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四

 

读<春秋>二十四

 

 

之一:烽火戏诸侯并不是王朝破败的原因

  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幽王竟糊涂到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地步,为博美人一笑,在骊山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后党申侯利用了这一政治时机,构结西戎,攻入周都镐京。

周王朝因为这场内部纷争,元气大伤,对诸侯的统治削弱,开始走向名存实亡。

 

历 代王朝都有着相似的变乱模式。譬如:皇帝有两个老婆——大老婆和小老婆。大小老婆都有自己生的王子——大王子和小王子。通常是皇帝宠爱小老婆——偏房,而 社会舆论偏向大老婆——正宫。大小老婆之间水火不相容。这本是宫纬内的争斗,因为牵涉到王位继承,这就引发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斗争。大小王子周围有着各自 的政治集团。政治集团的斗争结果:一是以一方迅速灭亡宣告结束;一是相互削弱;一是第三者插足,成为河鹤相争的渔翁。历代政治家都能预见到这一悲剧,但 是,无法回避。

 

之二:人格面具和政治伪善。

 

郑武公的老婆姜氏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得到权力集团支持,顺利地继承王位,称郑庄公。而另一个儿子叫段,他得到母亲的支持。

庄公假装去洛阳朝见周天子,造成新郑空虚的假象,挑动段和姜氏动手,然后设下圈套,消灭了段。

段死后,庄公抚尸痛哭,说:“兄弟啊,你干什么寻死?你有什么不是,我还不能愿谅?”

庄公曾发誓不到黄泉不与姜氏相见。颖考叔等认为这是不孝,就替庄公想出 “掘地见母”的招。这样,庄公赢得了“庄公厚德”的美誉。

 

寐 生和段都是姜氏所生。姜氏为什么要导演这场政治和情受的悲剧呢?姜氏和郑武公都偏爱段。郑武公也仅仅是因为寐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错,而没有改变立长的规 则。我们从段的性格上看,政治上幼稚,唯母亲命令是从。幼稚的人当然讨人喜欢;而寐生伪善,有心计,就连生母也不喜欢他。可是,权力斗争的胜负不以个人的 喜好来决定。寐生的性格决定了他是天才的政治家,而像段这样的人只要是涉足政治斗争,往往铸成悲剧。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从事于宫庭政治,而什么样的人不适 合,一目了然。

 

之三:大义灭亲背后的父子政治

 

卫 庄公有三个儿子,大的叫姬完,老二叫姬晋,老三叫州吁。卫庄公最宠爱州吁。姬完是后来的桓公。上大夫石鹊显然是姬完一党的,对州吁很有意见。可是,他的儿 子石厚却是州吁一党的。石厚帮助州吁杀了软弱的卫桓公,立州吁为王。石厚为了树立州吁的政治威信,伐郑,想通过战功来巩固政权。他也的确取得胜利。但是, 国人对这种弑君的权力交接,还是难以认同。他就想请出他父亲,请出先王老臣石鹊共掌朝政。石鹊拒绝了州吁的请求。石厚认为,他是父亲的独生子,父亲一定会在他的政治生涯中给予他适当的帮助。所以,当他向父亲询问定国安邦之策时,是想不到父亲在其中已经设下了圈套。 石鹊利用陈国的政治力量轻而易举地除掉了州吁和石厚。

 

州 吁和石厚在陈国的太庙门口看到一块木牌,上写:“为臣不忠者,为子不孝者,不许入庙。”姬完是卫国王位法定的继承人,州吁和石厚篡夺王权,为臣不忠;石鹊 选择的是姬完的政治集团,而石厚选择的是州吁,违背了父亲的政治志向,为子不孝;不许入太庙,就是说州吁和石厚的行为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承认。

 

建 立在暴力基础上的政权,只有用暴力去维持。而州吁和石厚在用暴力得到政权后,幻想用共掌朝政和得到周王加封等来巩固权力,结果反而迅速导致灾难。石厚相信 亲情,忘记不同政治集团间的利益,导致失败。如果石厚能像郑庄公对待生母姜氏一样,采取怀疑的态度对待石鹊,对待父子之间的不同政治利益,或许还不会导致 失败。自己被父亲欺骗和出卖,掉了脑袋,还让已经步入老年政治的父亲重新执政,并且赢得“大义灭亲”的美名。

 

之四:大丈夫贵乎自立吗?

 

郑庄公和齐僖公在石门会盟,齐僖公看上郑庄公的世子忽,要把女儿文姜许配。齐国是大国。这样的婚姻对于世子忽的政治利益是可见的。可是世子忽说:“大丈夫贵乎自立,岂可仰仗婚姻?” 随 后,在世子忽帮助齐国打败戎兵后,齐僖公重提婚姻的事,再次遭到世子忽的拒绝。世子忽说了“大丈夫当自立”这样政治上很幼稚的话。当国内政治集团斗争激烈 时,他感到了无助。在这种的情况下,他只有红着脸去和陈这样的小国联姻,想得到支持。他错失强大的齐国的支援。所以说,年轻人有时要为自己年轻时的狂妄付 出代价。

 

之五:孰亲?

 

祭足的女儿祭氏得知丈夫雍纠受厉公的指派,要毒死父亲后,就回到家悄悄问母亲:“父亲和丈夫谁亲?” 母亲答道:“都亲。”祭氏追问:“到底谁更亲?”母亲说:“要真比较起来,还是父亲比丈夫亲。因为女子未嫁,可以选择丈夫;丈夫死了,还可以再嫁;而生父只有一个。”祭氏就把丈夫要谋害父亲的事告诉了母亲。

 

之六:杀婿逐主的弄臣

 

大夫祭足谋略过人。早在庄公与段权力之争时,祭足站在庄公一边,帮助庄公取得胜利。郑庄公十分信任他。庄公临终时,把祭足招到身边,商量政权交接。庄公说:“除世子忽以外,子突,子仪,子 # 三人都有才干,但子突才能在诸子之上,我想传位给他。你看如何?”祭足认为子忽已经立为世子,不可废长立幼。这样,子忽继承了王位,称郑昭公。而子突去了宋国。

 

昭 公派祭足去宋国聘问修好,顺便探察子突的行动。宋国为了立子突,就把祭足抓起来,说:“如果不答应立子突,就要先斩大夫。”这样,祭足就当了叛徒。由于祭 足的贪生怕死,(还不一定就真死),最终引发郑国无穷无尽的灾难。郑庄公的四个儿子有三个死于非命。王子间的权力争夺,导致王权的削弱,使得每个王子当 权,都不得不依赖于祭足的势力。祭足一直是上大夫,个人权力最终也没有动摇,但是从此郑国作了楚的附属,定期向南方纳贡。

 

在权力斗争中,祭足智慧过人,面面俱到。他既帮助子突夺取王位,又答应昭公,以后帮昭公复位。即保全性命,又两不得罪。他还多次打败宋国的侵略。杀婿逐主。他发现齐侯首止会盟的危险,托病不行,最后让君臣受难,而他却又充当起迎回新一任统治者子仪的功臣。祭足虽有谋略,但只是一弄臣,在关键时候,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置国家利益不顾。这样的人是不可信。如果拿祭足和蔺相如相比,就可以看出人格的缺陷。

 

之七:管鲍之交

 

春 秋时期,齐国有两个贤人,一叫管仲,一叫鲍叔牙。两人意气相投,非常亲密。有一次,两人合伙做生意,赚了很多钱。鲍叔牙出钱多,出力多,可管仲比鲍叔牙多 拿一倍。有人说管仲太贪心。鲍叔牙说,管仲不是贪图小利,他家很贫苦,是我让他多取的。邻国来侵犯,齐襄公命鲍叔牙带兵抵敌。鲍叔牙向齐襄公推荐管仲同 去。作战时,管仲往往作后队,不去冲锋陷阵。有人在鲍叔牙面前说管仲胆怯。鲍叔牙说,管仲不是胆怯,他因为老母年高,既无兄弟,又无姐妹,怕丢下无人奉 养。齐襄公有两个儿子,大的叫纠,小的叫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助小白。管仲为了帮助纠取得王位,曾用箭射伤过小白。后来小白继位,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又捕获管仲。鲍叔牙向桓公推荐管仲,说是天下奇才。桓公面有怒色道:“我几乎死在他手上,恨不得吃他的肉。”鲍叔牙说:“当时是各为其 主。射主公时,管仲心中只有公子纠,不知有主公;主上如重用他,他要给你射天下哩。”

 

齐 桓公得到江山后,论功劳,鲍叔牙最大。他要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坚决拒绝,说:“治理国家的大才是管仲啊。”齐桓公采纳鲍叔牙的意见,命太卜择吉日,在宾 馆中迎接管仲。管仲为相后,齐国果然强大起来,使桓公成就了霸业。试看当今天下,不缺管仲之才,但是,难见管鲍之交,为什么?因为鲍叔牙难求。鲍叔牙和管仲都是具有良好修养的贤德之人。特别是鲍叔牙,他除了欣赏管仲的才干,了解管仲的为人,尊重双方的友情之外,更重要的一点,他能超越个人的情感,在大问题上,和管仲找到利益的共同点。这个利益的共同点就是国家君王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情感由此得到升华。

 

管 仲病重时,桓公问:“万一你不幸,国政交托给谁?”桓公顺理成章地提出“鲍叔牙”。鲍叔牙的确功劳太大。可是,管仲却摇头,说:“鲍叔牙确是正人君子,但 不能执掌国政。他的缺点是太善恶分明。好善可以,嫉恶太甚,就没有容人之量。谁能忍受!”易牙怀恨管仲,把管仲说的话告诉鲍叔牙。挑拨说:“管仲是你推荐 的,他却在主公面前说你坏话。我们都替你抱不平。”不料鲍叔牙反笑着说:“我推荐管仲的道理正在这时里,他为了国家,不顾私交,这难道不对吗?”

 

之八:论贤

 

有一天,齐桓公问管仲:“我喜欢打猎,喜欢声色歌舞,这对国家的建设有妨碍吗?”管仲说:“这没有什么妨碍。不知贤,有害;知贤不用,有害;用了又不信任,有害;用了还亲近小人,使小人从中坏事,有害啊!”

 

由此可见,周幽王造成的混乱,并不是因为好色,选了个美女褒姒。问题的关键是任用小人。幽王罢免和趋逐太史伯阳父和赵叔带等,而亲信虢石父。“烽火戏诸侯” 是虢石父出的馊主意。这类人通常很会讨主人喜欢。因为他们把讨主人喜欢放在第一位。“烽火戏诸侯”仅为供大王片时之娱,而置千年江山不顾。

 

管仲在此对齐桓公把治理国家的关键说的很清楚。人无完人,帝王身上的这些人性的缺陷——欲望,难以克服,但是如何把它限制在一个有限的度内?如果说身边是贤人,那么,在贤人的监督和提醒下,这种欲望会控制在有限的度内。即无妨碍。反之,则不然。

 

管 仲病危时,告诫桓公:“易牙、竖刁,开方三人是谄媚小人,千万不能亲近。”桓公替他们辩护说:“我想尝人肉的味道,易牙就杀了儿子煮给我吃;竖刁为侍奉 我,不惜净身做太监;开方不当卫国太子,情愿做我的臣下,父母死了也没回家奔丧。他们这样忠心于我,难道说不该重用?”管仲在病榻上,翻身朝里说:“爱儿 子、爱身体、爱父母都是人的天性。他们连天性都没有,那就太可怕!”

 

桓公不听管仲的话,最后引发内乱,孤独地死去。他悔恨当初没听管仲的话,觉得死后没脸去见管仲,就把衣袖蒙住脸,气绝。桓公死后,几个儿子争夺王位,竟顾不得安排殡殓。可怜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尸体在床上血肉狼籍,生满蛆虫,最后只用袍带包裹一下,纳税棺材,草草了事。

 

之九:唇亡齿寒

 

晋 国是个大国。它的南边有两个小国:虞国和虢国。这两小国订有攻守同盟,骚扰晋国南方的领土。晋献公联合犬戎,设法消灭它们,但是又担心两个国家相互支援。 晋国的大夫荀息建议用晋国的国宝,一匹千里马和一块白玉璧贿赂虞公。献公开始还舍不得,荀息说,只是暂存罢了。像这样贵重的礼拜竟然没有引起虞公的警惕。 虞国的宫之奇和百里奚向虞公讲明虞国和虢国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虞公贪心而又愚蠢。竟答应晋国的军队假道攻打虢国。虢国被晋国灭亡不久,晋国就又把虞国给 灭掉。当晋献公和虞公以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会面时,晋献公对国破家亡的虞公说:“那白璧、宝马,已经给你玩够了。我想应该收回啦。”

 

当今社会,我们身边有许多虞公式的人物。他们占有国家财产,接受贿赂,享一时之乐。等到有一天,家破人亡时,检察院就会对他说:“这些财物你已经玩够啦,该收回啦。”

 

之十:养牛人

 

百里奚是虞国人,很会养牛。他三十多岁才娶妻杜氏,生有一子,名孟明视。一天,杜氏对丈夫说:“男子汉志在四方,你应当出去谋取个一官半职,难道甘心困守家园吗?”当天晚上,杜氏把仅有的一只母鸡杀了,给丈夫送行。可是灶下连一块柴也没有,就把一根烂门闩劈开当柴烧。 清 早,百里奚上了路。他先到齐国,可是没人举荐,很块沦为乞丐,流落到宋国。宋人蹇叔见这个乞丐不寻常,就请他回家,两人一谈很投缘,就拜为异性兄弟。百里 奚给当地的村人养牛,贴补生活。当时齐国的公孙无知杀了襄公,自立为君。他正悬榜招贤。百里奚想去,蹇叔认为无知名位不正,不会长久。他就取消了念头。不 久,传说周王的弟弟王子颓爱好斗牛,养牛的工资很高。百时奚想去一试。临行前,蹇叔叮嘱说:“一个人的出处很要紧,投错了主人,离开他不忠,跟他共患难不 智。”蹇叔去周京看百里奚时,见王子颓志大才疏,左右尽是些小人,他估计要发生谋君夺位的事,就和百里奚一道回了虞国。百里奚回到家,发现房门紧闭,才知 杜氏穷得不能过活,已经领着儿子流落外方。蹇叔的朋友宫之奇推荐百里奚当了虞国的中大夫。蹇叔发现虞公贪小而自信,就劝百里奚不要任职。百里奚说:“我贫 困已久,实在不容许再挑精拣肥啦。”于是,蹇叔只好回了宋国,去一个鸣鹿村隐居。后来,晋献公在借虞国道去攻打虢国。虞公贪得重贿,答应了。宫之奇再三劝 阻,说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虞公不以为然。百里奚暗中拉宫之奇的袖子。他说:“跟这种糊涂人讲道理还不是把珍珠丢在路上。”后来,虞公做了阶下囚,百里 奚仍跟随左右。虞公后悔说:“你当初为什么不提醒我?”百里奚说:“宫之奇的话你都不听,会听我的吗?”晋献公听说百里奚贤能,想用他。百里奚回绝说:“ 我没听蹇叔的话,已经不智;事到如今,再不能让人骂我不忠。我情愿陪虞公做俘虏,不降晋国。”那一年,恰好秦穆公向晋求婚。晋献公就把百里奚作了陪嫁的奴 仆。百里奚一路上很伤感,自己空有才学,不遇明主,到老竟成送嫁的奴仆。他走到半路上就跑了。百里奚跑到楚国宛城地方,让当地的猎人当着奸细抓了起来。众 人见他须眉全白,人还老实,就叫他在村里养牛。百埯奚养牛很有本领,几个月后,他养的牛又健又壮。楚成王听说百里奚会养牛,就招见他。楚成王招见他问养牛 的诀巧,觉得很有道理,就封他作圉人,在东海地方管理养马。秦穆公听臣下报告说逃走一名陪嫁奴仆,叫百里奚。他向在朝的晋国人打听,大夫公孙枝说:“这是 当世的贤人。”穆公就多方打探他的下落。后来,打探到他的下落,穆公备了一份厚礼,要去送给楚成王,换回百里奚。公孙枝说:“这样楚王就知道他是个人才, 恐怕不得放人。”穆公认为有道理,就听公孙枝,照奴隶的价,用五张羊皮去换。说:“我们的一个逃奴躲在贵国,请允许我们赎回去严肃纪律。”楚成王不便推 却,命人将百里奚逮来,交给来使。东海人和百里奚相处日久,听说他要回去服罪,都哭着赶来送别。百里奚安慰大家说:“秦穆公哪里在乎一名奴仆,他捉我回去 说不定要重用我呢。”从容地钻进囚车。百里奚到了秦国,秦穆公招见他,一看是个白发老翁。一问已经七十岁了。穆公摇头说:“可惜太老。”百里奚说:“主公 要我去射雕,捉猛虎,我是老了。要是让我坐下来谈国事,出谋取划策。我比姜太公还年轻十岁呢。”秦穆公和百里奚谈论国事谈了三天三夜,穆公说:“我有百里 奚就像有了管仲。”恰好当初劝丈夫搏取功名的杜氏领着儿子在秦国靠替人洗衣度日。有一天,杜氏在街头看见车上的相国是自己的丈夫,她就想方设法到相府去当 洗衣仆,最后在厅堂之上演出大团圆的结局。

 

春 秋战国时代,贤人问题很突出。贤,即人才。谁拥有了贤人,谁就能在纷乱的时代取得主动,国富民强。所以,人才争夺战几乎贯穿着列国争战的始终。百里奚坎坷 一生,最终遇得明主,一生的才华得以施展。而秦穆公唯才是举,礼贤下士,最终使秦国成为西方的霸主。百里奚是养牛出身,他就像养牛一样养他的国家和人民, 国家能不强盛吗?

 

之十一:人算不及天算

 

晋献公有好几个儿子,年纪较长的重耳、夷吾是妃子生的。申生是夫人齐姜生的。按照只嫡庶不问长幼的礼法,申生为太子。齐姜死后,献公征伐骊戎,得到骊姬和少姬。献公改立骊姬做夫人。骊姬生儿子叫奚齐,少姬生子叫卓子。

 

这样,宫庭内乱的条件已经具备,等待的只是时间。很快,晋国就上演一出和镐京之乱相同的故事。如果说故事有什么不同,只是主人公骊姬比褒姒更有心计,更有政治手腕。

 

献 公想立奚齐做太子,这当然正合骊姬的心意。她预见到政治条件还没成熟,就对献公说:“申生是太子,国内外都知,而且太子没有过失。如果单是为我们母子换太 子,我宁可自杀。”多么贤德的言辞!骊姬首先开始在宫庭内外作手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然后设法把申生、重耳等支使到边疆,让他们在朝中的势力单薄。再后就 是让申生去打仗,想让他死于疆场,可是申生在战场取得了胜利。最后,作为一个女人,只有拿出自己的杀手锏——色相。她邀申生陪她逛后花园,暗中在头发上涂上蜂蜜,这样就引得蜜蜂集在她的鬓边。她要太子替她驱赶。申生就挥舞长袖掸去,而献公在远处台子看到这情景,以为是申生调戏骊姬,气得发疯。最后,引来申生的杀身之祸。

 

历 代的家庭纷争中,主公有后妻和前妻的长子之间只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乱伦关系,另一种就是仇人关系。曹禺《雷雨》中揭示了前一种关系。骊姬除了申生后, 又打败了另外几个王子的势力,逼得重耳周游列国的流亡。骊姬当然如愿以偿地让奚齐当了太子。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献公死后,奚齐继位才一天,就在献公灵前 遭人暗杀。骊姬费尽心机,瞬间化着镜花水月。

 

之十二 : 肚量

 

重 耳得到政权后,即晋文公。他大赦天下,可是没人敢相信。有一天,他正在洗头,守卫来报告,说有个叫头须的来见。重耳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当初献公派人抓拿 重耳时,头须是车夫,竟然窃取他的行藏潜逃。害得重耳等一干人吃尽苦头。重耳就问头须,你怎敢见我?头须说,晋国还很不安定,许多得罪过主公的人心有余 悸。我当初偷主公的东西,害得你们很惨。晋国人都知道。如果你继续让我做你的马夫,外出游玩,大家就知道,主公是真的不记前仇。重耳就用头须做车夫。许多人见了,知道晋国是真的大赦天下。 晋国的政局就安定了下来。

 

之十三:寒食节是悼念唯美主义者

 

重 耳领着他的一帮随从逃难。他们走到一棵大树下,实在走不动,肚子饿的咕咕叫。正在这时,介子推端来一碗肉汤,捧给重耳。重耳一口吃个精光,觉得味道很好。 就问哪儿弄来的?介子推忍着痛说:“这是我大腿上割下来的。”重耳感动得直掉眼泪。后来,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渡黄河,回去当国君。 上船时,重耳看见管车马的壶叔把吃剩的冷饭,咸菜,破衣报都收拾上船。他就要壶叔扔掉这些破烂。可是,狐偃等暗想,主公将来会不会把我们也当破烂扔掉呢? 就提出想退伙的要求。重耳一惊,就赶紧让壶叔再把那些扔掉的破烂捡回来,并把一块玉扔进黄河发誓,决不会忘记大家的功劳。这样的事给介子推看见了,就很瞧 不起狐偃。他认为晋文公贤明,一定会得到晋国老百姓的拥护。有些人以为自己功高,争名夺利。他不愿与俗人为伍。就隐居乡里替人打草鞋维持生计。重耳 43 岁外出流亡, 62 岁归回晋,在外流亡 19 年。 晋文公封赏群臣时,怕有什么遗忘,就贴了告示。有一个叫解张的人替介子推不平,就揭了告示。晋文公大惊,怎么把割股之人忘掉呢?他再找介子推时,发现介子 推已经携老母,隐居绵山。文公就领着解张和魏隼去绵山寻访。魏隼认为介子推不肯出山是要挟主公,就派人放火烧山,要逼介子推逃出来。火烧了三天三夜。最后他们发现介子推母子相抱在枯树下,已经烧焦。 文公就在当地造了座庙表示纪念。这天是旧历三月五日,当地人在这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这天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介子推烧死了,一把火烧成了大圣人。介子推是一个爱走极端的人。重耳没饭吃,就割自己腿上的肉;狐偃等人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不愿与俗人为伍,不领文公的封赏罢了,还一定要隐居到深山老林里;他的行为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唯美主义者。

 

之十四:最后的贵族宋襄公

 

宋 襄公,君子,最后的一个贵族。宋国和楚国交战。楚国天明才渡河。宋国大将公孙固说:“楚兵天明才渡河,分明是小看我们。应当趁半渡时攻击,如果楚兵全部渡 河了,恐怕难以取胜。”宋襄公指着自己大旗上“仁义”两字,说:“不可,寡人堂堂之阵,怎能趁人家不备就攻击呢?”楚兵渡过河,正在排兵布阵。公孙固 说:“楚兵阵还没布好,这时攻击,必然溃败。”宋襄公唾了他一口。说:“贪图一时之利,难道就不顾万世仁义?” 等到楚兵布好阵再打,宋兵大败,宋襄公的仁义大旗也被楚兵夺去,宋襄公屁股上也中了一箭。他是一个把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的人,把游戏规则置于战争胜负之上。

 

宋 襄公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打着“仁义”的旗号,经常以“仁义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同时,他又想在春秋战国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赢得主动,在诸侯称霸 中取得政治上的成功。残酷的政治斗争和他的仁义旗号形成尖锐的冲突,使他的行为怪诞,成为一个可笑的人。在那样的时代,或者说在当今时代,他成为不适事宜 的人。

 

宋襄公一直想当霸主,搞了个诸侯会盟。他怕大国不听号令,先约了几个小国。曾国来迟了三天,他听信公子荡的“缓则用德,急则用威”的话,就把曾君给杀了。他在盂地和楚成王会盟,目夷等劝他,和成王会盟时要有所防范。宋襄公不听。结果成王并不像他那样守游戏规则。成王依靠武力,不仅抢了霸主的地位,而且还让人把坛上的陈设掳掠一空。宋襄公做了俘虏。

 

之十五:小人足以毁国

 

晋 文公攻打卫国。卫成公把政权交给了弟弟叔武代管,自己躲藏在襄中。后来,晋文公约诸侯会盟,却没有通知卫国。成公很害怕,就找大臣宁俞商量。宁俞劝成公让 位给叔武,叫大夫元亘辅政,由叔武向晋文公说好话,或许能保住国家。叔武为人友爱,将来还会把政权交出来的。成公就派人向叔武传达了命令,自己躲到陈国去 了。叔武只答应代管国政,说见到晋文公一定替哥哥求情,让他复位。元亘知道卫成公多疑,猜忌,就派儿子元角到卫侯处,表面上是问候,实质上是做人质。这 样,好让卫侯放心。

 

公子遄犬私下对元亘说:“卫侯得罪晋文公,难有出头之日,你应当把让国的事明告国人,这样,晋国一定喜欢,卫国不就是叔武和你的了吗?”元亘说:“叔武不忘哥哥,我怎能忘记国君?”遄犬辞别元亘后,心里很不安,心想,倘若卫侯复国,元亘把我说的话捅出去,还了得?打人不如先下手,他便去了陈国,见成公说:“ 元亘已经立叔武为君。 他们打算在诸侯会盟时,求得周襄王和晋文公的同意。”成公问了手下宁俞等,大家都说不可能的。成公还是派了人去打探会盟的情况。打探的人只打探到叔武在盟 约上签字,没有打探到叔武和元亘已经求得周天子和文公让卫成公复位的事。卫成公很气愤,就把元角杀了。元亘知道儿子被杀的事,说卫侯虽辜负我,但我不能辜 负叔武。有人劝元亘辞职避嫌。元亘说:“我辞职,谁来帮助叔武管理国家?杀子是私怨,守国是大事,不能以私怨不顾大事啊!”叔武得到晋文公的允许,同意让 卫成公复位,就派人去迎接卫侯回国复位。公子遄犬又挑拨说:“不可轻信。”卫成公决定先派宁俞回国打探虚实。宁俞发现叔武很忠诚,一直把卫侯的位置空在那 里。他就和叔武约好卫成公回国复位的日期,然后回陈国告诉成公,叔武没有二心,真心迎奉。遄犬很慌张,他就主动要求做前驱,以防万一。卫侯的人马进了卫都 楚丘时,叔武正在庭中洗头。他听说卫侯回来了,又惊又喜,赶紧出来迎接。遄犬怕卫侯兄弟相逢,戳穿他的鬼话,便一箭射中叔武的心窝。元亘赶来,见叔武死的 很惨,大哭。他急忙跑到晋国去了。卫侯回来后,了解到真相,十分痛心,就派人公子遄犬杀了。他厚葬了叔武,臣民方才安心。

 

遄犬完全是没事找事。他只是因为内心的恐惧,把事情往前推进,最终导演出一幕君臣间的悲剧。可见,小人足以毁国。

 

之十六:荒谬的审判

 

元 亘儿子死了,他不动声色,以国家为重,还主动向晋文公要求让卫成公复位。可是,当叔武冤死,他无论如何是要求个公道。晋文公见卫侯刚复位就恩将仇报,杀了 弟弟,十分气愤。他决定主持公道。先轸出了个计策,让周天子接见天下诸侯。卫成公也来了。晋文公就请周襄王主持公道。周襄王不敢得罪晋侯,就派王子虎审理 这件案子。这可能是我们所知最早的审案程式。

 

卫国的士荣当审判官;原告是元亘;被告是卫成公,身作囚衣。因为君臣不便对理的原则,卫侯就指定咸庄子代|理。古代君 臣不对理就是说,臣对君的无条件服从。如果在法律上不能建立绝对的平等,审判的公正性就会得到质问。最后,最高审判长晋文公和王子虎做出如下荒谬绝伦的判 决:杀了审判官士荣,赦宁俞,砍去代|理人咸庄子的一只脚。晋文公和卫成公级别相同,不便处罚成公,所以只有处罚成公的部下。而卫成公交由更高一级,即最 高法院裁决。周天子指出了这次审判违反基本法的地方。他说周朝立法是为了审问老百姓的,臣下怎么能跟君主评理呢,这不是没上没下了吗?

 

由于这次审判触及到周朝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所以,无法彻底。最后的结局是卫侯和宁俞,卖通了卫国的大臣周遄和治廑,要他们刺杀了元亘。后来,周遄和治廑可能是受良心的责备,一个精神失常,一个有病死了。这也是法律审判不彻底所造成的悲剧。

 

之十七:智者的脑袋胜过雄兵百万

 

晋 文公和秦穆公订立军事同盟。他们相约共同于攻打偏向楚国的郑国。强大的晋军和秦军,把郑国的都城新郑围的水泄不通。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慌了手脚,想找一 个能退秦兵的人。上卿叔詹推荐大夫佚之狐。佚之狐说,我哪有这个本事,但我可以推荐烛武,已经七十多岁啦。烛武摇晃着走进王宫,众大臣见他身子弯得像弓, 须发皆白,暗暗好笑,这样的大事竟派一个垂死的老头去办,能行吗?烛武说,我年轻时都没干成事,如今老了,更不中用了!郑伯歉疚地说,我不能及早用你,现 在国家危急才用你,是我的错啊。烛武见郑伯诚恳,就答应了。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让人用绳筐把他从城上缒下城,孤身一人往秦营去。他在秦营门口放声大 哭,惊动了穆公。穆公问他为什么哭?烛武说,我既哭郑,又哭秦。烛武向穆公分析了郑在晋东,秦在晋西,郑亡,秦非但得不到好处,而使潜在的对手晋更加强 大。穆公如梦方醒,当晚就带着大军悄悄回国。

 

秦 退了,可强大的晋军还在。晋文公提出一个退兵的要求,要交出郑国的大臣叔詹。郑文公说,叔詹是我的臂膀,怎能交出?叔詹挺身而出,说古人言,主忧则臣辱。 我如一日不去,战事一日不会停的。几位大臣认为,叔詹去晋营,一定凶多吉少。叔詹说,死我一人,救郑国的老百姓,还不值得吗?叔詹进了晋营,晋文公说了他 两条罪,一条是让国君失礼于宾 客;一条私通楚国。然后让卫士预备鼎镬,打算将叔詹烹饪掉。卫士齐声吆喝,霎时烈焰腾腾,鼎镬里的油开始冒热气。叔詹首先说明两条罪状都不是自己的错,然 后说自己来晋营就是求得杀身取义,救民于水火。他问,像他这样的臣子按晋国的法律是否该处死?然后就要往镬里跳。晋文公赶忙让人把他拉住,还叫手下的臣子 好好学学叔詹的精神。晋兵也退了。郑国没费一兵一卒,凭借两颗智勇双全的脑袋,战胜雄兵百万。

 

之十八:躁狂症

 

秦 国与晋国作战时,它的三员大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被晋军俘虏。晋襄公的母亲是秦国人,她马上劝襄公,冤家宜解不宜结,要襄公放人。襄公孝顺,就放了秦 的三员虎将。元帅先轸正在吃饭,听到这个消息,放下饭碗,气冲冲跑来见襄公。第一句话就问:“秦国俘虏在哪?”襄公红着脸说:“母亲叫放了。”先趁气得“ 呸”一口痰吐到襄公脸上。

 

之十九:这个杀手不太冷

 

灵公荒淫无耻,宠爱奸人屠岸贾。他总碍相国赵盾对他的限制,就和屠岸贾商量除掉赵盾。屠岸贾召来门客锄麋,用好酒好菜招待,暗嘱道: 赵盾欺主,今奉晋侯 命,派你前去行刺,务须小心。 锄麋怕相府防卫森严,不好下手。屠岸贾说: 他上朝时并不多带人。你伏在相府门外槐树下,等他出来时再下手。 锄麋当夜扎 束停当,带着雪花般匕首,五更时,潜入赵府。他躲在暗处看动静。只见堂上灯光影里,坐着一官员,朝衣朝冠,垂绅正笏,坐得端正。这位正是相国赵盾,因要上 朝,天色尚早,坐等天明。锄麋吃了一惊,心想: 这样的好人,我怎么能下手? 他既不忍刺杀赵盾,回去又难复命,便向赵盾喊: 我叫锄麋,宁可违君命,不 忍杀忠臣,我今自杀,相国谨防! 锄麋喊罢,一头望门口的大槐树触去,顿时脑浆迸裂。

果单从刺客道来考察锄麋的行为,显然是个不合格的刺客。他既末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且还主动暴露了军事机密。虽然他触树身亡的行为,很有武士道的精神, 但是你没有兑现许诺,这是刺客道的大忌。刺客就是当今所说的冷面杀手,杀人机器。他接受任务后,只有绝对去完成,他是不该对这个任务作出是非判断的。那是 刺客道之外的事。可是,锄麋把道德评判带进刺客道。锄麋不能算是一个刺客,他是一个义士。所以,春秋战国四大刺客并不包括他。

 

之二十:摘缨会

 

庄王平定内乱后,说已经有六年不作长夜之饮。他搞了个太平宴。君臣饮酒到日落西山。庄王命令点起灯烛,继续畅饮,还叫宠姬许氏给文武从官斟酒。这时天气忽 变,一阵风过,所有的灯烛全灭。座中有一人见许氏美貌,趁机拉许氏的衣袖。许氏挣脱开来,把那人的冠缨摘了下来。许氏悄悄到庄王跟前,说有人暗中无礼,请 大王点火,查出此人。庄王立刻吩咐,不要点烛,请各位把帽子上的盔缨摘下来,然后痛饮。 不摘冠缨不算尽兴。等到再掌灯时,竟辨不出拉许氏衣袖的是谁?事 后,庄王对许氏说: 今日饮酒,夜以继日,酒后失态免不了。要是把那人检举出来,固然显出你贞操,却伤了国士的心。 许氏叹服庄王的度量。

后来,庄王伐郑,手下有一将叫唐狡,英勇善战,锐不可挡。庄王知道后立即召唐狡来,要厚赏他。唐狡却说: 我所以英勇杀敌,只是报答大王。 庄王说: 我从没有赏过你啊? 唐狡答道: 当日摘缨会,蒙大王不计较,所以今日舍命相报。

 

之二十一:个人的人力是有限的

 

王和虞邱谈论国事很晚才回来。夫人樊姬问道: 朝中有什么事,这么晚才回来? 庄王说: 虞邱真是大贤人,我和他谈国事竟忘记时间。 樊姬说: 我看末必 贤?他为大王操心,每每谈到深夜,然而始终没有推荐过一个人才。 一个人的智力到底有限,可是楚国的人才多着呢!虞邱想凭借一个人的智力治好楚国,这怎能么 可能? 庄王觉得樊姬讲得有道理,就把这话告诉了虞邱。虞邱又惭愧又佩服,他后来替庄王推荐出贤臣孙叔敖等。

 

之二十二:难以具体的抽象

 

国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与秦作战。赵括自己丧命不说,还让四十万赵国士兵当了俘虏。秦将白起担心这四十万士兵兵变,便将降兵分为十营,使十个将领统率着。他 对赵军说: 赵兵精壮,带回秦国,老弱一概释放。 赵兵安心等待挑选。当夜起更时分,白起命令所有秦兵头上缠上白布,然后叫二十万秦兵一齐动手。四十万赵 兵一夜都被杀尽。 对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只用了一句话来形容: 血流成河,尸体堆得像山一样高。

今天,我们读到这段历史,只是一组抽象的数字:四十万精壮的士兵,分着十营,每营四万人。秦兵二十万,在一夜之间完成屠宰任务。四十万只猪是什么概念?四十万只鸡是什么概念?四十万的人又是什么概念?

 

之二十三:事事通圆皆学问

 

王准备攻打楚国,问手下大将要用多少军队?李信说二十万,老将王翦说六十万。秦王心想,老将毕竟不及年轻人勇敢。他就用李信为将,结果吃了败仗。秦王重新 起用王翦,亲自送至霸上,给王翦饯行。王翦从袖筒里拿出竹简,上面写前咸阳的良田美宅,要求秦王赐给。秦王道: 将军功成回来,寡人与将军共享宝贵,又何 必这样着急? 王翦道: 我老了,不在乎封侯的爵号,只求良田,为子孙打算。 秦王笑着答应。后来,王翦兵至函谷关,又写书简派人送到咸阳,向秦王请求, 再赐园林。蒙武禁不住开口道: 老将军向秦王请赏,末免太多吧? 王翦屏退左右,说: 秦王把倾国之兵托我,我如果不多请田宅,他一定猜忌我。

王翦可谓是: 事事通圆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与人办事,把自己的所求摆在桌面上,让别人看得见,这样事情反而好办。怕就怕让人不着深浅。

 

之二十四:莫问身后事

 

王赢政二十六年,秦吞并六国,天下一统。赢政听从李斯的话,废除周的分封制,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又把十二万富户迁入咸阳。李斯订定文字,称小篆。收集天 下兵器,熔化铸金人十二,每个重二十四万斤,放在宫庭内。秦王自以为功德巍然,下令群臣替他议名号留传后世。大臣和博士商量一天一夜,认为平定天下,统一 法令,是旷古奇功。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应奉陛下为泰皇。秦王听了,半晌无言。他想,古有三皇五帝。我既功高古人,何不将皇帝二字合名号。第 二天,他正式颁制:自称始皇帝,儿孙以数计,二世、三世、一直传到万世,传之无穷。 他为防胡人入侵,派遣百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又令刑徒七十万建筑阿房宫 和骊山陵墓。秦的天下没有传到万世,到二世手上就止。

秦始皇不可不谓功高,做人做到这个地步,也到了做人的极限。然而生死难卜,要想知道身后事,更是不可企及。所以说,任何人想为身后事所做的安排,都是可笑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