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合成中,经常用到质谱来确定目标多肽分子的分子量是否和理论分子量吻合,那么我们怎么分析这个质谱图呢?
以Flag肽(DYKDDDDK)为例,理论分子量1012.97,
图谱中有2个比较高的峰,分别是507.5 (旁边备注了2H+,可以理解为加了2个正电荷的意思)、1013.55(旁边备注了H+,可以理解为加了1个正电荷的意思)
这个峰的数值代表质荷比,用m表示。计算公式为 m=(M+n)/n,一般以最高峰来计算
左边的峰:这里的n=2,所以这条肽的分子量M=m*n-2=507.5*2-2=1013.
右边的峰:这里的n=1,所以这条肽的分子量M=m*n-1=1013.55*1-1=1012.55
两者计算出来的分子量 1013和1012.55非常接近,也非常接近理论值,由此可基本判断,测的样品分子就是目标分子。
假如图谱中出现不止2个峰,计算方法是一样的,计算出来的数值也都应该和目标分子量接近(误差允许范围内,一般误差1以内)。当然多肽产品测质谱时,可能分子量会增加23(钠离子),39(钾离子),114(三氟乙酸根),44(携带二氧化碳)等,这是需要减对应的数值,或减去对应数值的整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