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浪潮信息算力工厂开启智算中心的“集装箱搭积木”时代

众所周知,数据中心作为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为各行业提供不可或缺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以及业务运营相关服务支撑。

传统数据中心从规划到投入使用,几十到几百台服务器规模的小型数据中心,建设周期一般耗时数月,而万台服务器规模以上的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周期更以年计,往往需要数年时间。

大模型驱动的人工智能奇点来临,让开发范式、工作范式、科研范式、商业范式等经历全面重构,同时对数据中心这个数字基座的建设范式提出了变革要求。

一方面,传统IDC数据中心要升级为AIDC智算中心;另一方面,如何更快更好建设更多智算中心,成为众多行业和企业发展攸关的选项。大模型对算力需求每年增长四倍以上,而当前,算力的交付主力就来自智算中心。

那究竟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建设智算中心,摆脱“数据中心建成即落后、算力需求超预期难扩容”的窘境?近日,元脑算力工厂的建设范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通过采用浪潮信息预制化AIDC解决方案,将同等规模智算中心的建设周期从18个月缩减至4个月,工期缩短近80%,并且借助“高密+绿色”的智算中心设计,持续提高全向Scale能力。

十四年磨一剑,集装箱数据中心迎来第二春

说到“预制化”数据中心,往往与“集装箱”如影随形。

早在2006年,Sun微系统公司就推出了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式数据中心——“黑盒(Black Box)”,将计算机硬件、供电和冷却设备等全部置于一个20英尺长、8英尺宽、8英尺高的标准集装箱中。这个“黑盒子”可以容纳最多250台SunFire T1000或x64服务器,内存最高7TB,硬盘存储空间1.5PB或2PB磁带存储空间。

随后,众多国内外计算厂商纷纷跟进推出集装箱模块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而在用户侧,微软芝加哥数据中心、Google比利时数据中心、Facebook俄勒冈数据中心等都曾采用集装箱模块进行建设。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在智能化与自动化、绿色节能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浪潮信息早在2011年就开始做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多年的打磨演进,在部署速度、节能降耗、智能管理等方面持续创新,为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发展迎来第二春打下基础。

算力工厂:又快又好开创智算中心建设新模式

据了解,采用浪潮信息预制化AIDC解决方案建设的元脑算力工厂由119个预制化集装箱拼接而成,总功耗达到10MW,先进液冷与绿色电力相结合使得PUE低至1.1以下,结构材料80%可循环利用,运维基本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从提升智算中心建设速度来看,元脑算力工厂实现了数据中心模块的高度预制化,所有机电设备在工厂预集成、预测试,接入市电、网络和水源即可独立运行,预制装配率高达90%,且集成工作与现场土建工作并行,在极大降低对场地空间要求的同时,相比传统土建机房工期可缩短80%左右,解决了传统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长、无法满足业务快速上线的问题。

同时,元脑算力工厂实现了高度模块化,针对智算中心功能进行了细化分区,设计出IT、电力、集成冷站、液冷冷源、办公、走廊、电梯、楼梯等八种模块化的功能箱体,可根据场景、规模灵活组合,并按照功率区段分区部署,实现风冷/液冷、AI/通用/高密度等多种形态灵活兼容,智算算力、通用算力、边缘算力全场景覆盖。

快是做到了,好又是怎样实现的?

以普遍关注的智算中心海量GPU带来的散热和功耗问题为例,元脑算力工厂全面遵循了“高密+绿色”的未来智算中心设计理念,持续提高全向Scale能力。算力节点大量使用高密智算算力仓,将风冷机柜的负载上限提升至50kW,液冷机柜的负载上限更是高达130kW。高密智算算力仓集计算、存储、网络于一体,高效融合机柜、配电、UPS、空调、监控、消防等系统,基于标准化、去工程化、运行效率最优化、管理智能化等原则设计,具有超高密度部署、绿色节能、安全可靠等特性。

而为解决高密度部署带来的散热和能耗问题,元脑算力工厂将液冷、光伏、储能、余热回收等多种绿色技术有机结合,PUE可降至1.1以下,并采用智能管理平台实现IT和机房设备的控制联动,更加绿色节能。例如,光伏发电技术能够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智算中心提供清洁的电力来源;储能技术则允许智算中心在电力需求低时储存能量,并在高峰时段使用储存的能量,从而平衡电网负荷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集成冷站采用变频冷机,冬季和过渡季节实现自然冷却,15℃/21℃中温冷水制冷,整机能效比≥5.5,结合余热利用技术,冬季可覆盖办公区供暖。此外,集装箱为预制化钢结构建筑,材料回收率超80%,施工现场无粉尘噪音,建筑垃圾少,实现绿色环保。

而针对客户普遍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数据中心使用年限的问题,浪潮信息服务器产品线副总经理李金波提到,走过第一代的单体集装箱、第二代的多集装箱堆叠,浪潮信息现在的第三代集装箱数据中心采用的是集群式架构,并且拥有50年产权,可耐受极端环境,抗九级大风,和楼宇几乎没有区别。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传统数据中心建设方式将会被新的算力工厂模式所替代。一方面,传统数据中心长周期建设模式,已无法满足算力快速迭代、应用创新加速、业务即时上线的迫切需求。同时,芯片功耗持续攀升与大模型应用开发带来算力需求爆炸的双重压力之下,算力特别是智能算力需要更加创新的‘高密+绿色’部署模式。因此,必须从预制化、模块化、高密化、绿色化等方面着手,全方位推动技术革新与结构优化,实现智算中心的快速交付、高密度部署和绿色降碳,算力工厂的模式将成为智算中心建设的主流。”浪潮信息副总经理赵帅这样表示。

毋庸置疑,大模型的生产力革新,对于产业链各方带来的机会千载难逢,但又时不我待,如何跟上、抓住时代机遇,不因受困于算力基础设施而错失创新和发展机遇,这个课题如今看起来有了其中一个可落地的答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SDN资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