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掌握常用控制电器的工作原理,异步电机的典型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电动机常用保护环节;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电气原理图画法规则和电气识图方法。
学习重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及制动控制,点动、联锁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动机的保护方法。
学习难点: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异步电机的控制电路的设计。
在国民经济各领域,需要广泛使用各种生产机械。现代生产机械大都用电动机来拖动。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提高生产率,使生产机械按人们预定的要求运转,生产中普遍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等有触点的控制电器来实现自动控制。这种控制系统称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它有控制方法简单、工作稳定、成本低等优点。
1.常用控制电器
对电动机和生产机械实现控制和保护的电工设备,称为控制电器。它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前者是由运行人员用手直接操作来进行切换的,如刀开关、转换开关、按钮;后者是指在完成接通后,其断开、起动、反转、停止等动作是自动进行的。本节简要介绍几种常用控制电器。
1.1 刀开关
刀开关又称闸刀开关,是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手动电器,一般用于不经常操作的低压电路中,用来接通或切断电源,或用来将电路与电源隔离,有时也用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不频繁的直接起动与停机。
刀开关由闸刀、静触点、操作把柄和绝缘底板组成。图7.1.1(a)所示为胶盒瓷底 刀开关,它由瓷质底座、静触点、熔体接头、瓷质手柄、动触点及上、下胶盖等组成。为节省材料和安装方便,还可把刀开关与熔断器组合在一起,以便短路时自动切断电路。
刀开关的额定电压通常为250V和500V,额定电流在1500A以下。
安装刀开关时,电源线应接在静触点上,负荷线接在和闸刀相连的端子上。若为有熔体的刀开关,负荷线应接在闸刀下侧熔体的另一端,以保证刀开关切断电源后,闸刀和熔体不带电。在垂直安装时,操作把柄向上合为接通电源,向下拉为断开电源,不能反装,否则会因闸刀松动自然下落而误将电源接通。刀开关的额定电流应大于它所控制的最大负荷电流。
1.2组合开关
组合开关(又称转换开关)是一种转动式的闸刀开关,其特点是用动触片的旋转来代替闸刀的推合和拉断。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由多触点组合而成的闸刀开关。它主要用于接通或切断电路、换接电源、控制小型笼型异步电动机起停及正反转或局部照明。
组合开关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HZ10系列,图7.1.2(a)所示为HZ10-10/3 型组合开关结构图。它有若干个(三个)动触片和静触片,分别装在数层绝缘件内,静触片固定在绝缘垫板上,动触片固定在附有手柄的转轴上,随转轴旋转而变换其通断位置。在转轴上装有加速动作的操纵机构,使触片接通和分断的速度与手柄旋转速度无关,从而提高其电气性能。
在选用组合开关时,要根据控制要求以及线路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来选择。
由于组合开关本身不像刀开关那样有熔体结构,故它不能用来切断故障电流;又由于组合开关动、静触点的热容量小,当用于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时,必须在电动机停转后才能操作。
1.3 按钮
按钮通常用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其电流很小),从而控制电动机或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它是专门发布信号或命令的电器。
按钮结构如图7.1.3 所示。它由按钮帽、复位弹簧接触元件(静触点与触桥)、支撑件、外壳等部件组成。该按钮只有一组动断(常闭)静触点和一组动合(常开)静触点。按钮帽有红、黄、蓝、白、绿、黑等颜色,可供值班人员根据颜色来辨别和操作。
所谓动合(常开)触点是指按钮未被按下时为断开的触点,动断(常闭)触点指按钮未被按下时为闭合的触点。按钮按下时,动断触点先断开,然后动合触点闭合;松开后,依靠复位弹簧使动合触点先断开,动断触点后闭合,恢复到原来位置。
可根据需要组合成多组动合和动断触点,构成一种积木式按钮(多联按钮)。如把两个按钮组合成“起动”和“停止”的双联按钮,其中一个按钮选用动合触点,用于起动电动机;另一个按钮选用动断触点,用于停止电动机。同一个按钮的动合和动断触点,不能同时用作起动和停止电动机。若要用于“起动”“停止”和“制动”,则可组合成三联按钮,最多可组成6对触点。
按钮触点的接触面积小,其额定电流一般只有5A。工作电压一般为500V.
选择按钮主要的依据是触点数量、工作环境和按钮本身的用途。
1.4 熔断器
熔断器(又称保险丝)主要用作短路保护。其主体是用低熔点金属丝或金属薄片制成的熔体,串联在被保护的线路中,正常运行时如同一根导线,起通路作用。当线路严重过载或短路时,由于大电流很快将熔断器熔断,线路或电气设备脱离电源,从而起到保护电路上其他电气设备的作用。由于熔断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价格低廉、工作可靠、维护方便,所以被广泛应用。
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包括熔丝或熔片)、熔管和支持熔体的触点插座三部分组成。熔体受电流的热效应作用,起断开大电流的作用,熔管起限制电弧飞溅的作用,装填料起辅助灭弧的作用。
熔断器的种类很多,图7.1.4所示为常用的三种熔断器。
熔断器的选用,除了根据应用场合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外,主要是选择熔体的额定电流。
① 照明和电热负载的熔体:为确保照明和电热负载的正常工作而不被损坏,应使熔体额定电流≥被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
②单台电动机的熔体:因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7倍,为使电动机能正常起动,必须按照电动机起动电流来确定熔体的电流,可按熔体额定电流≥电动机起动电流/k来确定,其中k为经验系数,一般情况下(起动不频繁)取k=2.5;若起动频繁,则取k=1.6-2,这样既可防止电动机起动时熔体熔断,又能在短路时尽快熔断熔体。
③ 多台电动机合用的熔体:考虑多台电动机未必能同时起动,以及对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的要求,其熔体额定电流=(1.5-2.5)最大容量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
1.5 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依靠电磁力的吸合和反向弹簧力作用,使触点闭合和断开,来接通和切断带有负载的主电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它与按钮配合使用,可以对电动机进行远距离自动控制,但它本身不能切断短路电流,因此通常需与熔断器配合使用。
交流接触器主要由触点、电磁操作机构和灭弧装置三部分组成。触点用来接通、切断电路,它由微课:交流接触器动触桥、静触点和弹簧组成。电磁操作机构实际上就是一个电磁铁,它包括吸引线圈、山字形的静铁心和动铁心。当线圈通电时,动铁心被吸下,使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主触点断开的瞬间会产生电弧,一来灼伤触点,二来延长切断时间,故触点位置有灭弧装置。
交流接触器触点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两种。主触点接触面积大,适用于通断负载电流较大的主7.1 常用控制电器电路,辅助触点接触面积小,适用于通断电流较小(小于5A)的控制电路。图7.1.5所示为CJ10交流接触器的外形和原理图,它有三个动合主触点和两个动合、两个动断辅助触点。
选用交流接触器时,必须根据电动机容量、主电路工作电压、吸引线圈工作电压及辅助触点的种类和数量来确定。应使主触点电压大于或等于所控制回路电压,主触点电流大于负载额定电流。
1.6 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利用感温元件受热而动作的一种继电器,它主要用来保护电动机或其他负载免于过载。电动机的过载一般发生在下列情况下:三相缺相运行、欠压运行、长时间过负荷运行、间歇运行、操作过于频繁、经常受起动电流的冲击、反接制动等。热继电器主要由热元件、双金属片和触点部分组成,如图7.1.6 所示。
图7.1.7 所示为热继电器原理图。热元件是一段阻值不大的电阻丝,使用时与电动机主回路串联,被热元件包围着的双金属片由两种具有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材料碾压而成。电动机长期过载时,电流长期超过容许值,热元件发热使双金属片发生弯曲上翘,双金属片与扣板分离脱扣,导致扣板在弹簧第7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拉力作用下使动断触点分开,触点接在电动机的控制回路中,由于控制电路断开而使接触器线圈断电,从而切断了电动机的主电路。复位按钮用来使热元件恢复原位,当查明事故原因并排除故障后,若需恢复正常运行,只要按下复位按钮,使扣板被双金属片撑住,动断触点又恢复闭合状态。
由于热惯性,热继电器不能作短路保护。因为发生短路事故时,要求电路立即断开,而热继电器是不能立即动作的。但是这个热惯性也是合乎要求的,在电动机起动或短时过载时,热继电器不会动作,这样可以避免电动机不必要的停车。
热继电器有两个或三个加热元件,使用时分别串接在两根或三根电源线上,可直接反映三相电流的大小。
选用热继电器时,应根据负载(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确定其型号和加热元件的电流等级。
1.7 中间继电器
在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电路中,为解决接触器辅助触点少的矛盾,可采用触点多、容量相对较大的中间继电器,用它做中间控制环节,用于信号传递与转换,或同时控制多个电路,对小容量电动机(额定电流小于5A)也可代替接触器作接通和切断电源用。
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动作原理与交流接触器相似,都是由电磁系统和触点系统组成,所不同的是其容量小一些,触点数多一些(可多达8对),它也有动合和动断触点,但没有主、辅触点之分,也没有灭弧装置。
选用中间继电器时,主要根据控制电路的电压和控制的需要来选择线圈额定电压等级和触点(动合和动断)的数目。
1.8 自动空气开关
自动空气开关又称为自动空气断路器,简称自动开关,是一种常用的低压保护电器。图7.1.8所示为常见的自动空气断路器实物图。当电路发生短路、严重过载及电压过低等故障时,它能自动切断电路。在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它也可作不频繁接通和切断电路用。它与熔断器都是低压设备和线路保护基本的保护手段。
自动空气开关的特点是动作后不需要更换元件,电流值可随时整定,工作可靠,运行安全,切流能力大,安装使用方便。
自动空气开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触点系统、灭弧装置、机械传动机构、保护装置等。
图7.1.9所示为装有(电磁)脱扣器(即保护装置)的自动空气开关原理图。主触点靠操作机构(手动或电动,图中未画出)来闭合。开关的自由脱扣机构是一套连杆装置,有过流脱扣器、欠压脱扣器等,它们都是电磁铁结构。当操作机构操作至合闸位置时,与触点相连的连杆被锁钩扣住,主触点保持闭合状态,过流脱扣器和欠压脱扣器均处于图示位置,不影响锁扣工作。在过流脱扣器正常运行时其衔铁是释放着的,一旦发生严重过载或短路故障时,与主电路串联的线圈流过大电流而产生较强的电磁吸力,把衔铁往下吸而顶开锁钩,使主触点断开,起过流保护作用。欠压脱扣器的工作恰恰相反,当电路电压正常时,并在电路上的励磁线圈产生足够强的电磁力,将衔铁吸住,使连杆同脱扣机构脱离,主触点得以闭合。若失压(电压严重下降或断电),其吸力减小或完全消失,衔铁在弹簧的拉力下顶开锁钩,使主触点断开。当电源电压恢复正常时,必须重新合闸后才能工作,实现了失压保护。
自动空气开关种类繁多,可按用途、结构形式、极数、限流性能以及操作方式分为多种。
需根据保护电路的保护特性选择自动空气开关的类型,根据被保护电路的电压和电流选择自动空气开关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被保护电路所要求的保护方式选择脱扣器的种类,同时还需考虑脱扣器的额定电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