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常检测算法:Isolation Forest原理及其python代码应用

异常检测 (anomaly detection),又被称为“离群点检测” (outlier detection),是机器学习研究领域中跟现实紧密联系、有广泛应用需求的一类问题。但是,什么是异常,并没有标准答案,通常因具体应用场景而异。大多数文献对异常的定义虽然笼统,但其实暗含了认定“异常”的两个标准或者说假设:

  • 异常数据跟样本中大多数数据不太一样。
  • 异常数据在整体数据样本中占比比较小。

为了刻画异常数据的“不一样”,最直接的做法是利用各种统计的、距离的、密度的量化指标去描述数据样本跟其他样本的疏离程度。这是一类异常检测的方法,有时间我会整理。

而本篇介绍的算法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 (简称iForest)的想法要巧妙一些,它尝试直接去刻画数据的“疏离”(isolation)程度,而不借助其他量化指标。Isolation Forest 是无监督的算法,因为简单、高效,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有着不错的名声。

本篇博客先介绍iForest算法的原理,然后基于sklearn应用iForest算法,当然,当下最流行的Python异常检测工具库Python Outlier Detection(PyOD)我们也会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例子。

一、算法介绍

1.1 iTree

1.1.1 训练过程

提到森林,自然少不了树,毕竟森林都是由树构成的,看iForest前,我们先来看看Isolation Tree(简称iTree)是怎么构成的,iTree是一种随机二叉树,每个节点要么有两个孩子,要么就是叶子节点,一个孩子都没有。给定一堆数据集D,这里D的所有属性都是连续型的变量,iTree的构成过程如下:

  • 随机选择一个属性Attr;

  • 随机选择该属性的一个值Value;

  • 根据Attr对每条记录进行分类,把Attr小于Value的记录放在左女儿,把大于等于Value的记录放在右孩子;

  • 然后递归的构造左女儿和右女儿,直到满足以下条件:

    • 传入的数据集只有一条记录或者多条一样的记录;
    • 树的高度达到了限定高度

下图是iTree的训练过程

CSDN图标

1.1.2 预测过程

iTree构建好了后,就可以对数据进行预测,预测的过程就是把测试记录在iTree上走一下,看测试记录落在哪个叶子节点。iTree能有效检测异常的假设是:异常点一般都是非常稀有的,在iTree中会很快被划分到叶子节点,因此可以用叶子节点到根节点的路径h(x)长度来判断一条记录x是否是异常点


这里解释下,为什么异常点会很快被划分到叶子节点

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iForest的基本想法。假设现在有一组一维数据(如下图所示,可以认为是一个特征),我们要对这组数据进行随机切分,希望可以把点 A A A 和点 B B B 单独切分出来。具体的,我们先在特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值 x x x,然后按照 &lt; x &lt;x <x &gt; = x &gt;=x >=x 可以把数据分成左右两组。然后,在这两组数据中分别重复这个步骤,直到数据不可再分。显然,点 B B B 跟其他数据比较疏离,可能用很少的次数就可以把它切分出来(这里涉及到停止条件,即叶子节点的样本只有1个了,已经不能再分了);点 A A A 跟其他数据点聚在一起,可能需要更多的次数才能把它切分出来。

CSDN图标

我们把数据从一维扩展到两维。同样的,我们沿着两个坐标轴进行随机切分,尝试把下图中的点 A ′ A&#x27; A和点 B ′ B&#x27; B分别切分出来。我们先随机选择一个特征维度,在这个特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值,按照跟特征值的大小关系将数据进行左右切分。然后,在左右两组数据中,我们重复上述步骤,再随机的按某个特征维度的取值把数据进行细分,直到无法细分,即:只剩下一个数据点,或者剩下的数据全部相同。跟先前的例子类似,直观上,点 B ′ B&#x27; B跟其他数据点比较疏离,可能只需要很少的几次操作就可以将它细分出来;点 A ′ A&#x27; A需要的切分次数可能会更多一些。

CSDN图标

以上,就可以知道iForest算法的初衷了。

我们继续回到iTree的预测过程中:假设,要预测的样本为 x x xiTree 的训练样本中同样落在 x x x 所在叶子节点的样本数为 T . s i z e T.size T.size,则数据 x x x 在这棵 iTree 上的路径长度 h ( x ) h(x) h(x),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计算 x x x在 iTree 中的路径长度:
h ( x ) = e + C ( T . s i z e ) h(x)=e+C(T.size) h(x)=e+C(T.size)

公式中, e e e 表示数据 x x x 从 iTree 的根节点到叶节点过程中经过的边的数目, C ( T . s i z e ) C(T.size) C(T.size) 可以认为是一个修正值,它表示在一棵用 T . s i z e T.size T.size 条样本数据构建的二叉树的平均路径长度。一般的, C ( n ) C(n) C(n) 的计算公式如下:
c ( n ) = 2 H ( n − 1 ) − ( 2 ( n − 1 ) n ) c(n) = 2H(n − 1) − (\frac{2(n − 1)}{n}) c(n)=2H(n1)(n2(n1))

其中 H ( k ) = l n ( k ) + ξ H(k) = ln(k) + \xi H(k)=ln(k)+ξ ξ \xi ξ为欧拉常数。

假设训练一棵iTree的样本数目为 ψ \psi ψ,则 x x x在这颗树iTree的异常指数为
s ( x , ψ ) = 2 ( − h ( x ) c ( ψ ) ) s(x,\psi) = 2^{(-\frac{h(x)}{c(\psi)})} s(x,ψ)=2(c(ψ)h(x))

从异常分值的公式看, s ( x , ψ ) s(x,\psi) s(x,ψ)取值范围为 [ 0 , 1 ] [0,1] [0,1],可以看到,如果 h ( x ) h(x) h(x)越小,则 s ( x , ψ ) s(x,\psi) s(x,ψ)越接近1,如果 h ( x ) h(x) h(x)越大,则 s ( x , ψ ) s(x,\psi) s(x,ψ)越接近0.5.

如果数据 x x x 在多棵 iTree 中的平均路径长度越短,得分越接近 1,表明数据 x x x 越异常;如果数据 x x x 在多棵 iTree 中的平均路径长度越长,得分越接近 0,表示数据 x x x 越正常;如果数据 x x x 在多棵 iTree 中的平均路径长度接近整体均值,则打分会在 0.5 附近。

1.2 iForest

iTree搞明白了,我们现在来看看iForest是怎么构造的,给定一个包含 n n n条记录的数据集D,如何构造一个iForest。iForest和Random Forest的方法有些类似,都是随机采样一部分数据集去构造每一棵树,保证不同树之间的差异性,采样的数据量 ψ \psi ψ不需要等于n,可以远远小于n,论文中提到采样大小超过256效果就提升不大了,明确越大还会造成计算时间的上的浪费。这是论文中的原图:

左边是原始数据,右边是采样了数据,蓝色是正常样本,红色是异常样本。可以看到,在采样之前,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出现重叠,因此很难分开,但我们采样之后,异常样本和正常样本可以明显的分开。

除了限制采样大小以外,还要给每棵iTree设置最大高度 l = c e i l i n g ( l o g 2 ψ ) l=ceiling(log_2^\psi) l=ceiling(log2ψ),这是因为异常数据记录都比较少,其路径长度也比较低,而我们也只需要把正常记录和异常记录区分开来,因此只需要关心低于平均高度的部分就好,这样算法效率更高先看iForest的伪代码:

CSDN图标

当然,iForest是由多颗iTree构成的,自然iForest异常分值的公式也需要改变:
s ( x , ψ ) = 2 ( − E ( h ( x ) ) c ( ψ ) ) s(x,\psi) = 2^{(-\frac{E(h(x))}{c(\psi)})} s(x,ψ)=2(c(ψ)E(h(x)))

公式中, E ( h ( x ) ) E(h(x)) E(h(x))表示数据 x x x 在多棵 iTree 的路径长度的均值, ψ \psi ψ 表示单棵 iTree 的训练样本的样本数, c ( ψ ) c(\psi) c(ψ) 表示用 ψ \psi ψ条数据构建的二叉树的平均路径长度,它在这里主要用来做归一化。

从异常分值的公式看,如果数据 x x x 在多棵 iTree 中的平均路径长度越短,得分越接近 1,表明数据 x x x 越异常;如果数据 x x x 在多棵 iTree 中的平均路径长度越长,得分越接近 0,表示数据 x x x 越正常;如果数据 x x x 在多棵 iTree 中的平均路径长度接近整体均值,则打分会在 0.5 附近。

1.3 算法应用

iForest算法主要有两个参数:一个是二叉树的个数;另一个是训练单棵 iTree 时候抽取样本的数目。实验表明,当设定为 100 棵树,抽样样本数为 256 条的时候,iForest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已经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也体现了算法的简单、高效。

Isolation Forest 是无监督的异常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时,并不需要标签。需要注意的是:(1)如果训练样本中异常样本的比例比较高,违背了先前提到的异常检测的基本假设,可能最终的效果会受影响;(2)异常检测跟具体的应用场景紧密相关,算法检测出的“异常”不一定是我们实际想要的。比如,在识别虚假交易时,异常的交易未必就是虚假的交易。所以,在特征选择时,可能需要过滤不太相关的特征,以免识别出一些不太相关的“异常”。

二、代码应用

2.1 sklearn:IsolationForest

sklearn提供了ensemble.IsolationForest模块实现了Isolation Forest算法。

函数体如下:

class sklearn.ensemble.IsolationForest(n_estimators=100, max_samples=’auto’, contamination=’legacy’, max_features=1.0, bootstrap=False, n_jobs=None, behaviour=’old’, random_state=None, verbose=0)

几个主要参数介绍:

  • n_estimators : int, optional (default=100) 森林中树的颗数
  • max_samples : int or float, optional (default=”auto”) 对每棵树,样本个数或比例
  • contamination : float in (0., 0.5), optional (default=0.1) 这是最关键的参数,用户设置样本中异常点的比例
  • max_features : int or float, optional (default=1.0) 对每棵树,特征个数或比例

几个主要函数介绍:

  • fit(X): Fit estimator.(无监督)
  • predict(X):返回值:+1 表示正常样本, -1表示异常样本。
  • decision_function(X):返回样本的异常评分。 值越小表示越有可能是异常样本。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代码,来自参考文献4。

#!/usr/bin/python
# -*- coding:utf-8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IsolationForest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rng = np.random.RandomState(42)
 
# 构造训练样本
n_samples = 200  #样本总数
outliers_fraction = 0.25  #异常样本比例
n_inliers = int((1. - outliers_fraction) * n_samples)
n_outliers = int(outliers_fraction * n_samples)
 
X = 0.3 * rng.randn(n_inliers // 2, 2)
X_train = np.r_[X + 2, X - 2]   #正常样本
X_train = np.r_[X_train, np.random.uniform(low=-6, high=6, size=(n_outliers, 2))]  #正常样本加上异常样本
 
# fit the model
clf = IsolationForest(max_samples=n_samples, random_state=rng, contamination=outliers_fraction)
clf.fit(X_train)
# y_pred_train = clf.predict(X_train)
scores_pred = clf.decision_function(X_train)
threshold = stats.scoreatpercentile(scores_pred, 100 * outliers_fraction)  #根据训练样本中异常样本比例,得到阈值,用于绘图
 
# plot the line, the samples, and the nearest vectors to the plane
xx, yy = np.meshgrid(np.linspace(-7, 7, 50), np.linspace(-7, 7, 50))
Z = clf.decision_function(np.c_[xx.ravel(), yy.ravel()])
Z = Z.reshape(xx.shape)
 
plt.title("IsolationForest")
# plt.contourf(xx, yy, Z, cmap=plt.cm.Blues_r)
plt.contourf(xx, yy, Z, levels=np.linspace(Z.min(), threshold, 7), cmap=plt.cm.Blues_r)  #绘制异常点区域,值从最小的到阈值的那部分
a = plt.contour(xx, yy, Z, levels=[threshold], linewidths=2, colors='red')  #绘制异常点区域和正常点区域的边界
plt.contourf(xx, yy, Z, levels=[threshold, Z.max()], colors='palevioletred')  #绘制正常点区域,值从阈值到最大的那部分
 
b = plt.scatter(X_train[:-n_outliers, 0], X_train[:-n_outliers, 1], c='white',
                    s=20, edgecolor='k')
c = plt.scatter(X_train[-n_outliers:, 0], X_train[-n_outliers:, 1], c='black',
                    s=20, edgecolor='k')
plt.axis('tight')
plt.xlim((-7, 7))
plt.ylim((-7, 7))
plt.legend([a.collections[0], b, c],
           ['learned decision function', 'true inliers', 'true outliers'],
           loc="upper left")
plt.show()
CSDN图标

2.2 PyOD:IsolationForest

在PyOD的官方github中有专门的例子,链接如下

参考文献:

【1】F. T. Liu, K. M. Ting and Z. H. Zhou,Isolation-based Anomaly Detection,TKDD,2011
【2】机器学习-异常检测算法(一):Isolation Forest
【3】异常检测算法–Isolation Forest
【4】异常检测(二)——IsolationForest

  • 21
    点赞
  • 16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