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3588
主
板
探
秘
2023年5月20日20:00,《在调试器下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第一讲通过腾讯会议准时开始。尽管是在520这样的特殊的日子里,很多格友还是准时上线了。
第一讲的主题是:板上乾坤,以幽兰为例。从这个标题中也能看出格物的思想,以幽兰代码本上对RK3588的实现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学习。
Overview
概览
当我们把幽兰的后盖打开,拆下它的散热片,就能看到幽兰的主板。“板上乾坤”其实就是把板子上的各个部件作为例子来讲一下幽兰这个系统,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来阐述如何用典型的ARM SoC实现一台笔记本电脑需要哪些部件。
中间这一块就是我们的主角——瑞芯微的3588 SoC,是一款具有8nm制程工艺、高集成度的片上系统。在它的周围,就如同众星捧月一般支撑起了整个系统。首先,我们就从离它最近的个头比较大的这三块芯片开始讲起,芯片的个头大小是很说明问题的。右上角这块黑色的是128GB的eMMC闪存,用于存放Linux内核。
另外,出厂时默认的home目录也在这里面。它承担着外存的角色,可以永久存储数据。左下角的这两块就是幽兰的16G DDR内存,幽兰所配备的内存也是目前RK3588所能实现的最大内存。透过板上的这些关键部件,我们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寄存器原理。
Three Major Components
冯·诺伊曼架构
的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