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CL01-G001:2024《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中要求:
7.7.1 实验室对结果的监控应覆盖到认可范围内的所有检测或校准(包括内部校准)项目/参数,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当检测或校准方法中规定了结果监控的要求时,实验室应符合该要求。适用时,实验室应在检测或校准方法中或其他文件中规定对应的检测或校准方法的结果监控方案。
实验室利用内部监控方案进行结果监控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检测或校准业务量;
• 检测或校准结果的用途;
• 检测或校准方法本身的稳定性与复杂性;
• 检测或校准活动对技术人员经验的依赖程度;
• 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与结果;
• 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
• 新采用的方法或变更的方法等。
注:实验室可以采取多种适用的结果监控手段,如:
• 定期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标准或工作标准来监控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 通过使用质控物质制作质控图持续监控精密度;
• 通过获得足够的标准物质,评估在不同浓度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定期留样再测或重复测量以及实验室内比对,监控同一操作人员的精密度或不同操作人员间的精密度;
•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或设备测试同一样品,监控方法之间的一致性;
• 通过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以识别错误;
• 进行盲样测试,监控实验室日常检测的准确度或精密度水平
解读:
1、监控就是监督监测和控制,因此其采用的方式更为多样,CNAS-CL01:2024的7.7.1条款中列出了最基本的11种内部监控方式,对这11种方式的叙述采用的是“包括但不限于”,如果实验室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来实现对检测和校准结果的监控也可以采用。
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CNAS-CL01:2018并不要求这11种方式全部采用,实验室可以根据与所进行工作的类型和工作量以及其他的实际情况,在其中选择适合的方式的使用。
3、CNAS-CL01-G001:2018的7.7.1 a)条款中对实验室在制定监控方案时要考虑的因素作出了规定。
4、CNAS-CL01-G001:2018的7.7.1 c)条款中对于检测结果无法复现的特殊检测情况作出了规定。
5、认可准则在软件测试领域的应用说明:
实验室应有软件有效性的质量监控方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a) 使用样例软件或标准方法开展内部测试,标识技术偏差;
b)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标识离群现象;
c) 组织其他测试人员对被测试软件的重大问题进行复现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质量控制人员分工:
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联系实验室间的比对或其他能力验证。
由部门负责人负责编制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汇总分析。
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对质量控制实施结果进行评审。
由质量监督员负责实施检验/检测业务过程的监督。
由质量负责人监督检查质量控制工作进展情况。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需要落地的记录:
1)质量控制计划
2)质量控制总结报告
3)实验室间比对
4)能力验证计划实施记录表
5)期间核查记录表
6)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确认表
以上就是软件测试CNAS实验室认证质量监控的相关内容,如需软件测试CNAS实验室质量监控计划等资料模版,可私信我获取。
(谢绝转载,更多内容可查看我的专栏)
道普云持续输出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团队建设、软件测评实验室认可等内容。不断更新中,欢迎交流探讨。