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线有些是用不到的。
Z脉冲:360度中,只有1度是输出,输出能力是3~5ma。
编码器实际就是发光二极管,所以电流超过20ma会缩短寿命或损坏。
单脉冲模式:
这种只用2根线:GND线直连,信号线接PLC输入。注意电压,如果是24v需要转换,一般编码器是DC5V的。
AB相计数:

这种新手看了比较懵。
这种模式要用3根线:GND线,A相线,B相线(仍然要注意电压,24v和5v需要用高速光耦转换)
难理解的地方是单片机端怎么识别:实际只要看B相线,用边沿检测,上升沿触发中断,中断内判断A的电压,高电平,计数值就加1。
技巧:A和B是对称的差90度,把AB的线调换下,加1就变成减1了。
补充:有的编码器GND不是参考线,有A非和B非,A和A非的波形是对称反的。
另一种是4倍频模式,这种是AB的边沿检测都使用:
脉冲列:
A有脉冲就正转。
B有脉冲就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