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正合奇胜,分兵;千变万化;造势,顺势而为;韩信背水之战;足球比赛的正奇之用

笔记-From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和《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目录

第五篇-兵势

原文:

韩信背水之战

足球比赛的正奇之用

Ankie的笔记-正合奇胜,分兵;千变万化;造势,顺势而为


 

第五篇-兵势

看见的都是形,看不见的才是势。

势,就是在一千仞那么高的山上推下来一颗圆石,谁能抵挡!

《势》篇分为六章:
第一章,讲兵力的分配和组合,即众寡之用,分合为变。
第二章,讲战势不过奇正,但奇正相生,变化无穷。
第三章,讲势险节短,蓄势要深不可测,或高不可及,有隐蔽性;发势要短促有力,且出人意料,有突然性。它包含两组比喻,一组是用激水和鸷鸟讲,一组是用张弩和发矢讲。
第四章,讲数(即分数)、形、势的区别。
第五章,讲释人任势,即靠势不靠人。
第六章,也是用打比方的方式讲话。作者以木石比人,高山比势,讲任势的道理。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战势只有奇、正两个要素,但奇用多少,正用多少,哪个方向多一点,哪个方向少一点,这个配方,也是变化无穷,

势有两层概念,奇正是第一层次,虚实是第二层次。奇正是势的核心概念,虚实不过是扩大的奇正。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 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整个现代管理学,就是从军队管理发展起来的。

《势篇》第一句就是讲管理,组织架构问题。

分数就是编制,五人是一个最小战斗单位,叫一“伍”。二十伍,一百人,叫卒,跟现在一个连人数差不多。五个卒,五百人,叫一旅。一个军,是一万二千五百人,二十五个旅。

形名就是号令。“形”,顾名思义,是视觉号令,旗帜、狼烟都是“形”;“名”,是听觉号令。名字是喊来听的,

 

“以正合,以奇胜”,是《孙子兵法》里被误读最多的一句话。最大的误读,就是以奇胜的“奇”,不念qí,念jī,是个数学词汇,奇数、偶数的奇,古人又称为“余奇”,多余的部分。正兵安排好了,余下来的就是奇兵,关键的时候用。简单地说,就是预备队。
 
曹操注解说:“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奇”,就是一个先后概念。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留一张在手上,关键时候打出去。
 
两军对阵,先以正合,正兵合战,双方主帅在后面看着,看到关键的时候,投入预备队——奇兵——决胜,这就叫出奇(jī)制胜。但是大家现在都念出奇(qí)制胜,jī就成了qí,将错就错了
 
正合奇胜,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千变万化,但是终而复始,像日月一样;死而复生,像四季一样,是循环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奇招并不多,是固定的元素,固定的套路,但用起来,就千变万化了!
 
 
《孙子兵法》有三个地方被人误读最多的,
一是《计篇》,前面说了,“计”是计算衡量,不是奇谋巧计,不是诡道。
二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人都想去知彼,不知道主要问题是不知己。
三就是“以正合,以奇胜”,都想贪巧求速,奇袭得胜,实际上孙子的“以奇胜”、出奇制胜,虽然也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但这是分战法的排兵布阵,不是讲奇袭
 
战势不过奇正,简单地说,就是分战法,就是分兵,分为正兵、奇兵,配合着打,而且正奇是动态的,随时相互转换的。不要把所有的兵力放在一块儿,不要把所有的牌一下子打光。
 
湍急之水能将巨石冲走,是借助水势;鹰隼迅飞猛扑,以至能将鸟雀捕杀,这乃是靠掌握发动的时机和距离。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他的兵势是迅猛的,他的行动节奏是短促的。险峻的兵势就像张满的弓弩,短促的节奏就像猝发弩机。
 
这里的关键是“其势险,其节短”。势险和节短,关键把握节短。“短”,就是近,距离近、时间短。“势险”,是积累的势能最大,力量最大,“节短”,是释放能量的距离最短、时间最短,那就能准确命中而且有最大杀伤力。
 
善于调动敌人的人,无论向对方展示出什么样的军形,敌人总是听从;给予敌人一点小利,敌人就必然会来夺取。用小利去诱动敌人,再用强兵劲卒去对付它。
 
 
 
为什么打包围战,通常要留一面给敌人逃跑,这也是造势,不要给他殊死作战的势,
让他有逃命的势,这样才能在他逃跑的时候歼灭他,又不用跟他拼命,杀敌一千,自伤八
百。逃跑路线上再埋伏一支奇兵,就更完美了。
 
《势篇》最后,孙子总结,什么是势,就是在一千仞那么高的山上推下来一颗圆石,谁能抵挡!
 
所以善战者,任势不任人,任势而后择人,把对的人放到对的地方,才是领导力所在。
 

韩信背水之战

先讲韩信破赵之战,韩信以一万兵力,在井陉击破号称二十万的赵国军队。韩信出井陉口之前,赵军谋士广武君给主帅成安君建议分兵,说井陉道路狭窄,绵延百里,您给我三万奇兵,先去埋伏,等韩信进了井陉,您深沟高垒不要出战,我在后面绝了他后路,断了他粮草,十天就饿死他,送他人头到您帐下。

 

成安君不听:“我二十万仁义之师,怕他什么,不用跟他搞这些诡计,等他来打!”韩信接到谍报,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必胜之计,这才敢进兵。后来韩信见了广武君,说如果用您的计策,我已经被擒了。他这是客气话,他不会被擒。因为如果赵军用了广武君计策,他就不会来,他想别的招,或者等着,不打。这就是先胜后战,不胜不战。他有谍报知道这计策没被采纳,他才来。
 
韩信有没有分兵呢,他分了。离出井陉口还有三十里,他半夜先分了两千奇兵出去,分配了任务,如此这般。
 
大清早出了井陉口,他先派了一万兵力背水列阵。赵军望见大笑,没见过这么列阵的,我们一个冲锋,不就把他们冲水里去了么?汉军也认识到这一点,咱们背后是水,无路可逃,只有殊死作战,这就是“背水一战”成语的来历。
 
两千奇兵半夜已经派出去了,清早把一万人的背水阵列好,韩信这才把自己的大将旗鼓仪仗列好,自己大张旗鼓,耀武扬威从井陉口出来,开始表演。
 
所以我们看见韩信把兵分了三支,半夜先派出去一支两千人,背水列阵一支一万人,自己带了一支,史书上没说多少人。我们看哪支是正兵,哪支是奇兵,怎么转换,怎么 打。
 
赵军看见韩信大将旗鼓仪仗,都红了眼,立功就在眼前,擒贼先擒王,开营出击,韩信接战。
 
所以这时韩信的兵力是一正两奇,先出为正,后出为奇。他自己带的那支部队先打,是正兵。还有两只预备队等着,背水列阵的是一支,奇兵;半夜派出去现在不知道躲在哪儿的是另一支,奇兵。
 
赵军有没有分正奇呢?开战前他没分,没有分兵去堵井陉口,都在这大营里。现在有没有分呢,有!出营来作战的是正兵,没有出营的预备队是奇兵。韩信的下一步,就是要把他营里的奇兵也调出来,叫他空营。
 
两军交战,“大战良久”,还是赵军人多,韩信看似支持不住了,开始败退,而且退得比较狼狈,大将旗鼓仪仗也丢地上了——这是为了引诱赵军来抢——自己退入水边军营中。然后又率水边那一万人杀出来,殊死作战。
 
这时韩信的兵不是一正两奇了,是一正一奇,他自己带的部队,和水边的预备队合兵 一处,是正兵。半夜那两千人是奇兵,还没出来,在等胜机,胜机出现,再出奇,制胜。
 
胜机靠什么呢,就靠韩信丢在地上的大将旗鼓仪仗,赵军看见仪仗,两个反应,一是已经胜了,韩信兵败如山倒,全被咱们撵到水边了,再一冲就都喂鱼了;二是战利品,得到韩信仪仗,是巨大的荣耀和赏赐,要去抢功劳!胜机出现,该出奇,制胜了,赵军的奇兵——留在军营里的预备队——就倾巢出动了。
 
这时候赵军没有奇兵了,手里的牌全部打出去了。
 
但韩信手里还有一张牌没打呢!韩信等的就这一刻,他的胜机出现了,出奇制胜的时候到了,半夜派出埋伏的两千奇兵,出发时一人带了一面汉军红旗,冲击夺了赵军军营,就干一件事,把赵军旗帜拔了,插上汉军红旗
 
最后这一阶段,韩信的正奇又是怎么转换的呢?那两千奇兵,变成了正兵,打出去就是正,没打的就是奇。正兵夺了敌营,敌人败退,其实还没败,但是心里败了,要退,一退就真败了。敌人败退,守住营不能让他退回来。
 
这时韩信水边的部队变成奇兵。敌人要来解决军营的问题,看后面鼓噪,自己的军营已全部插上汉军红旗,老窝给端了,要回师夺回军营。韩信部队从后面追上来。赵军前不得入营,后无战心,就崩溃了。韩信此战,破赵军二十万,斩了成安君,生擒了赵王歇。
 
从此战中我们就看到了正奇之用,韩信始终有正有奇,赵军则有正无奇。如果赵军营能有两千人备着,汉军两千人也攻不进去。但是韩信丢盔弃甲,甚至自己的大将仪仗都丢得满地狼藉,营里的赵军就以为战斗已经结束,再不冲出去抢战利品,就上不了功劳簿了。
 
韩信破赵之战,再分解一下战阵中的奇正转换过程,一共转换了三次:开战前布阵是先一正两奇,自己率正兵作战,背水列阵一奇,两千骑兵埋伏二奇。
 
第一次奇正转换,正兵佯败退入水边阵地,与阵地中队伍合兵一处,返身再战,这是 一正一奇,背水阵中部队投入战斗,成为正兵。
 
第二次奇正转换,敌人倾巢出动,敌营空了,两千伏兵起,冲入敌营,夺营换旗,这 时两千骑兵变为正兵。敌人转身想夺回军营,不跟前面部队作战了,相当于韩信的大部队在这一刻转换为奇兵,主战场不是他了。这次转换是奇正互换,奇变为正,正转为奇。
 
第三次奇正转换,这时敌人退却、惊恐、指挥也乱了,胜机出现,韩信出奇制胜,大
部队由奇兵转换为正兵掩杀过来,获得胜利。
 
所以我们看到正兵奇兵,不是一次规定好,谁是正,谁是奇,而是随时在变,彼此相
用,循环无穷。
 
 

足球比赛的正奇之用

控球的就是正兵,跑位的就是奇兵。
球一旦传出去,正奇就转换,接到球的变为正,刚才传球的变为奇。球场就是战场,到处都是,
分分秒秒都是奇正转换。奇正之变,不可胜穷。

 

 

Ankie的笔记-正合奇胜,分兵;千变万化;造势,顺势而为

正合奇胜,分兵,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留一张在手上,关键时候打出去。

正合奇胜,无穷如天地,千变万化。如足球比赛,韩信的背水一战。

俗话说,形势比人强,胜负之道,在于怎么造势,所以优秀的领导者,求之于势,不责怪下面人。能够造好势,选对人。

 

 

  • 16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孙子兵法的第七篇至第十三篇,分别是兵势、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虚实,这些篇章是关于作战策略和战术的进一步讲解。 第七篇《兵势篇》论述的是军队的优劣势和制胜的方法。孙子认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是兵势,即军队的整体态势和形势,只有充分利用兵势,才能制胜于敌。这篇篇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分析兵势的形式:孙子在这里提出了九种不同的兵势形式,包括势均力敌、攻其不备、出奇制胜、以逸待劳、以进为退、虚实相生、形如棋局、变化莫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 论述兵势的变化:孙子认为,兵势不断变化,战场上的胜利者往往是能够适应变化的人。他提出了“势生因变化,变化因乘势”的观点,强调了灵活应对变化的重要性。 3. 论述兵势的利用:孙子认为,兵势的利用需要在多方面考虑,包括战争的时间、地点、人员等。他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强调了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重要性。 第八篇《军争篇》主要论述了战争的规模、作战的目标和策略,以及如何应对各种情况。这篇篇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论述作战的目标:孙子认为,战争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摧毁敌人的军队,而应该是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他提出了“战争的终极目标是和平”这一观点。 2. 论述如何取胜:孙子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一战争策略,强调了在作战中利用敌人的弱点和意外性的重要性。 3. 论述军队的规模和组织:孙子认为,军队的规模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重要的是军队的组织和指挥。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nkie(资深技术项目经理)

打赏就是赞赏,感谢你的认可!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