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月之暗面融资背后:创始人陷“套现”争议,独角兽or造富?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产大模型公司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月之暗面”)日前已获得新一轮融资,最新一轮的估值报价达到30亿美元(折合约217.0亿元人民币)。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月之暗面获得的此轮融资入局机构或包括腾讯、高榕等。对此,月之暗面并未予以正面答复,仅称“我们官方不评论融资消息”,被传参与此轮融资的腾讯方面亦表示“不予置评”。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本轮融资敲定,月之暗面将成为国内AI领域单轮融资额度最高,且唯一获得阿里和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共同注资的AI大模型公司,无疑将为其再添一层“明星光环”。

而光环的背后,总有“暗面”。在中国AI大模型打响资本与资源争夺战的同时,一个现实性的问题也横贯在竞争赛道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大模型企业在走过行业红利期后,如何走通流量变现的商业化路径?

一、屡获融资,一年跻身百亿独角兽
公开信息显示,月之暗面(Moonshot AI)创立于2023年3月,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发,寻求将能源转化为智能的最优解,至今仅成立了一年有余。即便身处潜力巨大的人工智能赛道,也称得上是行业中的“新兴力量”。

但据天眼查数据,月之暗面成立不到三个月,便获得了来自红杉中国和真格基金的3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获得三轮融资,投资方既涵盖知名风投机构,也不乏美团龙珠、阿里巴巴、小红书等互联网大企。

月之暗面的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24年2月,交易金额超10亿美元,投后估值约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亿元),成为国内大模型领域的头部玩家之一。这也是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以来,国内AI大模型公司迄今获得的单轮最大金额融资。


一家初出茅庐的AI公司,为何会获得资本市场轮番押注?还需从月之暗面的创始团队讲起。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是中国35岁以下NLP(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者,手握多项AI大语言模型领域核心技术论文。

不仅如此,月之暗面的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参与了Google Gemini、Google Bard、盘古NLP、悟道等多个大模型的研发,多项核心技术被Google PaLM、Meta LLaMa、Stable Diffusion等主流产品采用,积累了丰富的大模型技术。

天眼查信息显示,月之暗面董事长、经理杨植麟是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兼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78.968%。与此同时,联合创始人周昕宇、吴育昕、张宇韬和汪箴分别持有月之暗面10%、5.957%、5%和0.075%的股份。


二、文本扩容,创始人被传套现千万
由高阶团队孵化,获知名机构投资的月之暗面,不仅活跃在资本市场,舆论场上有关该公司的传言也频频出现。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2024年最新一轮融资完成后,杨植麟通过售出个人持股进行套现,金额高达4000万美金。

在公司成立不久,盈利能力尚不可知的情况下,月之暗面创始人便大额套现,此事无疑引起了市场的大范围讨论。对此,该公司回应称消息不实,月之暗面此前已公布员工激励计划,并表明了希望长期发展,不走短期套利路线的态度。

而对于同一时期,曾参与投资过杨植麟首个创业项目“循环智能”的前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张予彤,将加入月之暗面的市场传言,月之暗面在也向每日经济新闻澄清时表示,张予彤并未入职月之暗面。

聚焦月之暗面的研发成果,该公司2023年10月推出全球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C端智能助手产品Kimi,以“长文本(Long Context)”汉字输入和无损记忆为技术核心,通过精进大模型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记忆力,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aicpb.com发布的全球AI产品最新榜单,Kimi智能助手4月的访问量为20.04M,月环比增长率60.2%,在国内AI产品总榜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百度文库AI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月之暗面于3月宣布在大模型长上下文窗口技术上取得新突破,Kimi智能助手支持的无损上下文长度已扩容到200万字,能够触达包含长篇文本翻译理解、辅助分析法律问题、快速理解API开发文档等更深层次的使用场景。

月之暗面在AI长文领域的突破,不仅吸引了众多用户争相体验,也很快传导到了资本市场,并形成“Kimi概念股”,多家相关上市公司因此受益。据报道,3月18日到3月22日,华策影视(SZ:300133)股价一周内大涨95.41%。

三、付费打赏,用户流量如何变现?

AI赛道坡长雪厚,现阶段完全免费的Kimi智能助手,也正逐渐朝着商业化方向迈进。

贝多财经了解到,Kimi已开启付费打赏功能,目前处在小范围灰度测试阶段,价格为5.2元至399元不等,购买后可获得4天到365天的“高峰期”优先使用权。


“用户数和使用频率高速增长,我们遇到高峰期服务资源紧张的问题。近几个月,我们收到很多用户反馈,他们想了解有什么付费方案,可以在高峰期也能稳定使用产品”,谈及Kimi开启打赏的原因,月之暗面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透露。


而横向对比国内的同类型应用可知,虽然使用量的增长会导致算力不足的情况出现,但现阶段大模型的商业化大多以to B模式下的API接口授权费用为主,目前仅有百度文心一言启动了面向C端的会员付费功能,单月订阅费用为59.9元。

显然,比起通过此类灵活小额的低门槛打赏模式实现盈利,Kimi现阶段的付费制度更像是一场在免费主流下的小范围“试水”。而在现阶段的互联网市场中,用户对互联网工具型产品的价格十分敏感,付费意识仍处于培育阶段。

正如《会员经济》一书中提到的,“免费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只是协助产生营业收入和实现获利的一种营销策略;免费不是一个孤立的策略,它们是营销策略,只有与其他重要元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将产品内容开放给用户后,再抬出价格门槛,无异于变相进行用户筛选,必定会经历一段“流量阵痛期”。如何挖掘消费者痛点,吸引并留存愿意“买单”的忠实用户,是包括月之暗面在内的大模型厂商,在商业化进程中无法逃开的议题。

月之暗面方面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对于其他商业化模式的探索,该公司保持开放的态度。相信随着产品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产品本身也会越来越有价值,让更多人可以受益于AI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杨植麟曾将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进程比作“爬楼梯”和“看风景”。在他看来,大模型能力接下来将有非常大提升空间,因此月之暗面希望能把精力和优先级放在“爬楼梯”上,多模态将是该公司持续投入的重点方向。

多模态生成模型,以其能够接受不同模态信息,并生成不同模态内容的高智能化与高兼容性,正成为AI赛道的又一核心竞争点。从谷歌发布的多模态模型Gemini Pro 1.5、OpenAI发布的视频模型Sora便能洞察其在大模型迭代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月之暗面在国内大模型上领先,但长远还是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至少能追上美国开源。如果能超过,他这个团队是真的有价值了。”在谈及杨植麟及其团队的商业化变现能力时,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对其持保留态度。

暂未实现自我造血的情况下,月之暗面需靠外部融资支撑研发几乎是必然结果。而在可预见的未来,聚焦多模态模型开发的月之暗面,无疑将面对更高昂的训练成本,以及更为广阔的资金、人才需求。

就这个维度而言,月之暗面离“开源节流”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能够反哺资本方的实际投资回报仍有待市场观察。

  • 3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