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韩信之死-韩信发迹-韩信与诸葛亮;怀才不遇,伯乐;机会,准备;认识自己,核心价值

笔记 From 《王立群读史记系列》

目录

穷,蹭饭,匀饭

失业,从项羽转会到刘邦

韩信跑了,萧何月下追韩信

封大将军

汉中对策

Ankie的笔记:韩信与诸葛亮;怀才不遇,伯乐;机会,准备;认识自己,核心价值


穷,蹭饭,匀饭

韩信本来是淮阴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没有饭吃。第一他不能去做吏,第二他又不会经商,他懂得兵法,兵法不当饭吃,所以《史记》中间我们看《淮阴侯列传》,记述韩信年轻的时候很不得志,穷愁潦倒到什么程度呢?

韩信竟然跟人家蹭饭,他有一次在一连好多天在一个亭长家里蹭饭,蹭得这个亭长的妻子非常恼火,最后这个亭长的妻子干脆来个什么呢?来一个“晨炊蓐食”,一大早不等韩信来先把饭做好,然后在被窝里把饭吃了。被窝里吃完饭,躺到那儿就睡,等到韩信来吃饭的时候两口子都不起来,眼看到了开饭的点了,两口子都不起来。韩信知道人家讨厌自己了,所以韩信一怒之下和这个亭长绝交,跑到淮阴城外去钓鱼。

钓鱼没有钓上来,遇见了一些老妈妈在那漂洗丝棉絮,史书记载了有一个老太太叫漂母,看见韩信很可怜,就把自己的饭匀出来给韩信吃。就这样一下持续了几十天,韩信非常受感动,韩信后来对漂母说:“吾必以重报母”,我将来一定要非常隆重地回报你,这个漂母最后就说了,她说大丈夫,作为一个大男人应该自己能够养活你自己,你现在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你还说报答我,根本不相信,韩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度过了他的青年时期。

失业,从项羽转会到刘邦

等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韩信还是没有任何工作,按我们今天话说,韩信是个失业青年。项梁起兵经过他们县的时候他就参军了,带了一把三尺长的剑。参军在项梁手下不受重用,项梁死以后转到项羽手下,屡次向项羽提建议,项羽没有发现他,也没有采用他的计谋。后来韩信是觉得在项羽这个俱乐部里边玩不下去了,才转会到刘邦那个俱乐部去,到那儿本来是想打主力的,结果更惨,结果到那儿主力没当上,到那儿以后就赶上了一个死刑罪。刚好该要杀到他了,来了一个人,这个人一来机会就来了。这个人史书叫滕公,他的原名叫夏侯婴,是专门给刘邦开车的司机,领导的司机,当时的官名叫太仆。夏侯婴一来,韩信一看机会来了,韩信就冲着夏侯婴喊了两句话:“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我们的主公不是想得天下吗?你想得天下为什么要杀像我们这样的壮士呢?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一出口,夏侯婴听见了,夏侯婴一听这个死囚犯出言不俗,然后就挥一挥手,放了,底下的人马上把韩信放了。你看领导的司机还是很管用的嘛,一句话给韩信放了。放了韩信以后,韩信立即给滕公两个人交流了一次,这一交流滕公就发现,韩信是个了不得的人,立即向他的老板刘邦推荐韩信,当然他的司机推荐嘛,刘邦听了听也当回事了,也没当回事,就是没有太看重,说这样吧,给他升点级,由低级军官升成中级军官,他其实是管那个粮草的一个官,很不重要的一个官。

所以韩信听完夏侯婴的推荐以后,自己也提了,但是觉得提的太低,不足以施展抱负啊,韩信就觉得夏侯婴在刘邦那儿说话不起作用,真正要做大事,还得找一个在刘邦面前说话管用的人。他仔细观察了很多天,最后发现在刘邦那儿说话最管用是谁呢?萧何,萧何和刘邦的关系有三个老,第一老乡,他们都是今天江苏丰县人。第二老同事,他们曾经在一个县里边工作过。第三老战友,也就是当刘邦沛县起兵的时候,萧何带领全族的人参军了。有了这么三老的关系,萧何一直深得刘邦信任,做他汉王的相国。所以他去找萧何,跟萧何一谈,萧何也觉得韩信是个大才,向刘邦推荐。



韩信跑了,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听了以后没有理,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刘邦先听了夏侯婴的推荐给他长了一级,现在又托萧何来,还想长级,你想想刘邦会怎么想,我这个集团别人都不长级了,专给你韩信一个人长,你长了一次又托人来还想再长,所以刘邦没有理这没有理萧何就没办法,向韩信回话了,萧何没办法回话,韩信就知道萧何说的话不管用,所以韩信觉得这儿这个俱乐部也不行,又得转会,所以韩信就开溜了,跑了。韩信一走,萧何发现了,萧何来不及向刘邦报告,立即去追韩信,史书记载就这么简单,后来在地方戏和京剧中间演绎出一个折子戏,非常有名,叫萧何月下追韩信。当然萧何这一追,萧何来不及向刘邦报告,所以刘邦手下的人就向刘邦报告,说萧何也逃了。萧何是刘邦最信任的人、最依靠的人,刘邦好像失去了左右胳膊一样,多少天都过不过来。停了几天,萧何回来了,萧何一回来,刘邦一看见萧何是破口大骂,骂完了就问他,你为什么逃?萧何说我没逃,刘邦气就更足了,你没逃怎么不辞而别,几天都不在家?我追人了,你追谁了?我追韩信了。刘邦又是一顿臭骂,你谁都不追,跑了那么多将领你都不追,就这么一个韩信你去追,我不信。萧何说,其他的将领不值得追,因为其他将领好找,只有这个韩信是国士无双,国士是一国中间最优秀的人,无双是找不到第二个,整个你这个营中找不到第二个像韩信这样的人,所以我去追他。而且我可以告诉你汉王:“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这话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想争天下的话,离开韩信你没有第二个可以帮你商量事的人,只有韩信能帮你,你要是甘心只做一个汉王,你一辈子用不着韩信。你如果想夺得天下,只有韩信能帮你。刘邦听完,那我肯定不愿意在这个地方穷山恶水这个地方待一辈子。那萧何说,既然如此的话你得用他,你要不用他,他还得逃。

封大将军

刘邦被萧何说的没有办法,结果刘邦说了一句狠话:“吾为公以为将”。我为了你任命他做个将军,就是我看在你的面子给他授一个将军衔。萧何说,你这样给他授个将军衔,他还要跑,这下刘邦傻了,他还要跑,我给他大将军。一说大将军萧何笑了,萧何说:“幸甚。”你要给他大将军,那是汉王之大幸。只能给大将军,大将军是轻易不给人的。刘邦说叫他来,马上封他,萧何说,这就是韩信要跑的原因,你封个大将军就像哄小孩一样,召他过来就给了,这不行,封大将军第一要选个黄道吉日,第二你要斋戒沐浴,第三你要筑坛拜将,第四你要有一番隆重的仪式,哪儿能随便把人叫过来洗着脚就封了?那不可能,那不就是儿戏吗?这一说,刘邦说行。这话就放出来了,赶快修高台要拜将,拜大将军。刘邦军营中间所有的将领都觉得自己这回有戏了,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跟着刘邦都是老部下了,有从丰县跟刘邦的,有从沛县跟刘邦的,有在西行途中跟刘邦的,有在关中跟刘邦的,都跟着刘邦打了多年仗了,刘邦这回要拜大将军,都觉得自己有希望。等到那一天一宣布是韩信,全傻了,大家感到很惊讶,怎么会是他呢?只有韩信在刘邦的军营中间是个新兵,才来没有多少天啊。

汉中对策


到了登坛拜将那一天,举行完隆重的典礼,刘邦把韩信请到上座坐下来,然后就问他,丞相说你有锦囊妙计,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说到底有什么妙计?韩信说这样吧,我问你两个问题:

第一汉王你要争天下,你和谁争啊?你是不是和项羽争啊?刘邦说是啊。

第二你估计一下,你的那个勇猛和项羽的勇猛相比,你觉得怎么样?这一问,刘邦愣了半天,最后说那我不如项羽。因为这个时候刘邦多大了呢?这时刘邦51岁,项羽这时候多大了?项羽这个时候27岁,而且项羽的武力那也不是刘邦能够比的。我们知道项羽从小就是力能扛鼎,刘邦没有这样子,他俩要是真是一对一的交手,我估计50多岁的老先生跟那27岁的小伙子,明着就不说了吧,肯定打不过他。

所以韩信说了,我先问你这两个问题,但是我在项羽手下干过,我知道项羽有三大弱点,

第一,匹夫之勇,这个人大吼一声,能够让上千的人吓得当场瘫倒在地,但是他不会用将,这叫匹夫之勇。

第二,妇人之仁,他看见受伤的士兵,项羽就流泪,他甚至可以跟士兵分着吃饭,但是他舍不得给有功的人封赏,所以是妇人之仁。

第三,失去民心,他为人残暴,他失去民心,所以他有三大弱点。那么你应当怎么做呢?

我给你三条建议,

第一,以仁义昭示天下,你用你的仁意来和项羽的残暴来做对比。

第二,以诚意封赏功臣,把城封给功臣。

第三,以老兵表率士兵,你从沛县来的老兵作为今天新兵的表率。

你要能做到这三点,你就可以平定三秦之地。而且现在的老百姓都知道,你应该做关中王你最后没有做,这叫汉王失职,所以你杀回关中是很容易的。听了韩信这番话刘邦是十分高兴,因为刘邦在鸿门宴之后,受了一连串的挫折,在这个挫折之中,他遇到了这个时候的军事奇才韩信,非常高兴。韩信就建议他先杀回关中,再以关中为根据地夺取天下。可以说韩信和刘邦的这番对话,我们把它做为汉中对策,这个汉中对策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因为汉中对策有两点意义非常重大,第一它揭示了刘邦是由弱转强,项羽是由强转弱的这么一个发展前景,这是从战略高度来提的。再一个,提出来先夺关中再取天下这样一个总体的战略,这是中国古代战略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刘邦以此定三秦的一个总策略。所以说刘邦虽然是屈封为汉王了,但是在屈封为汉王期间,他最得意的一笔就是得到军事奇才韩信。

Ankie的笔记:韩信与诸葛亮;怀才不遇,伯乐;机会,准备;认识自己,核心价值

1,韩信从小受穷吃不上饭,但学习好,但胸无大志,只想找个好工作。其实有点像诸葛亮,只想打工,不想当皇帝。以诸葛亮的智慧,搞掉替换掉刘备应该不难,因为他们都很感激老板,对老板都很忠心。只是韩信遇人不淑,最终被杀。我本想说因为刘备宅心仁厚,所以诸葛亮一直很稳定,他们的创业也很成功。但转念一想,诸葛亮为什么一直要恢复汉室呢?这不就是诸葛亮存在的核心价值呢?因为刘备当时只做了蜀国的王,假如刘备夺了天下,恢复了汉室,还会继续宅心仁厚吗?只是历史是过去式,我们不能假设,人各有命,富贵在天。

2,人生最郁闷,最憋屈的就是 怀才不遇。才能越大,越憋屈。能够记录在历史上的,都是怀才已遇的,也就是遇到了伯乐。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不但少,而且很难碰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早日遇到伯乐。

3, 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在碰到好伯乐之前,我们要好好准备。随着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我们不能以昨天成功的经验来引导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我们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自己,扩大眼界,适应新的环境。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核心价值。

共勉。

  • 10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nkie(资深技术项目经理)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