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继续看MTK有关6G方面的观点。主要涉及物理层和无线协议方面的内容。
具体的说,物理层包括波形、调制/编码、多址接入、载波聚合、双工技术、多天线技术、信道编码、参数集、帧结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控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数据等方面。
而无线协议涉及超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Super HARQ)、在基站共享场景中改进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控制(RRC)、移动性(人工智能辅助)、先进的双工技术、非地面网络(NTN)等。
除此之外还有AI原生空中接口:涵盖支持用户设备(UE)端强化学习、移动性和波束处理用例、人工智能收发器等内容。
波形和调制/编码
为实现性能最大化构建单一框架。5G波形单独使用无法充分发挥最大性能,比如峰均功率比(PAPR)未最小化,在低信噪比(SINR)时仍限制峰值功率;高信噪比时频谱效率受调制方式限制,且扩展5G波形存在挑战。提议采用网格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Trellis-coded DFT-s-OFDM),利用网格编码调制和频域脉冲成形技术最小化PAPR并最大化功率包络;通过星座成形技术提升高阶调制的频谱效率。单一框架具备足够配置灵活性,低PAPR的波形/调制配置可用于覆盖和NTN网络场景,支持星座成形能提升频谱效率,该框架为未来发展提供保障,可简化扩展波形的集成。
移动网络运营商基站共享场景中的UL性能
对于使用相邻信道进行被动或主动共享的移动网络运营商(MNO)来说,FR1频段UE的带外发射(OOBE)射频要求限制了UL性能。UE的邻道泄漏比(ACLR)要求未考虑MNO基站共享情况,系统级仿真表明,假设“基站共享”而非独立网络,放松UE的ACLR是可行的。通过有选择地放宽OOBE要求,可以提高UE的发射功率,在基站共享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共享场景,有选择地放宽UE的最大发射功率和可利用频谱,还可去除边缘保护带,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
帧结构
为适应多样化的流量类型,需要灵活的帧结构和高层时间对齐。由于对高层时间对齐的需求持续存在,并且要更好地适应低延迟和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xSCH),提议采用“时域捆绑”代替14符号时隙,RRC提供时域捆绑周期(如7、14、28、56个符号),在此期间保证无线信道和干扰的一致性,允许出现一个或多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L1信令可暂停捆绑。为实现更好的覆盖增强(CE)和网络效率(NE),UE需要基站提供的捆绑信息,并且尽量减少用于调度mini捆绑周期的参考信号开销。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控制
1. 两级下行控制信息(DCI):随着宽带宽调度,5G CA的物理层控制开销和盲解码(BD)复杂度增加,影响UE性能和复杂度;PDCCH阻塞率上升,影响其可靠性。6G CA采用两级DCI进行跨小区多PxSCH调度,第一阶段尺寸紧凑,与5G相比盲解码减少;第二阶段无盲解码,每阶段都有完整性检查,可提高误报率。
2. UCI传输:NR的UCI报告高度依赖UL仲裁,导致用户设备复杂度高、数据处理路径出现峰值,影响功率效率。提议抑制涉及CSI/CLI报告的复杂L1和跨载波聚合仲裁,采用无仲裁的dynamic HARQ-ACK码本调度,解耦仲裁时间线和处理时间线,允许UE有更多时间进行UL仲裁,设计原则为最小化UL仲裁、最大化UL载波间的并行性、关注实际部署以降低复杂度。
信道编码
1. 实现友好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设计:6G数据速率可能是5G的数倍,5G LDPC码设计在面对6G数据速率时存在实现问题。提议通过提高时钟速率、增大提升因子Z(在保持或改变最大码块大小的情况下)、减小原型矩阵规模等方式,实现更好的复杂度/吞吐量权衡,以满足6G数据速率需求,且该设计仅针对高吞吐量用例,以最小化实现开销。
2. 稳健且面向未来的极化码设计:5G DL的级联码(极化码+分布式循环冗余校验CRC)在实际应用中存在RNTI误报问题,6G控制载荷大小可能超过5G限制,新频谱可能需要更大的DCI。提议6G上下行极化码设计采用m个数据完整性校验位,采用级联(极化码+CRC/奇偶校验PC)码,部分校验位与RNTI进行扰码并置于前端,简化极化码设计,降低RNTI误报率,支持灵活的载荷大小和校验位配置,以适应不同的可靠性和误报率要求。
多天线方案 - 可扩展MIMO
1. 双环信道获取:CSI训练开销和CSI老化会降低频谱效率,全数字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开销线性增长,混合波束成形的老化效应更明显,CSI与调度的秩指示/调制编码策略(MCS)不一致会导致不必要的UE复杂度和性能损失。提议采用双环信道获取,内环基于解调参考信号(DMRS),外环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进行联合波束/CSI获取,通过压缩感知减少CSI-RS开销,采用直接信道反馈提高CSI反馈效率,基于DMRS进行CSI跟踪,减少开销,提升频谱效率且不增加功耗和开销。
2. UE协作MIMO:基站侧进一步增强性能提升有限且复杂度高,UE受设备外形限制性能。提议采用放大转发的UE协作MIMO,通过设备间的天线和频谱聚合提高秩和分集增益,采用L1频率转换放大转发(对基站透明),适用于个人区域网络(如XR眼镜+智能手机/CPE)、智能家居(如接入点式中继器+智能手机)、公共网络(如杆装中继器+设备)等场景,以提升覆盖、频谱效率、降低延迟并提高吞吐量。
基站和UE先进双工技术
为提升非配对频谱容量,实现类似FDD的延迟和覆盖。TDD受限于UE半双工能力,UE自干扰(SI)避免、跨链路干扰(CLI)缓解等存在挑战。提议采用子带全双工(SBFD)技术,在基站和UE同时支持SBFD时,可实现类似FDD的延迟和覆盖,提高非配对频谱的容量,减少UE自干扰,提高UL覆盖,适用于对延迟敏感的移动宽带(DSMBB)业务。
非地面网络(NTN)
3GPP NTN的可行性与最大化地面网络(TN)和非地面网络技术间的协同效应相关。从6G研究初期考虑NTN部署场景,有助于实现TN和NTN的通用设计,降低网络/UE支持NTN的复杂度,实现规模经济,推动6G NTN的应用。研究内容包括使用低复杂度相控阵天线在FR3频段进行初始接入时的低信噪比SSB检测、降低随机接入的信噪比要求并提高资源效率、在GNSS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较低的情况下增强操作、采用低PAPR和ACLR的波形改善覆盖、MIMO波束成形、增强移动性(尤其是TN和NTN间的无缝移动性)、TN频谱用于NTN(MNO将TN频谱复用用于NTN)等。
超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Super HARQ)
传统的HARQ+无线链路控制(RLC)不适合对延迟敏感的eMBB业务(如扩展现实XR),存在反馈可靠性低、无法调整传输块(TB)大小、RLC AM模式下延迟和复杂度高等问题。提议的Super HARQ具备10 - 100倍的可靠性(在相同分组延迟预算PDB下),延迟降低2倍(在相同可靠性下),可调整TB大小以适应不同流量,降低复杂度和内存占用,实现可靠的、对延迟敏感的eMBB业务传输。
RRC
5G RRC可作为6G RRC的可复用基线,但存在ASN.1相关问题,如可选字段的编码和条件导致的歧义影响互操作性和稳健性,以及为UE配置设计的ASN.1结构过于复杂,没有实际功能优势。提议6G RRC基于5G RRC概念进行复用,包括RRC - NAS功能拆分、CU/DU拆分对用户设备透明、RRC状态模型等,并改进ASN.1信令方法以减少歧义,简化UE配置的ASN.1结构。
移动性
1. 确保无缝移动性以实现最佳用户体验:5G存在不必要的复杂度,如长期测量(LTM)和波束测量(BM)中的重复测量报告,以及不一致的移动性功能;对中断敏感的用例(如沉浸式通信、XR)要求更高;空闲状态测量的RS开销和用户设备能耗较大。提议统一波束和小区级的测量、报告和切换框架/流程,进一步减少移动性切换过程中的中断,采用可扩展框架/流程,允许在不同移动性场景中进行部分用户设备配置更新以实现快速切换,支持用户设备发起的移动性(同步/切换)以降低延迟和因信令交换导致的失败,设计移动性RS以实现空闲状态下的节能和连接状态下的无缝用户体验,实现5G/6G间的无缝互操作移动性,为固定无线接入(FWA)提供潜在增强,构建统一的跨层移动性框架以降低复杂度、减少中断和失败。
2. 人工智能辅助移动性:对相邻小区的测量成本较高,为保持切换后的速率,用户设备需测量相邻小区的高端参考信号(如CSI-RS),比测量SSB更复杂,且难以通过随机信道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和评估解决方案。提议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如基于有限测量识别候选小区,然后UE可专注于对识别出的候选小区进行测量和预同步),使用确定性信道模型(射线追踪)进行评估,可更好地对空间一致性进行建模并重现失败场景,实现更少测量下的更好移动性决策。
人工智能原生空中接口
提供统一框架支持用户设备端强化学习,支持移动性和波束处理用例,以实现更好的性能或更低的资源消耗;进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模型和数据处理、一致性和性能保障等;支持人工智能收发器,以减少RS开销、进行波形成形提高效率并整合关键功能控制流程;支持在运营商控制下进行数据收集用于训练,允许供应商特定数据;确保基本通信可由非人工智能功能支持,特定用例可利用云原生核心,以用例驱动人工智能应用,在性能和复杂度之间实现良好权衡,以非人工智能功能为基线。
6G无线接口在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旨在提升通信性能、适应多样化业务需求、降低成本和复杂度。从物理层的波形调制到高层的移动性管理和人工智能应用,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共同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6G通信网络,为未来的数字化生活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PPT原稿:放在以下链接中,需要自取:
https://pan.quark.cn/s/d107ddf9aea6
原稿名称:
MediaTek Views 6G Day1 Radio.pdf
后续有新3GPP文档也会添加在上述链接中,欢迎回看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