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对数学心存畏惧,它对于我来说是一堆堆复杂难懂的公式,匪夷所思的推理证明,令人沮丧的习题,还有黯然的分数。人们都说数学很重要,是科学的基础,是耀眼的明珠。这并未使我对之产生任何兴趣,反而敬而远之。
在一本书上看到陈省生先生说,“数学好玩”。当时,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激动。那是一本数学科普的读物,罗列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和古代数学家的故事。每当我读到关于数学家们的生平和轶事时总是心潮澎湃,甚至产生我也要做这种人的冲动。可一旦看到书中稍微复杂的推理,我就退却了,目光会自动跳转到文字的部分。
前几天,看到王海斌的博客,他说,对“感觉上困难的主题惧怕和回避”,而其实“自己觉得惧怕的东西,也只是自己觉得惧怕而已”。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惧怕,才使我离“数学之美”越来越远。我一直有一种观点,就是每当我做一件事感觉自己做不好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做不好这件事,即使我做别的也同样不行。当然,我并没有彻底追随这种想法。所以,面对数学提出的挑战,我一再退却。从代数几何到微积分,我很少真正地从解决数学难题中获得过乐趣。
这种状况延续到大学时代,直接导致我对算法的恐惧。我躲藏在编程语言的角落里,固执地认为编程就是学好一门语言就足够了,算法什么地都是虚妄。而我所在的学校也不重视算法,你能相信算法课竟然是计算机学院的一门选修课吗?呵呵。在这种状况下,我的算法水平就可想而知了。还记得大学快毕业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提出编程到最后不是数学而是思想。当时我就像找到知音一样欣喜若狂,呵呵。
这里,我不想论证算法有多重要,网上相关的文章铺天盖地。我只是想提醒自己还有那些和我一样惧怕数学、算法的同道,如果不只是想做一台实现别人思想的代码机器,我们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来自于长期、持续的磨练。这种磨练来自于不断的编程练习,更来自于对算法长期的练习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