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相机在机器视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触发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图像采集的精度与效率。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工业相机主要分为帧触发和行触发两大类,且在面阵相机和线阵相机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将详细解析各类触发方式的定义、信号类型、特点以及应用场景,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工业相机的触发功能。
一、触发方式分类与原理
1. 帧触发
帧触发是一种基于电平信号的触发方式,用于触发相机采集一张或多张完整的图像。根据相机类型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面阵相机的帧触发和线阵相机的帧触发。
1.1 面阵相机的帧触发
- 定义:面阵相机接收到一个电平信号后,采集一张或多张完整的二维图像。
- 信号支持:
- 上升沿、下降沿:信号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变化。
- 高电平、低电平:保持高电平或低电平状态时触发。
- 特点:通常以上升沿或下降沿为主要触发方式,稳定且易于同步。
- 典型应用场景:
- 静态目标检测:
- 在电子元器件检测中,物体静止时通过帧触发采集图像以分析缺陷。
- 单物体拍摄:
- 流水线检测中,单个物料移动到检测位置时触发采集图像。
- 图像存档:
- 自动化工业系统中用于记录关键节点的静态图像。
- 静态目标检测:
1.2 线阵相机的帧触发
- 定义:线阵相机接收到一个电平信号后,根据软件设定的行高采集一幅完整的图像。
- 信号支持:与面阵相机相同,常用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
- 特点:适合需要较大分辨率图像的场景。
- 典型应用场景:
- 固定视场检测:
- 检测如PCB板表面缺陷、平面印刷品质量等需要高分辨率的区域。
- 固定视场检测:
2. 行触发
行触发是通过外部差分信号(如编码器信号)逐行控制相机采集的触发方式,主要应用于线阵相机的动态检测场景。
2.1 线阵相机的行触发
- 定义:相机根据差分信号的频率采集图像,每当收到设定数量的脉冲信号时,采集一行图像。
- 特点:
- 根据外部信号的频率,采集行数与工件移动速度同步。
- 采集完成的多行图像拼接成一张完整图像。
- 典型应用场景:
- 动态目标检测:
- 在布匹、钢卷等连续性材料检测中,安装在输送带上的编码器产生脉冲信号以驱动逐行采集,确保图像分辨率与运动速度同步。
- 高速生产检测:
- 快速移动的工件表面检测,例如钢板表面划痕检测。
- 动态目标检测:
3. 行+帧触发
行+帧触发结合了差分信号和电平信号的优点,适合复杂的动态场景,例如多个工件连续检测的场景。
3.1 线阵相机的行+帧触发
- 定义:
- 电平信号:用于区分不同工件的开始和结束。
- 差分信号:用于逐行采集工件表面的图像。
- 特点:
- 支持多工件同时检测,保证工件间分割清晰。
- 在每个工件内部逐行采集,精确还原表面细节。
- 典型应用场景:
- 多工件连续检测:
- 流水线中多个零件通过时,使用电平信号判断工件边界,差分信号完成内部采集。例如,多种规格的零件同时在线检测其外观质量。
- 分段检测:
- 针对大型工件的不同区域逐步采集以实现全覆盖。
- 多工件连续检测:
二、触发方式应用场景对比分析
触发方式 | 适用相机 | 信号类型 | 特点 | 典型场景 |
---|---|---|---|---|
帧触发 | 面阵/线阵相机 | 电平信号 | 整体采集单张或多张图像 | 静态检测、单工件检测 |
行触发 | 线阵相机 | 差分信号 | 逐行采集,工件动态移动,形成完整图像 | 连续工件检测(布匹、钢卷等) |
行+帧触发 | 线阵相机 | 电平信号+差分信号 | 区分工件,同时完成逐行采集 | 多工件连续检测(流水线中多种零件) |
三、总结与选型建议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不同触发方式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和优劣势,选择正确的触发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效率。
-
静态场景:
- 适合使用帧触发,通过单次采集完成检测,便于后续图像处理。
- 常见于电子元器件、印刷品等小范围检测。
-
动态场景:
- 优先选择行触发,结合编码器信号实现逐行采集,保证检测与工件移动同步。
- 多用于连续生产线的动态检测,例如钢板、布匹表面缺陷检测。
-
复杂场景:
- 行+帧触发是最优选择,适合多工件、多段区域的精细检测。
- 常用于高速流水线、多种规格零件的同时检测。
通过对触发方式的深入理解与合理应用,工业相机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为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