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压缩部署概述

模型压缩部署概述

  • 一,模型在线部署

    • 1.1,深度学习项目开发流程

    • 1.2,模型训练和推理的不同

  • 二,手机端CPU推理框架的优化

  • 三,不同硬件平台量化方式总结

  • 参考资料

一,模型在线部署

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方向除了算法训练/研究,还有两个重要的方向: 模型压缩(模型优化、量化)、模型部署(模型转换、后端功能SDK开发)。所谓模型部署,即将算法研究员训练出的模型部署到具体的端边云芯片平台上,并完成特定业务的视频结构化应用开发。

现阶段的平台主要分为云平台(如英伟达 GPU)、手机移动端平台(ARM 系列芯片)和其他嵌入式端侧平台(海思 3519、安霸 CV22、地平线 X3、英伟达 jetson tx2 等芯片)。对于模型部署/移植/优化工程师来说,虽然模型优化、量化等是更有挑战性和技术性的知识,但是对于新手的我们往往是在做解决模型无法在端侧部署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实现新 OP、修改不兼容的属性、修改不兼容的权重形状、学习不同芯片平台的推理部署框架等。对于模型转换来说,现在行业主流是使用 Caffe 和 ONNX 模型作为中间模型。

1.1,深度学习项目开发流程

在高校做深度学习 demo 应用一般是这样一个过程,比如使用 Pytorch/TensorFlow 框架训练出一个模型,然后直接使用 Pytorch 框架做推理(test)完成功能验证,但是在工业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模型推理速度很慢,一般我们必须有专门的深度学习推理加速框架去做模型推理(inference)。以 GPU 云平台推理框架 TensorRT 为例,简单描述模型训练推理过程就是:训练好网络模型(权重参数数据类型为 FP32)输入 TensorRT,然后 TensorRT 做解析优化,并进行在线推理和输出结果。两种不同的模型训练推理过程对比如下图所示:

图片

前面的描述较为简单,实际在工业届,理想的深度学习项目开发流程应该分为三个步骤: 模型离线训练、模型压缩和模型在线部署,后面两个步骤互有交叉,具体详情如下:

  1. 模型离线训练:实时性低,数据离线且更新不频繁,batchsize 较大,消耗大量 GPU 资源。

    • 设计开发模型网络结构;

    • 准备数据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EDA 等操作;

    • 深度学习框架训练模型:数据增强、超参数调整、优化器选择、训练策略调整(多尺度训练)、TTA、模型融合等;

    • 模型测试。

  2. 模型优化压缩:主要涉及模型优化、模型转换、模型量化和模型编译优化,这些过程很多都在高性能计算推理框架中集成了,各个芯片厂商也提供了相应的工具链和推理库来完成模型优化压缩。实际开发中,在不同的平台选择不同的推理加速引擎框架,比如 GPU 平台选择 TensorRT,手机移动端(ARM)选择 NCNN/MNNNPU 芯片平台,如海思3519、地平线X3、安霸CV22等则直接在厂商给出的工具链进行模型的优化(optimizer)和压缩。

    • 模型优化 Optimizer:主要指计算图优化。首先对计算图进行分析并应用一系列与硬件无关的优化策略,从而在逻辑上降低运行时的开销,常见的类似优化策略其包括:算子融合(conv、bn、relu 融合)、算子替换、常数折叠、公共子表达式消除等。

    • 模型转换 ConverterPytorch->CaffePytorch->ONNXONNX模型->NCNN/NPU芯片厂商模型格式(需要踩坑非常多,PytorchONNXNPU 三者之间的算子要注意兼容)。注意 ONNX 一般用作训练框架和推理框架之间转换的中间模型格式。

    • 模型量化 Quantizer:主要指训练后量化(Post-training quantization PTQ);权重、激活使用不同的量化位宽,如速度最快的量化方式 w8a8、速度和精度平衡的量化方式 w8a16

    • 模型编译优化(编译优化+NPU 指令生成+内存优化)Compiler模型编译针对不同的硬件平台有不同优化方法,与前面的和硬件无关的模型层面的优化不同。GPU平台存在 kernel fusion 方法;而 NPU 平台算子是通过特定二进制指令实现,其编译优化方法包括,卷积层的拆分、卷积核权重数据重排、NPU 算子调优等。

  3. 模型部署/SDK输出: 针对视频级应用需要输出功能接口的SDK。实时性要求高,数据线上且更新频繁,batchsize 为 1。主要需要完成多模型的集成、模型输入的预处理、非DL算法模块的开发、 各个模块 pipeline 的串联,以及最后 c 接口(SDK)的输出。

    • 板端框架模型推理InferenceC/C++。不同的 NPU 芯片/不同的公司有着不同的推理框架,但是模型的推理流程大致是一样的。包括:输入图像数据预处理、加载模型文件并解析、填充输入图像和模型权重数据到相应地址、模型推理、释放模型资源。这里主要需要学习不同的模型部署和推理框架。

    • pipeline 应用开发: 在实际的深度学习项目开发过程中,模型推理只是其中的基础功能,具体的我们还需要实现多模型的集成、模型输入前处理、以及非 DL 算法模块的开发: 包括检测模块、跟踪模块、选帧模块、关联模块和业务算法模块等,并将各模块串联成一个 pipeline,从而完成视频结构化应用的开发。

    • SDK集成: 在完成了具体业务 pipeline 的算法开发后,一般就需要输出 c 接口的 SDK 给到下层的业务侧(前后端)人员调用了。这里主要涉及 c/c++ 接口的转换、pipeline 多线程/多通道等sample的开发、以及大量的单元、性能、精度、稳定性测试。

    • 芯片平台板端推理 Inference,不同的 NPU 芯片有着不同的 SDK 库代码,但是模型运行流程类似。

不同平台的模型的编译优化是不同的,比如 NPU 和一般 GPU 的区别在于后端模型编译上,GPU 是编译生成 kernel library(cuDNN 函数),NPU 是编译生成二进制指令;前端的计算图优化没有本质区别,基本通用。

所以综上所述,深度学习项目开发流程可以大致总结为三个步骤: 模型离线训练模型优化压缩模型部署/SDK输出,后两个步骤互有交叉。前面 2 个步骤在 PC 上完成,最后一个步骤开发的代码是需要在在 AI 芯片系统上运行的。最后以视差模型在海思 3519 平台的部署为例,其模型部署工作流程如下:

图片

1.2,模型训练和推理的不同

为了更好进行模型优化和部署的工作,需要总结一下模型推理(Inference)和训练(Training)的不同:

  1. 网络权重值固定,只有前向传播(Forward),无需反向传播,因此:

    • 模型权值和结构固定,可以做计算图优化,比如算子融合等;

    • 输入输出大小固定,可以做 memory 优化,比如 feature 重排和 kernel 重排。

  2. batch_size 会很小(比如 1),存在 latency 的问题。

  3. 可以使用低精度的技术,训练阶段要进行反向传播,每次梯度的更新是很微小的,需要相对较高的精度比如 FP32 来处理数据。但是推理阶段,对精度要求没那么高,现在很多论文都表明使用低精度如 in16 或者 int8 数据类型来做推理,也不会带来很大的精度损失。

二,手机端CPU推理框架的优化

对于 HPC 和软件工程师来说,在手机 CPU 端做模型推理框架的优化,可以从上到下考虑:

  1. 算法层优化:最上面就是算法层,如可以用winograd从数学上减少乘法的数量(仅在大channel尺寸下有效);

  2. 框架优化:推理框架可以实现内存池、多线程等策略;

  3. 硬件层优化:主要包括: 适应不同的硬件架构特性、pipelinecache优化、内存数据重排、NEON 汇编优化等。

三,不同硬件平台量化方式总结

芯片厂商芯片型号支持方式支持精度量化方式/范围量化工具
华为Hisi系列3519A/3559A/3516C等整网编译int16/int8非线性(对数) 量化nnie_mapper
AmbarellaCV22/CV25整网编译int8/int16支持权重激活选择不同的位宽量化、自动搜索最优的量化策略工具链CNNGen 的 Parsers
Nvidia全系列GPGPU整网编译/CUDA Cfp32/fp16/int8/int4/int1TensorRT: 非对称 KL 散度 + per-channel/per-layer 量化TensorRT 框架
Qualcomm全系列 SoC整网编译fp32/fp16/int8非对称最大最小值量化 + per-layer 量化AIMET 模型量化压缩工具
RockchipsRV1108/RV1109/RV1126等整网编译int16/int8非对称量化/混合量化RKNN Toolkit2

NVIDIA 的 TensorRT 框架在对权值(weights) 的量化上支持 per-tensor(也叫 per-layer) 和 per-channel 两种方式,采用对称最大值的方法;对于激活值(activations) 只支持 per-tensor 的方式,采用 KL-divergence 的方法进行量化。

参考资料

  1. 《NVIDIA TensorRT 以及实战记录》PP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半九拾

援助一个bug吧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