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万象经验
半个多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一直在研究一种名为μ子的亚原子粒子的磁性。最近,他们公布了这一特性最精确的测量。然而,当物理学家将他们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进行比较时,发现两者并不一致。如果这种差异得到证实,物理学家可能需要重写他们描述自然规律的理论。
量子泡沫
μ子是我们所熟悉的电子更重的表亲。利用量子力学定律,可以预测这类粒子的磁场强度。在这些计算中,磁场的强度由一个称为“g”的无量纲数来描述,并且预测电子和介子的g=2。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科学家们精确地测量了电子的g,发现它高出0.1%(即g≈2.002)。对μ子的测量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别引导研究人员开发了量子力学的改进形式,称为量子电动力学(QED)。
QED包含了传统的量子力学,它还有一个新特征是,它预测了真空根本不是空的。相反,在量子层面上,空间是一个复杂而繁忙的地方,亚原子粒子几乎是瞬间出现和消失的,这种现象有时被称为量子泡沫。
量子泡沫是导致μ子的磁性发生微小变化的原因。由于μ子带电荷,它对量子泡沫中的粒子施加了一种力,一些粒子被吸引得更近,而另一些则被轻微排斥。量子泡沫中粒子分布的改变是造成0.1%差异的原因。由于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量子泡沫,而不是μ子的更基本特征,因此研究这种现象的科学家有时会减去g的传统值,结果被称为“g-2”。
G-2实验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对g-2进行了越来越精确的测量。大约十年前,纽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以七位数的精度测量了g-2。然而,当他们将其与理论预测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微小的差异。当时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测量错误,二是预测错误,三是有一些未知的现象没有被纳入公认的理论中。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差异标志着一项发现。
为了验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研究人员将他们的设备从布鲁克海文搬到了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以利用其更强大的加速器。两年前,该合作机构给出的g因子为2.00233184122(82),该值与理论预测不一致。当时,实验理论差异的统计意义为4.2西格玛。而今天公布的实验值为2.00233184110(48),差异的统计显著性已跃升至5西格玛。
有问题的预测
如果实验测量是可靠的,那么理论预测呢?这里的情况更为复杂。QED在原则上可以预测量子泡沫对μ子磁性质的影响,但问题是计算非常具有挑战性。量子泡沫中的一些粒子只通过电磁相互作用,这是可以计算的。但其他的粒子会经历强力,这部分难以计算。
简单地说,物理学家使用早期实验的测量来代替理论计算的困难部分。然而,其他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使用蛮力计算能力来计算强力对μ子磁性质的影响,这种方法被称为“晶格QCD”。基于晶格的计算与早期使用实验输入的理论方法不一致,也与g-2的各种直接测量结果不一致,尽管差异有所减少。
考虑到理论界的分歧,人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人追求用测量代替困难计算的技术,另一些人则对晶格计算进行改进。那些采用替代方法的人正在研究使用不同的实验来补充QED计算的效果。那些遵循计算方法的人正在使用精确的计算和更强大的计算机。预计解决这些理论问题需要几年的时间。
新的物理学?
如果理论界达成共识,而预测仍然与测量不一致怎么办?研究人员将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的理论缺失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有一种可能性是,量子泡沫中存在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粒子。
那么,下一步是什么?理论学家将继续完善他们的计算,而实验学家将继续收集和分析更多的数据。当然,其他物理学家预计,测量和预测之间的差异将持续存在。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每日推荐范围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型文章。目前线上平台已收藏上千篇精华前沿科技文章和报告。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