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目录管理

查询

ls -->查询当前目录内容

ls [dir] -->dir表示目录路径,为可选参数,不写表示查询当前目录

ls -a -->查询目录内所有文件 [包括隐藏文件(以"."开头的文件就是隐藏文件)]

ls -l -->表示以列表内容显示目录详细信息(不包含隐藏文件)

ls -la --> 表示以列表内容列出所有目录详细信息(包含隐藏文件)

pwd --> 返回当前工作目录(返回绝对路径)

切换目录

cd -->改变工作目录

cd [dir]-->dir表示路径名称,可不选。

cd /home -->表示切换到/home目录

cd -->表示切换到家目录

创建

mkdir <dir>-->创建目录,dir是参数 

mkdir -p <dir> -->当dir路径是多层路径时,命令会连同路径关系层一起创建(比如 --> mkdir -p /abc/123  就是在根目录创建一个/abc/123的目录)

删除

rmdir 文件名称 -->删除目录,只可删除空目录,如果目录里面有内容则不可删除

rm -r 文件名称 -->可删除非空目录 -r表示目录及子目录都删除

rm -f 文件名称 --> 强制删除,不加-f的话会问你是否删除

rm -rf 文件名称 -->强制删除所有目录 (慎用,使用后会直接删除)

修改

mv 源地址 目标地址 -->改变文件目录 (如果不改变目标地址的话,相当于重命名。比如-->mv abc bcd 相当于把abc改名为bcd)

复制

cp 文件名称 目标地址 --> 复制文件

cp -r 文件名称 目标地址 --> 递归复制,连文件子目录也复制到目标地址


文件相关命令

1.查看文件

ls -l -->查看文件属性

more 文件路径名称 -->输出文件内容,特点是自动分页查看,空格翻页

vi 文件路径名称 -->查看文件,主要内容是修改文件

less 文件路径名称 -->输出文件内容,特点是自动分页查看,可向前翻页

cat 文件路径名称 -->输出文件内容,特点是输出文件全部内容

head 文件路径名称 -->输出文件前n行数据,可加参数 -n

tail 文件路径名称 -->输出文件后n行数据,可加参数 -n

tac文件路径名称 -->输出文件内容,特点是反向输出文件全部内容

2.创建文件

touch 文件名称 -->创建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就会创建文件,如果存在,就变更'文件修改时间'


网络管理

1.获取ip

ip add -->获取ip信息

2.网卡启用和停止

ifup 网卡名称-->启用网卡(例如 ifup ens33  就是启用名为ens33的网卡)

ifdown 网卡名称-->禁用网卡

ip link show 网卡名称 -->查看网卡状态


用户管理

1.添加用户

useradd 用户名称-->添加用户,默认添加不能登录,处于被禁用状态

useradd -u 内容 用户名-->指定用户id

              -g 内容 用户名-->指定用户主组或用户ID

              -G 内容 用户名-->指定所属附加组

              -c 内容 用户名-->指定用户描述信息

              -b 内容 用户名-->指定主目录

              -s 内容 用户名-->指定用户使用的shell(bin/bash)环境

2.设置密码

passwd 用户名 -->设置用户密码,此方式只有管理员用户才能使用

passwd -l 内容 用户名-->锁定指定账户密码

passwd -u 内容 用户名-->解锁指定账户密码

3.更改用户模式

su 用户名称 (比如说使用root用户更改到test目录,就需要 su test  )

4.用户修改

usermod 选项 内容 用户名-->修改用户

usermod -c 内容 用户名-->注释

usermod -d 目录 用户名-->更改用户主目录 

usermod -g 组名称 用户名-->修改私有组

usermod -G 组名称 用户名-->修改附加组

usermod -s 内容 用户名-->修改用户的shell环境

usermod -L 用户名-->锁定指定账户名

usermod -U 用户名-->解锁指定账户名

5.删除用户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用户 

userdel -r 用户名 -->删除用户及与其相关的所有文件

userdel -f 用户名 -->强制删除用户,即使用户已经登录

6.创建用户组

groupadd 用户组名称 -->创建用户组

groupadd  -r 组名-->创建系统组

7.修改组

groupmod 属性 内容 -->修改组

groupmod -g -->修改组ID

groupmod -n 修改后的名称 组名称-->修改组名称

8.删除组

groupdel 组名称-->把组删除

9.和组相关的文件

/etc/group         里面的内容有三个 ":" 分割成四个字段

root:x:0:

其中第一个字段 root表示组名称   第二个字段x表示组密码(x表示目前组密码不在这里,在/etc/passwd里面) 第三个字段0表示组ID 第四个字段空白 表示作为附加组的成员

权限管理

drwx------. 2 ikang ikang 62 5月 31 10:36 ikang    

其中 rwx------ 共9位  表示文件的权限 

rwx --- --- 分为三段 

分别表示 文件所属用户的权限、文件所属组的权限、其他用户的权限

每一段 由三位组成 三位分别表示rwx 顺序不变

r表示可读 w表示可写 x表示可执行(-代表不可读或不可写或不可执行)

rwx 十进制表示是 r -->4 w -->2 x -->1 

000 如果有权限用1表示,没有权限表示0 

1.修改文件权限 

u代表所有者 g代表所属组 o代表其他 a代表全部

chmod +x 文件名 -->给文件加上x权限 

chmod -x 文件名 -->给文件减去x权限

用字符方式修改文件权限

chmod 600 文件名称 -->把文件权限改成rw- ,600的意思是420,420表示rw-

2.修改文件所有者

chown 文件所有者名称 文件名称

chown 文件所有者名称.所属组 文件名称 -->同时修改所有者所有组

3.修改文件所属组

chgrp 所属组 文件名称 


软件管理

1.rpm 红帽包管理工具

包查询的参数

rpm -q 参数 -->查询指定软件包

rpm -qa -->查询所有软件包

2.安装软件

rpm -i 软件包名称 -->安装软件

rpm -v 软件包名称 -->显示详细安装过程

rpm -h 软件包名称 -->显示安装进度

rpm -ivh 软件名称 -->可以查看安装时的信息并安装

yum install 文件名称-->安装 优点是能自动解决软件包依赖问题,但是需要联网

一般安装时使用yum安装,yum安装更方便

3.卸载

rpm -e rpm包名称(软件名称) -->卸载

4.挂载

mount 设备 目录 -->挂载


服务管理

1.启动服务命令

systemctl start 服务名称

2.停止服务命令

systemctl stop 服务名称

3.重启服务命令

systemctl restart 服务名称

4.状态查询

systemctl status 服务名称

防火墙管理

systemctl status 服务名称 -->开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disable 服务名称-->永久关闭服务名称

systemctl enable 服务名称 -->开机启动服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