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原理与实现

k近邻(k-NN)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类与回归方法,基于特征空间中样本的距离进行分类。算法原理是找出新样本最近的k个邻居,依据邻居的多数类别来决定新样本的类别。在Python实践中,通过计算欧几里得距离找到最近邻并进行分类。当样本不平衡或计算量大时,可以通过调整k值和采用权值方法优化。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

1.算法原理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算法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了。它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它的思想很简单: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比如上面这个图,我们有两类数据,分别是蓝色方块和红色三角形,他们分布在一个上图的二维中间中。那么假如我们有一个绿色圆圈这个数据,需要判断这个数据是属于蓝色方块这一类,还是与红色三角形同类。怎么做呢?我们先把离这个绿色圆圈最近的几个点找到,因为我们觉得离绿色圆圈最近的才对它的类别有判断的帮助。那到底要用多少个来判断呢?这个个数就是k了。如果k=3,就表示我们选择离绿色圆圈最近的3个点来判断,由于红色三角形所占比例为2/3,所以我们认为绿色圆是和红色三角形同类。如果k=5,由于蓝色四方形比例为3/5,因此绿色圆被赋予蓝色四方形类。从这里可以看到,k的值还是很重要的。
       KNN算法中,所选择的邻居都是已经正确分类的对象。该方法在定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由于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样本,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的,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分样本集来说,KNN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为适合。
       该算法在分类时有个主要的不足是,当样本不平衡时,如一个类的样本容量很大,而其他类样本容量很小时,有可能导致当输入一个新样本时,该样本的K个邻居中大容量类的样本占多数。因此可以采用权值的方法(和该样本距离小的邻居权值大)来改进。该方法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计算量较大,因为对每一个待分类的文本都要计算它到全体已知样本的距离,才能求得它的K个最近邻点。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事先对已知样本点进行剪辑,事先去除对分类作用不大的样本。该算法比较适用于样本容量比较大的类域的自动分类,而那些样本容量较小的类域采用这种算法比较容易产生误分[参考机器学习十大算法]。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已经存在了一个带标签的数据库,然后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最近邻)的分类标签。一般来说,只选择样本数据库中前k个最相似的数据。最后,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其算法描述如下:
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