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偷懒找点借口

有好几个读者问我关于公众号运营的问题,比如说,我运营公众号的思路是什么,我是如何做公众号的日常维护的。


讲真,问这个问题的童鞋真的不是来砸场子的咩?


今天还有朋友说这个话题,说你应该带几个人来维护一下这个号,比如说,第一,做好排版,包括做好吸引关注的引导;第二,固定发布时间,培养用户按时浏览的习惯;第三,多个媒体平台,包括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等等的统一更新和维护。现在摘抄我文章的很多,我也没去追究过。


那么,为了理直气壮的偷懒,我阐述了如下理(jie)由(kou)。


1、从创建这个公众号开始,其实我就明白一点,如果按照其他大V的套路和模式,我已经没有机会了。


那么,必须扬长避短,我的内容价值是独一无二的,这点我有信心,在此之外,是不是说其他套路都是加分项呢?


其实,恰恰相反。


当我的操作手法和那些大V保持区别的时候,我的特性价值,反而会更加凸显。


想象一下,读者传播的方式


1、“caoz的梦呓,排版也很差,发布时间也没规律,也不管别人盗版,可是内容真有料。”


2、”caoz的梦呓,内容真有料。”


以上两句话,对其他人而言,哪句更有吸引力?


我今天跟朋友又强调了一个以前的观点,当一个产品的核心诉求非常强大的时候,其缺陷反而成了一种用户的文化,典型如“1024”,典型如“一楼喂给度熊”,


2、缺陷和问题其实也是一把筛子,可以筛出真正的核心用户。


不提供引导,不提供各种诱惑你关注的内容和链接,完全基于内容价值,那些只关心标题,热点,以及猎奇的用户,可以排除出去。


我为什么要为那些用户提供服务呢?以及,我反正也不做流量变现,那些用户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么?


3、不提供更多渠道入口,相信真正的用户终究会过来。


我以前举过 "混子曰“的例子,这家伙我关注的时候每篇才几千访问量,我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抄袭他们的账号内容,也会提示说正版在哪里。现在,人家已经今非昔比。那些抄袭他的账号们呢?


所以我有个观点,抄袭的人其实最终是给你带用户,特别是那些有一定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用户,如果对内容价值持肯定态度,终究会追溯到原版的地址的。没有兴趣追溯,或者看完了无所谓的,其实来不来我也无所谓了。


而且,口碑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很多人转发抄袭稿的时候,总会有热心的读者会提示说,正版在哪里。


今年有款游戏非常火,叫做”崩坏校园3“,是上海米哈游团队开发的,去年我听说他们产品内测,知道他们团队很厉害,仗着自己脸皮厚,就跑去求合作,希望刷刷脸做海外发行,结果人家没给我,说的很清楚,渠道固然对当地市场有一定优势,但相信好产品自己会说话,而且渠道更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回报,他们作为产品开发商,更愿意从长远角度做好运营,所以,不是说不给我面子,而是,对不起,所有海外渠道,一概不给。


我最近看报道,他们产品在日本上线后,游戏数据大爆发,非常惊艳,也是他们自己做发行的(我们知道日本的特殊文化背景,游戏行业的产品进入日本市场是最难的)。而且,国内市场,他们基本上也不依赖于渠道,主要依托口碑和官网的传播,这其实很颠覆以前游戏运营的认知,因为前几年,游戏行业公认为,没有渠道,就没有一切。(不好意思,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被黄一孟他们鄙视了很久)


说来惭愧,去年跟他们沟通完回来,我就总结了一句话,纯发行公司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公众号是我的产品,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知乎,网易,腾讯科技,凤凰网一点资讯,统统可以认为是渠道。复制一份,多处发布,引流回来,说起来是很好的策略,但,如何处理不同平台的反馈和口碑,以及,用户是不是也会养成渠道依赖?


以前我开始公众号的时候,试过从知乎导流过来,因为我在知乎订阅还是蛮多的,效果实话说,不错。 但现在,我倒觉得,应该试试看,好产品自己会不会说话。


如果养成渠道依赖,未来会不会为了迎合渠道,而言不由衷。甚至渠道绑架用户,而自己无能为力?当然,很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但如果就只坚守公众号,那些核心用户会不会过来,我还是觉得很值得试试的。


最后分享一些数据和感知。


最近国内开始巡游,走访了一些老朋友,也有一些90后的小鲜肉创业者,意外发现,在创业者中,我的影响力还是蛮可观的,遇到好几个我才刚了解到的极为优秀的年轻创业者,都是我的深度读者,而且他们说,他们身边很多创业的朋友,也都是我的读者。这真的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我的订阅用户,我可以给大家真实的数据,其实刚刚过13万,说来真的不多,但能对我最关心的核心人群有如此高的覆盖,我觉得真的太自豪了。


第二个数据,其实去年底的时候,我的公众号订阅增长挺缓慢的,很多时候一天的净增长只有两位数(订阅数-退订数),有几天甚至是个位数。(有一天0增长,也就是订阅数和退订数持平,尚未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春节后这个情况明显改观,现在很长时间都保持每天三位数的自然增长,平均一天200-300左右的样子。 还记得我春节前发的那篇,强调春节效应的么?


我个人认为,我的春节效应,是积极正向的,这要感谢读者替我做了口碑宣传。


第三个数据,暂不公布,时间太短,继续观察,再过一两个月再出来吹牛。(微信的产品经理现在非常关心的数据,我都很老实的配合人家调查来着。)





看,突然半夜发,又打乱节奏了吧。


说了半天吧,其实,咳咳,都是借口。


我跟那些问我运营经验的人强调过,再强调一次,千万别学我!千万别学我!千万别学我!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以下是对目标检测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检测的任务是解决“在哪里?是什么?”的问题,即定位出图像中目标的位置并识别出目标的类别。由于各类物体具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二、核心问题 目标检测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分类问题:判断图像中的目标属于哪个类别。 定位问题: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大小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形状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 三、算法分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Two-stage算法:先进行区域生成(Region Proposal),生成有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的预选框(Region Proposal),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常见的Two-stage算法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等。 One-stage算法:不用生成区域提议,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常见的One-stage算法包括YOLO系列(YOLOv1、YOLOv2、YOLOv3、YOLOv4、YOLOv5等)、SSD和RetinaNet等。 四、算法原理 以YOLO系列为例,YOLO将目标检测视为回归问题,将输入图像一次性划分为多个区域,直接在输出层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YOLO采用卷积网络来提取特征,使用全连接层来得到预测值。其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 五、应用领域 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安全监控:在商场、银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