育界开发低成本的教育用计算机设备,鼓励概念企业为学校生产全新概念的教育产品和教材,丰富课堂教学。

LEGO 教育部

LEGO 教育部以开发研制“Learning by Making – 做中学的教育工具为宗旨。根据知识组建论原理,让学生自己设计项目,制作与自己所处的世界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作品。学生的制作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知识的过程

做中学的核心是:我们亲身经历或动手制作过程最有益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LEGO教育部认为,智力培养并不一定要通过思维,也可以通过行动。例如,如果我们想系个鞋带结,我们是怎么做呢?我们能够用笔来描述这一过程吗?孩子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其实,孩子们根本想都不想就能做好,他们用动做来!可惜成人已经忘记怎么用身体动作来想了。成人的做事方法一般是先用头脑,再用身体。孩子们则恰恰相反:他们是先用身体,再头脑。乐高教育部认为孩子们的行为是正确的,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而获得的知识是最深刻的,是知识发展的基础。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认为人类至少有五种不同的智力。一种是形体智力,其它四种分别是3维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运算智力。这些都是不同的思维的模式,但又密切配合工作。形体智力是开发其它四种智力的基础。这五种智力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每一种智力的拓展,都需要其他智力的辅承。不过,各种智力的拓展有一定的主次,最先是形体智力,其次是3维空间智力与音乐智力,在此基础上,语言和逻辑/数学智力得到了开发。因此,拓展学生的形体智力与3维空间智力是拓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乐高教育部正是基于此开发了乐高积木系列教育产品,它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有效载体。下面是一个通过使用LEGO积木来锻炼不同智力的过程,也是为什么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要让您的孩子聪明,从小让他搭积木和学音乐

1. 在使用LEGO积木进行制作本身,就开发了孩子的形体智力;

2. 孩子们搭建模型,需要将积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这是对3维空间想象智力的锻炼;

3. 孩子要选择使用合适的语言来描述陌生的事物,语言能力,如动词等的学习是建立在形体智力之上的,因为孩子们在学会说以前,已经用身体语言作了表达。

4. 孩子在搭建的时候,就要涉及使用积木大小及数目数量,从而开发了逻辑思维或者数学计算智力。

LEGO教育部相信,最能激发创造性与学习欲望的教育产品是那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让孩子们感觉的产品,在自己动手制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会留

下最深刻的记忆。

III. 现有教育系统面临的挑战

2002 415 ,《时代》周刊刊登了一篇名为学校的困惑——亚洲的学校怎么了一文,指出亚洲目前的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脱节现象。文章指出,亚州的经济奇迹是建立在辛苦的劳动、高存款率以及学校教育的价值观上的,多少年来,亚洲人一直认为他们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最聪明、最出色的人才,逐年增加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是证据,数学及科学测试高分数也表明这一点。只要走进任何一所学校课堂看一看,都能看到这一情景:学生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着记下老师讲课的内容、勤奋地学习,这与美国学校课堂的吵闹、随意发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亚洲学生和欧美学生的对比不再是那么鲜明了。 近期举行的国际数学与科技竞赛中,美国学生已逐渐地赶上亚洲学生。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亚洲学校,即使是在有些最好学校学习的学生,也缺乏足够的创造力,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调查发现,那些在海外接受教育的学生更独立,更勇于冒险,更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在一个20国家的调查中,亚洲学生对数学与科学的兴趣排名为倒数第二,虽然他们的成绩是第一的。这也难怪亚洲没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因为他们不愿意从事当初在学校时曾压抑他们创造力相关的工作。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学生越来越高的退学率。1999年,日本13万名中小学生拒绝去学校超过一个月。亚洲孩子厌学情绪非常高,学习的压力也非常大。在香港,有近1/3的孩子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比两年前的调查高出28%。去年10月,香港7岁的孩子Ng Dik-wai在一次语文听写测试中考试不及格,回家后跳楼自杀,他成为亚洲教育体系下最小的受害者。泰国与韩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现在,亚洲的一些父母们也选择让孩子们离开学校,他们不再相信接受教育就保证有终生稳定的工作,他们或干脆让孩子退学,或送孩子到那些对教育投入高,实行小班教学的国家学习,他们相信,在那里孩子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见下表)。

表格1.0,教育经费投入

1999年的统计表明,相对其他地区,亚洲国家在教育中投入的经费相对较低 (以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of GDP, 1999)

Israel

9%

South Africa

8%

U.S.

7%

Malaysia

4.5%

Thailand

4.4%

Philippines

3.8%

Singapore

3.6%

India

3.6%

Korea

3.5%

Hong Kong

2.9%

Vietnam

2.6%

China

1.9%

Indonesia

1.3%

表格2.0:教室的大小

小班教学,尤其是在低年级采取小班教学(学生人数/每位老师,小学,1998),教学效果更好。

Denmark

10

U.S.A

16

Thailand

18

Japan

18.7

Malaysia

19

Indonesia

22

Hong Kong

24

Singapore

25

Korea

28.7

Philippines

35

India

50

 

 

IV. 教育体制改革的解决方案:

政策的改变:

目前,许多国家政府的教育部门都在努力偿试进行教育改革。20024月,日本政府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取消周六上课,鼓励自愿选课,并允许学校自主选择教材。今年底,台湾的大学将通过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写作,课外活动,和平时成绩来选取入学。在韩国,将有1/3的新生,是因为他们的突出才能,而不仅仅他们的考试成绩被录取。

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Seymour Papert 博士在提交美国国会的一份关于科技教育在学校:局部定位还是全球变革的报告中建议:

1. 在公立学校建立教改试点,偿试新的教育方式;

2. 明确国家的科技教育目标。例如,学校科技教育的最低目标定为:三年内,在所学校的每个教室都装有若干台连网的计算机,六年内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计算机等。

3. 支持、鼓励有任何有关课程改革的好建议,希望迈入数字时代时,教学方式与学校模式都有根本性改变。

4. 鼓励企业开发高性能、低成本(如200美元)的计算机设备,能够连网,可进行网络教学。

5. 鼓励所谓概念企业为学校生产全新概念的教育产品,丰富课堂教学,创造高科技教材。

6. 为喜欢创新、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老师(我们有许多这样的老师)营造理想环境, 设立未来教育环境论题,收集老师们的意见。

国际开展教育改革的实例

案例1:泰国

泰国于1997年开始实施灯塔计划。泰国政府官员、教育学者和企业家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泰国如果不改变现在的教育体制,将无法象过去的几十年继续保持经济的飞速发展,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必须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的人才。他们认识到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他们聘请 Seymour Papert博士及其在MIT 的工作小组根据泰国的国情,设计合理的教改方案,革新教学模式。

在此之前,泰国政府曾做过多种教育改革偿试。这些改革大都试图改变学校的某些方面,如增设计算机课程,添加计算机等,但所有努力都在学校原有特色和基础下进行,如文化、习惯、平衡、教学进度、课程安排、生活方式等,所以变革成绩不显著。当时这些变革都是在全国范围进行的,耗资也比较大。

Papert博士的教育小组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MIT的专家们认为,在现有的资源下,选择几个地区作为试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革,比同时在全国进行推广可取。先在试点学校的进行教改,可为日后在全国推广积累宝贵的经验。但是,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教育模式又谈何容易,研究小组偿试在试点学校选取重点课题,重点课题里又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材。每个试点尝试的方法都不一样,希望不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想法,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适合国情,利于培养创造力的教学工具。

例如,灯塔计划试行之前,泰国学校将计算机作为一门专门课程,教授学生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基本操作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的应用。但是,灯塔计划的计算机课程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方法,现在的计算机课程将计算机做为孩子们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就象铅笔一样,虽然它比铅笔功能强大许多。以下是灯塔项目学生用计算机完成许多独具创造性的项目:

· 一位15岁的寺院僧侣使用Logo语言和数码相机编写佛教历史与传统,并将其放在网上。

· 运用声音输入技术、数码相机拍摄图片,结合Loge语言制作中草药多媒体介绍。

· 使用计算机设计传统泰国织布的花样。

灯塔计划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帮人们建立全新的思维方式。

案例 2 -- 秘鲁

1996年,秘鲁教育部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启动了一项研究课题:对秘鲁教育投资/受益情况(cost/benefit analysis)进行深入分析。秘鲁的Pontificia大学(PUC)和乐高集团教育部协助该研究工作。整个项目为:将秘鲁的130多所学校中的6-11岁年龄段的在校学生中,随意分为2个小组,进行教学实验。

对一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简称为传统组),另一个小组引入乐高教育产品进行教学(简称为乐高组)。根据乐高教育部倡导的知识组建论做中学的理念,为学生制定全新的课堂学习方案。

两年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做了独立的实验测试。结果发现,与传统组的学生相比,乐高组的学生在自信心、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乐高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机械知识应用测试成绩超过传统组学生的1倍。同时,这组学生在数学方面比传统组平均分数高60%。学生的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也明显提高。课堂上,该组学生表现更活跃,注意力更集中,更乐意学习,缺课现象也明显减少。

乐高教学的方式不同在哪里?

传统组的教育 方法是 教授学生信息与事实,教授学生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考试也只不过是检验学生是否记住了所学内容,结果往往是谁的记忆好谁的成绩就好。但是这样的记忆并不深刻,考试过后很快就会忘记,这并不是真正的学习。

学生很少会到所学的知识,最多老师会告诉学生:这些将来是有用的。数学和科学习题是想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但往往这些题目只有一种正确的答案,不是开放性的题目,所以不激发学生去想象和创造。学生会觉得这些题目很枯燥,当然,结果只能是学生很快就会忘记让他们觉得乏味的内容。

虽然传统组的学生也有机会接触各种实验设备,让他们动手,如比例尺、放大镜、试管、磁铁等,但是,学生的实验就象是照菜谱做菜,一步步将实验完成,将结果记下来。虽然比起单纯的记是有一些改进,但这并不是真正在科学实验。

乐高组使用的教育工具则完全不同。 在这个小组,1老师只简单地为学生介绍一下基本原理,如杠杆是如何工作的等,2然后学生就立即开始使用杠杆进行实验,3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时,老师就象顾问一样,回答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掌握了基础原理后,4老师就提供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挑战5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各抒已见寻求独特的解决方案。因为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自由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看到,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始终情绪饱满、心情舒畅,所以他们的所学也不容易忘记。 这或许说明了为什么乐高组学生的成绩会比传统组的学生高:他们的学习过程能让每个学生都亲身投入有挑战性,令人兴奋,和生活有关的活动中,提供学生机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正如孩子所说的:学习难,但非常有趣。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要困难复杂得多,包括制作大型模型,并编写电脑程序控制模型运动。例如,学生可以制作一个温室,室温可以自动调节:当室内温度过高时,温室的门会自动打开能透风,反之,如果温度低于某一设定值,自动关闭房门;学生也可以搭建自动化的汽车流水线。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并检验设计的正确性。为了达到满意的设计效果,解决某些难题,学生会主动去咨询老师,或去查资料,或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讨论,这就是真正科学实验的过程。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极合作能力都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乐高学生的优秀成绩不仅验证了做中学组建论教育理念,他们远远超过传统组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真正享受了学习的乐趣。科学教育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置身于自己喜欢的活动中,需要解决问题的难度又正好合适,符合自己的知识水平,那么学习就会象呼吸一样自然你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使用乐高教育产品,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起点,虽然应用原理都是一样的。如,同样是齿轮,学生可以设计一台简单的自行车,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制作复杂的工业自动化传送带,这全看学生自己的能力的发挥。

案例 3. -- 美国

学习是快乐的” – Pee Suat Hoon

婴儿和小孩子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充满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天性好学,喜欢探索。但是随着他们长大成人,这种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慢慢降低,学习成为一种苦差事而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Pee Suat Hoon博士是一位电气工程学教授,他解释自己的计算机设计和应用实验室课程为什么那么受学生的受欢迎,学生会何热情高涨地参与科研活动与实验讨论。

1. 在青春期,自我表现欲很强,不愿受约束。但学生们又希望得到支持和反馈。Pee Suat Hoon博士的实验室里,多数课程都不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老师们仅向学生简单提出需要解决问题:编写一个能产生四个随机数的程序;编写一段程序,能找出输入波形的FFT等等。学生必须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与创造空间。

2. 因为许多学生都熟悉计算机,喜欢计算机应用技术。因此,Pee Suat Hoon博士选用图形化编程G语言作为实验室应用的主要编程工具。学生对学习最新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工具很感兴趣。

3. 学生们都追求一种满足感,希望能立即得到答案及反馈。因此,他们希望马上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图形化编程G语言提供了用户友好开发环境,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编程技能,可以做出成果。不过,如果他们想要成为专业的程序员,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了。

4. 许多学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做作业上。虽然他们不喜欢学习,但却愿意学习一些将来有用的东西。我们在学习做一件事前,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学。图形化编程G语言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大学、科研院所、工厂等。诺贝尔物理学家在使用这种语言做实验,火星探险飞船数据采集系统也是以图形化语言编程的。这样,学生们清楚地知道,学习这种语言会为有益于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

5. 传统实验室的实验活动都有明确的指导步骤,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执行,记录数据。与此不同,在G-语言实验室里,所有课程都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必须进行偿用各种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成功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案例4:国际机器人竞赛, 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

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目的是为了使更多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国际的科技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激发他们对科技和机器人世界的不懈探索。亚太地区的10多个国家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每年一度的机器人竞赛及交流活动,提供学生机会展示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材倾向于就一个给定的问题,告诉孩子们一个既定的答案,限制孩子天性的发挥。孩子们往往处于这样一种感觉状态: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唯一的,这样,孩子们的创造性就得不到恰当的开发。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们只是接受已有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主动去探讨、去发现新的东西。

实验表明,因为机器人挑战安排的活动主题不仅有趣,更提供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项目标,从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机器人挑战使学生们有机会去:

· 探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主题

· 通过动手实践获取知识

· 学习多学科知识,如机械设计、电子工程及信息技术等。

使用机器人套装,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个构思、设计和开发过程俨然是实际科研工作的真实体验。他们就象真正的工程师一样,针对项目主题,进行研究、策划、设计、组装和测试。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使用乐高积木、传感器、马达及齿轮等组件设计自己的机器人,并为机器人编写程序,让它们完成自己想让它们做的事情。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有关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知识,更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技能:与人的沟通与合作、对他人的尊重、毅力与自信心的树立及时间的合理分配、利用等,为将来走上社会,面对新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些教育界知名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以及他们的教育理念。通过分析四个案例,文章展示了通过不同的方式可以取得有效教育成果,特别是如何应用Seymour Papert博士的知识组建论与乐高教育部的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文章也重点讨论了如何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借助图形化编程G语言和机器人挑战来营造有利于培养创造力、想象力的学习环境。

作者简介:

张峻:留美硕士,前美国太空总署工程师;

科协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活动丛书 --“机器人小工程师主编;

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指导组委会委员;

西觅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e-Mail: semia@hktrade.com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